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双侧半球脑出血手术3例

2018-04-11 王凯 薛松林 潘秀平 华西医学

女,31岁。因“头痛、恶心17h,被人发现意识不清2h”于2015年10月8日入院。

患者1

【一般资料】

女,31岁。

【主诉】

因“头痛、恶心17h,被人发现意识不清2h”于2015年10月8日入院。

【体格检查】

体温36.7℃,脉搏9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5/67mmHg(1mmHg=0.133kPa)。深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4分,双侧瞳孔直径左∶右=3mm∶5mm,光反射消失,颈部抵抗,四肢刺痛过伸,双侧巴氏征阳性。

【辅助检查】

行头颅CT检查示:双侧额叶脑出血,血肿量(多田算法,下同)均>30mL(图1a)。

【既往史】

10d前有妊娠高血压症剖宫产史。

【初步诊断

双侧额叶脑出血;脑疝;剖宫产术后。

【治疗】

急诊冠状切口双额骨瓣开颅,手术发现,脑内血肿突破皮质与碎裂脑组织向外涌出,双侧额极向矢状窦引流的1~2支皮质浅静脉高度充盈隆起,质硬,考虑静脉血栓形成,双侧额叶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留取所清除病变静脉及周围混杂血肿的碎裂脑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静脉血栓形成。术后考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及静脉性脑出血,术后进行常规治疗(不用止血剂),术后1d清醒,四肢从嘱;CT检查示:血肿清除术后,侧脑室额角受压减轻(图1b)。术后3d患者再次出现意识障碍并躁动,CT检查示:左顶及右颞少量出血(图1c)。患者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转院后药物治疗,首次开颅术后第4天患者再次出现脑疝,再次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手术后,患者自主呼吸消失,于术后1d死亡。



患者2

【一般资料】

女,66岁。

【主诉】

因“突然失语并进行性意识障碍1h”于2015年10月24日入院。

【体格检查】

体温36℃,脉搏78次/min,呼吸12次/min,血压138/104mmHg。深昏迷,GCS评分3分,双侧瞳孔直径左∶右=3mm∶6mm,光反射消失,颈部抵抗,抽泣样呼吸,四肢刺激不动,双侧巴氏征阳性。

【既往史】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前有“脑出血”病史,具体不详。

【辅助检查】

行头颅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右侧50mL,左侧9mL),脑室出血(图2)。

【初步诊断

双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疝;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高血压。

【治疗】

术前准备中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双瞳孔散大固定。患者家属要求手术。急症右侧额颞骨瓣开颅手术证实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破裂(瘤颈宽约1cm,体长约2.5cm),出血凶猛,术中输血浆400mL,红细胞4U,行动脉瘤夹闭、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术。术后血压113/76mmHg,深昏迷,肢体刺激无反应。患者于术后第2天死亡。



患者3

【一般资料】

男,48岁。

【主诉】

因“进行性意识障碍18h”于2015年11月1日入院。

【现病史】

【既往史】

【体格检查】

体温37.6℃,脉搏8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72/102mmHg。昏迷,GCS评分7分,双侧瞳孔直径左∶右=1mm∶1mm,光反射迟钝,颈部抵抗,右侧上肢刺激定位,左肢不动,左侧巴氏征阳性。

【辅助检查】

行头颅CT检查示:双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右侧70mL,左侧1mL),蛛网膜下腔出血(图3a)。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初步诊断】

双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

【治疗】

急诊行右侧额颞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术后患者清醒,行头颅CT检查示:右侧血肿清除术后,骨窗张力不高(图3b)。术后常规处理。患者头颅CT血管成像及CT静脉成像结果显示:颅内动脉硬化表现,未见颅内动脉瘤或异常血管团。随访至术后2个月,患者神志清醒,言语欠流利,左肢活动受限。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60分。



原始出处:

王凯, 薛松林, 潘秀平. 急性双侧半球脑出血手术三例[J]. 华西医学, 2017(10):1649-165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22401, encodeId=940115224010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6223e3989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双侧#</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7398, encryptionId=46223e39897, topicName=双侧)],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741b11453403, createdName=wangbingxhy, createdTime=Fri Apr 13 12:01:00 CST 2018, time=2018-04-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8-04-13 wangbingxhy

相关资讯

急性牙髓炎1例

病例报告患者,黄某,男,50岁

Ann Intensive Care:急性心梗复苏患者 亚低温治疗对药物抑制血小板功能有何影响?

发表于《Ann Intensive Car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了亚低温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复苏患者,阿司匹林介导的血小板功能抑制作用受损。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CT表现2例

男,68岁,因上腹不适0.5d、呕血3h入院;

病例:房颤栓子脱落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

房颤导致冠脉栓塞引起的STEMI,其诊断依据应包含哪些要点?针对此类患者,应如何制定合理的抗栓药物方案?

心肌梗死为何发生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所引起的泵功能下降的一种疾病状态(又称之为“泵衰竭“和”动力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细弱、全身软弱无力、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紫绀、尿少或尿闭、神志模糊不清、烦躁或昏迷。其最常见的原因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所引起的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

一文读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特指冠心病中急性发病的临床类型,主要涵盖以往分类中的Q波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性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由于上述三种临床类型都具有突然发病的特点,使人们自然联想到其发病可能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即与斑块的不稳定有关,从而提出ACS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