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心脏性猝死都蓄谋已久?

2019-04-09 晓云 许俊堂医生

在很多人眼里猝死不但发生急促,往往无法预料,不能预测和难以预防。而事实上,很多猝死尤其心脏性猝死往往存在病变基础或者存在诱发因素,往往是可以预测和预防。什么是猝死?猝死:各种原因引发的急性症状出现1小时内的死亡。猝死占总死亡的15%~20%,猝死中大多数是心源性猝死,占比75%。说明心源性猝死是人类生命的直接杀手。剩下的25%比如说脑血管病、哮喘、或者突然出现了窒息。猝死的分类心脏性的:冠心病

在很多人眼里猝死不但发生急促,往往无法预料,不能预测和难以预防。而事实上,很多猝死尤其心脏性猝死往往存在病变基础或者存在诱发因素,往往是可以预测和预防

什么是猝死?

猝死:各种原因引发的急性症状出现1小时内的死亡。

猝死占总死亡的15%~20%,猝死中大多数是心源性猝死,占比75%。说明心源性猝死是人类生命的直接杀手。剩下的25%比如说脑血管病、哮喘、或者突然出现了窒息。

猝死的分类

心脏性的: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电活动异常或者离子通道病——最终导致心律失常——导致死亡。

非心脏性的:肺栓塞、脑卒中、大血管病变(动脉瘤)、手术及麻醉意外、药物过量、过敏、电解质紊乱,如严重低血钾和高血钾、哮喘、窒息、出血、中毒、溺水、电击等。

猝死是指各种原因引发的

急性症状出现1小时内的死亡猝死占总死亡的15%到20%

心脏性猝死占猝死的75%

且更倾向于中老年人

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sth,SCD)是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的结果,活过来的叫做猝死生还者(survivor of SCA).

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心脏性猝死是人类猝死的主要原因。Framingham长达26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猝死中有75%为心脏性猝死。每年我国发生心脏骤停的人数大概有54万人。相当于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心脏骤停,如果救不回来那就是心脏性猝死!

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于院外,生还率很低,而欧美国家大约在5%,中国可能不超过3%,也有报道认为小于1%。心脏性猝死的发病年龄第一个峰值为0~6个月,死因多为先天性心脏病和溺水、窒息等意外有关,第二个峰值年龄是45~75岁,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发有关。<30岁人群的猝死发病率为1/10万,而>30岁人群为1/1000,相差100倍。在年轻和中年人群中,男性猝死发生率是女性的4~7倍。

为何秋冬易频发猝死?

这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病增加有关,另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心脏性猝死中具有重要作用:

①每天:6~12am,室颤导致的猝死发生率较高,晨起心室不应期缩短,室速高发,除颤不易成功;

②每月:第一周的周六到周一猝死发生率高;

③每年:冬季猝死发生率高,12月~2月的死亡率是预计的111%,而其他月份为预计的96.5%;冬季室速发生率高,可能与日照缺乏有关。

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

在生活方式方面,10年的吸烟史可使心脏性猝死风险增加2~3倍。体重增加也可增加心脏性猝死风险。过度剧烈活动和不活动猝死的风险都增加。

1.心脏性猝死都是心肌梗死惹的祸?

大多数的猝死 是心脏性猝死,80%是因为冠心病诱发 ,如不稳定性心绞痛、突发的心肌梗死。

15%是因为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5%是因为心脏电活动和离子通道异常导致,如长或者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等。有以上这些疾病要格外注意。

2.那么心脏性猝死有没有先兆?我们该怎么预测?

猝死的特点是多数无先兆,而且难以预测。但应注意是否存在猝死的危险因素,例如猝死的家族史,反复晕倒和意识丧失病史,心电图异常,反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肌病病史,可疑心肌炎,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患冠心病尤其出现了不稳定性心绞痛。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不稳定心绞痛,就要注意了,很可能会出现猝死的情况。

3.不稳定心绞痛,都有哪些表现呢?

心绞痛的主要特点是活动后胸痛,休息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很快缓解。如果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程度加重,阈值降低和不容易缓解,或者存在休息性胸痛,往往提示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应尽早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

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药物,

对于心肌梗死的猝死 完全不起作用,

当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时,一定不要再使用硝酸甘油来急救。

4.心脏性猝死能否预防?

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例如以下这些情况:

①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时住院和进行PCI。

② 心肌梗死及早进行再灌注治疗,包括PCI、溶栓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

③ 积极预防和治疗心衰,在有适应症的心肌病或者心力衰竭患者安装植入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或者CRT-D(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with defibrillator).

