长期吃降糖药,会“伤肝”吗?

2018-10-22 佚名 林博讲糖

不论是化学药物还是中草药,都可能增加肝脏代谢负担,甚至引起肝脏毒性。目前上市的药物,有1100种以上的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

不论是化学药物还是中草药,都可能增加肝脏代谢负担,甚至引起肝脏毒性。目前上市的药物,有1100种以上的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

急性肝炎住院患者中至少有10%因药物引起,而老年人黄疸至少20%以上是由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导致的黄疸,病死率可高达10%~50%。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降糖药,如何注意避免药物性肝损伤,是多数糖尿病患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看各种降糖药的肝毒性研究。


1.二甲双胍引起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情况极为罕见

二甲双胍应用引起肝脏转氨酶升高的比例与安慰剂相似。二甲双胍已经应用了60余年,但它引起严重肝损伤病例的文献记载不超过12例。

2.二甲双胍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有报道二甲双胍可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转氨酶上升的幅度。对合并有轻度转氨酶升高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以安全使用二甲双胍。

3.肝损伤特点

在极少数引起转氨酶升高的病例中,停药后肝功迅速恢复正常。没有二甲双胍引起慢性肝脏损伤的病例。没有二甲双胍引起暴发性肝衰竭的确切病例。二甲双胍与其他降糖药的肝毒性之间不存在交叉作用。

二、磺脲类药物

只有极少数磺脲类药物引起与特异体质相关的药物性肝损伤。

1.肝损伤特点

磺脲类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比例与安慰剂组相似。磺脲类药物引起临床明显的肝损伤概率极低。肝损伤通常在治疗开始后2至12周出现,普遍先期伴有疲劳、恶心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褐色尿、瘙痒和黄疸。

磺脲类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类型包括肝细胞损伤型和胆汁淤积型,多数病例属于两者混合。

2.肝损伤的处理

停药后肝损伤迅速恢复。有个别病例报道,在健康状况较差、服用多种药物的老年人,未及时停药,引起肝功能衰竭的情况。一种磺脲类引起肝毒性,并不意味着其他磺脲类药物也会造成类似的肝损伤。

三、格列奈类药物

1.瑞格列奈

几个大型临床试验表明,接受瑞格列奈治疗的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较罕见,比例与安慰剂组类似。所有的血清酶水平升高病例都无症状,且治疗停止后血清酶指标快速恢复正常。

自从瑞格列奈批准上市和广泛应用后,有少量报告它在服药的第2~8周会引起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在停药后1至2个月均恢复正常。无病例表明瑞格列奈会引起急性肝衰竭或慢性肝损伤。

2.那格列奈

在一些大型临床试验中,那格列奈治疗组转氨酶异常的比例甚至低于安慰剂组。自那格列奈获批上市后,只有极少数报告那格列奈会引起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但并没有这些病例的发表文献。

因此,那格列奈引起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概率极低。

四、α糖苷酶抑制剂

1.阿卡波糖

一些临床试验中,使用阿卡波糖治疗出现血清酶升高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较常见(2%至5%),大于安慰剂组,但患者皆无症状并在停止治疗后可快速恢复。

阿卡波糖引起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的情况极为罕见。肝损伤一般在开始治疗的2至8个月后出现,多表现为肝细胞损伤型,停药后恢复。

目前没有因使用阿卡波糖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例报道。

2.伏格列波糖与米格列醇

对肝脏极为安全。

目前尚未检索到伏格列波糖或米格列醇引起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的病例报道。

五、吡格列酮

吡格列酮的肝毒性极小,没有引起明显肝损伤的病例报道。

考虑到同类药物曲格列酮的肝毒性,建议对于特异质的病人,在应用吡格列酮的第一年,每两个月做一次肝功检查。

六、DPP4抑制剂

目前在我国上市的DPP4抑制剂有5种。

1.在所有的临床试验中,DPP4抑制剂组转氨酶升高的比例均与安慰剂组相似。

2.在上市后的大规模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证实DPP4抑制剂的肝脏安全性。

3.目前为止,在pubmed中仅搜索到2例DPP4抑制剂相关性急性肝毒性的病例报道,考虑可能与体质特异性相关。

七、GLP-1受体激动剂

1.艾塞那肽

主要经肾脏代谢,目前没有引起明显的肝损伤的临床报道。

2.利拉鲁肽

血液中与血浆蛋白结合,以一种与大分子蛋白类似的方式进行代谢。因此,利拉鲁肽与胰岛素一样,不会造成肝损伤。

目前也没有利拉鲁肽导致肝损伤的病例报道。但是要注意,如果有肝功不全,肝脏合成蛋白能力下降,会影响利拉鲁肽的药代动力学。

综上所述,目前常用的降糖药,肝脏的安全性非常高。在降糖药大规模临床应用数十年的的观察中,降糖药的肝损伤发生极为罕见,可能与个体的特异性体质相关。即使是个别患者服用降糖药引起肝损伤,在停药后也得以迅速痊愈,没有“后遗症”,更不会引起急性肝衰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270897, encodeId=af2e12e08976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066981e99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降糖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8179, encryptionId=4066981e99e, topicName=降糖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63894, createdName=minlingfeng, createdTime=Wed Oct 24 07:09:00 CST 2018, time=2018-10-24,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警惕!这些降糖药可能会导致肥胖

过去一直认为,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引发糖尿病。现在有观点认为,肥胖也许是糖尿病的一种应激反应,简而言之,因为糖代谢紊乱才导致肥胖。无论哪种认识,肥胖与糖尿病常常共存,减肥可以缓解糖尿病。

病例分享 |合并多种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降糖药

患者,男性,77岁,退休人员。因“体检发现血糖升高10年余,活动后胸闷气促半年”入院。

近7成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预混胰岛素

有调查显示,在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近七成患者在起始胰岛素治疗时用的是预混胰岛素。那么,预混胰岛素在使用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病例分享:保护胰岛功能,我们如何选择口服降糖药物?

1、患者,男,47岁。主诉:发现血糖升高10余年。

Diabetes Obes Metab:低血糖风险较低降糖药,MACE风险降低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

2018年9月,发表于《Diabetes Obes Metab》上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考察了具有较低低血糖风险的糖尿病药物对心血管结局的影响。

药师说药:警惕这些药物与降糖药合用会导致低血糖

糖尿病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常常合并有其他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因此,常常除了服用降糖药物外,还会合用其它的药物。而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增多,药物不良的相互作用发生机会增大。一些药物可以与降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强降糖药物的药效,导致低血糖。磺脲类药物是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这类药物可以作用于胰腺的β细胞,促进胰岛素的释放,从而使血糖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