④积极治疗离子通道异常导致的心肌疾病,如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

⑤ 对预激综合征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

⑥积极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和一些结构性心血管脏病,如主动脉瓣狭窄、马凡氏综合征等。

⑦对有猝死风险的患者提供日常生活指导,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⑧ 避免导致猝死的应激性因素,如不适当的运动、剧烈的精神和情绪应激等。

⑨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压、低血钾和酸中毒等紊乱。

时间是生命

心脏骤停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率>90%

心脏骤停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率约60%

心脏骤停6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率约40%

心脏骤停8分钟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率约20%,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脏骤停10分钟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率几乎为0!

注:时间每过一分钟,转复成功率将降低10%!

院外如何施救

在医院外或者公共场所,如何正确启动和实施心肺复苏呢?

识别猝死:一旦遇到有人倒地,首先应在确保现场安全或者将病人移至安全地点前提下,判断是否为心脏骤停或者猝死,记住三无:也就是无意识、无呼吸或者只有喘息,无脉搏(不是必须)。

启动急救系统:呼叫周围人帮忙,同时给急救中心打电话(120或者999),启动急救系统。

胸外按压:心脏胸外按压最重要,至少100次/分,不超过12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检查和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如果怀疑颈椎受伤,应采取双手推举下颌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

尽早除颤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应该配置体外除颤器(AED);急救系统达到现场后,除继续胸外按压,也会尽早实施心脏除颤。

虽然心脏性猝死很凶险,但还是有成功救治的希望的,那么当我们遇到此类事件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没看上面的操作步骤之前,开通气道、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大家觉得先做哪个?

正确的心肺复苏流程是:胸外按压(C)、开通气道(A)、人工呼吸(B),再加上尽早除颤(D)。

成功救治案例:

去年的一个周六上午,65岁的何先生跟家人说胸部不舒服,没等家人反应过来,何先生突然倒地,妻子和儿子发现何先生抽搐,当时叫他不醒,呼吸有点像是叹气,很快呼吸没有了。

儿子立即给何先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妻子立即打了120,接着与儿子一起轮换按压心脏,并间断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半个小时不到,急救人员赶来。AED接上提示室颤,当即电除颤成功,意识恢复。建立静脉通道后给予升压药维持血压,救护车以最快速度赶往人民医院急诊室,迅速启动了绿色通道,急诊PCI开通了何先生堵塞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回到人民医院CCU,在全体医护人员照料下,何先生于2周后出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98979, encodeId=37fb15989e9f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62b51508e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脏性猝死#</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508, encryptionId=862b51508e2, topicName=心脏性猝死)],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aede18658739, createdName=ewsr7, createdTime=Thu Apr 11 10:11:00 CST 2019, time=2019-04-11,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2017 AHA/ACC/HRS室性心律失常处理与预防心脏猝死指南释要

2017 年10 月30 日,美国心脏协会/ 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律学会(AHA/ ACC/ HRS)三大学会公布了共同指南,以治理室性心律失常(VA),预防心脏性猝死(SCD)。专家们检索了2017 年3 月前的多个英语文献库,评估了VA 流行病学、基因与基础研究、电生理机制研究、诊断、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等诸多方面的进展与证据。针对每一具体问题,采用模块化的写作方式,用表格、文字、流程图等推

美发布预防心脏性猝死十项措施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公布了10项预防心脏性猝死的(SCD)质量与执行措施,以帮助卫生系统、立法机关、非政府组织、医疗保健从业者、患者、家属及社区等利益相关者预防SCD。该联合报告12月19日同时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和《循环:心血管质量与结果》。编委会联合主席Sana Al-Khatib表示,这是SCD预防领域的首套综合性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在临床

Circulation:年轻人群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年轻人群心搏骤停(SCA)预防是尚未得到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体力活动是SCA的已知触发因素之一。

2017 AHA/ACC/HRS指南: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和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2017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以及心律协会(HRS)联合发布了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和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指南。 以下为指南十大要点: 1.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HF,定义为LVEF≤40%),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来降低

Circulation: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预防透析患者心脏性猝死中的应用

在经过充分筛选和良好治疗的透析患者中,预防性ICD疗法并未降低SCD或全因死亡率,该人群的SCD和全因死亡率仍然很高。

可穿戴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心脏性猝死证据与共识

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脏停搏中1/3 是由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简称室速或室颤)所致,多数患者得不到及时的除颤治疗,这类患者的存活率小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