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科学”流言榜:喝酒能防冻疮?

2018-02-08 赵竹青 人民网

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的每月科学流言榜,1月共有5条流言上榜。

1. “克隆猴”技术没啥了不起

流言:

1月25日,新华社通报了一项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体细胞“克隆”出了两只小猴子。有人宣称这个突破并不重大,用的只是22年前“克隆羊”的技术。

真相:

体细胞克隆是一种将体细胞培养后注入去除遗传物质的卵子,通过人工方式激活后再送入母体发育成个体的过程。欧美科学家在1996年首次成功通过 “体细胞克隆”的技术克隆出了绵羊“多莉”。1999年,美国科学家还通过“胚胎分裂”技术“克隆”出了世界上首只猕猴,但这种“胚胎分裂”技术几乎不太可能大量克隆遗传背景一致的动物模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欧美科学界一直在努力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实现猴子的克隆。在2003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就一度拿出700多个卵细胞进行克隆尝试,最终却无一成功。

据研究者介绍,克隆猴主要有三个难题。第一,细胞核不易识别,“去核”难度大;第二,卵细胞容易提前激活,导致克隆“程序”无法正常启动;第三,体细胞克隆胚胎的发育效率低,绝大多数克隆胚胎都难以正常发育,往往胎死腹中。

而这次中科院研究者通过引入“表观遗传调节剂”、寻找新的细胞核来源、优化实验流程等创新性的实验技术,最终成功通过体细胞技术克隆出了“灵长类”动物。

《国家地理》杂志和《大西洋月刊》两家媒体都表示,这是因为中国的科学家不仅只是采用,更是改良了当年克隆绵羊的技术,才令此前屡屡失败的“克隆猴”终于在这次127个克隆卵细胞中取得了2个成功的结果。

《细胞》杂志主编Emilie Marcus表示:“《细胞》能有机会发表如此令人振奋的重要研究成果,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稿件的不断增长,这篇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论文就是一个例子。”

国外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也在报道中写到:中国科学家的突破或将给人类疾病的研究带来一场革命。

2. 喝酒能防冻疮

流言:

坊间一直流传有“喝烈酒防冻疮”的说法,很多影视剧中也经常出现“喝口酒暖暖身子”的桥段。

真相:

所谓冻疮,属于非冻结性冻伤,在长江流域比北方更多见,是由于手足等部位长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暴露在寒冷、潮湿条件所致。其原因可能是低温潮湿使血管处于长时间收缩或痉挛状态,继而发生血管持续扩张,血液瘀滞,血细胞和体液外渗,局部渗血、淤血、水肿等。有的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受损后会发生血栓,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和皮肤坏死。

患了非冻结性冻伤以后,会出现寒冷和针刺样疼痛,并且极易复发,这可能与患病后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有关。

针对冻疮形成的原理,要想科学预防,应遵循防寒防水原则。对于患过冻疮者,尤其是儿童,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手、足、耳等部位的保暖,并可擦涂防冻疮霜剂。发生冻疮后,局部表皮未糜烂者可涂抹冻疮,有糜烂或溃疡者应用抗菌药和皮质甾的软膏。

这样看来,喝酒防冻疮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而且,喝酒会使人体血管扩张,进而加大人体热量损失,加上饮酒后人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经常不注意防冻,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此外,长期过量饮酒可以导致肝脏损伤、血压升高等,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

3. 温水暖水袋不会烫伤人

流言:

冬季天气寒冷,暖水袋、暖宝宝、电热毯等成为了很多怕冷人士的必备品,大家认为只要温度控制在五六十摄氏度,就不会烫伤皮肤。

真相:

烫伤不是高温的专利,一般而言,皮肤接触70℃左右的物体,持续一分钟即可对皮肤造成烫伤,而皮肤接触60℃的温度时,5分钟以上也可造成烫伤,这种由于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温物体而造成的烫伤,被称为“低温烫伤”。

空军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主任医师曹卫红介绍,低温烫伤一般多发于晚上睡眠不易醒或感觉迟钝的人群,如老人、小孩等。这类人群由于体质较弱,冬季需要保暖,对暖宝、热水袋等物品有所需求,但是由于感觉迟钝或者表达不善,经常会出现低温烫伤的现象。

一般而言,如果是一般性烫伤,皮肤与高温源之间接触时间较短,仅造成真皮浅层烫伤。但如果是低温烫伤,由于热源温度较低,患者反应不及时,在低热源长时间持续作用下,就会发展成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组织层的烫伤。不仅如此,由于低温烫伤的疼痛感不强烈,而且外表看上去仅会出现红肿、水泡、红斑等现象,似乎并不严重。尤其是老年人,感知能力较差,烫伤知晓的过程会更晚,很有可能发现后已经是深二度甚至是三度的烫伤,严重的还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甚至溃烂,导致患处长时间不愈合。

因此,能导致烫伤的不仅是高温,“低温烫伤”不那么引人注意,后果却很严重,更需要提高警惕。

4.“天宫一号”即将失控撞向地球

流言: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环境及安全造成威胁。

真相:

自2015年起,当时已在轨4年的天宫一号就不断被各路“媒体”渲染要坠毁,甚至可能“击中”某些重要城市。就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元旦,又形成了一波新的热潮。

实际上,天宫一号失控的说法毫无依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至今仍定期发布其轨道状态。最近一期公告显示,2017年12月17日至24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286.5公里的轨道上(近地点高度约272.6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00.4公里、倾角约42.85度),姿态稳定,形态未发生异常。

天宫一号长约10.4米、直径最大3.35米,仅重8.5吨,返回时重量应该更小。因此,对于天宫一号的体型、质量、初始设计(没有热防护)而言,可以说即便精确瞄准、调整好角度,都几乎不可能通过大气层。

由于天宫一号的返回过程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它解体后是否一定能烧完,以及万一存在残骸的话会落在哪里,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准确预测的。我国早在去年就向联合国大会汇报过我国正在持续密切跟踪监视天宫一号的实时动态,并报告了造成损失的概率很低。

人类航天已经开展了60年,还从未出现过一例在轨航天器返回地球时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

5. 腊八蒜抗癌还能软化血管

流言:

很多人认为腊八蒜有“神奇”作用,网上也有很多文章在说腊八蒜具有“抗癌通血管、预防胃肠道疾病”等功效。

真相:

说到大蒜“抗癌”,最初源于一些观察性实验,科学家发现可能大量食用大蒜能减少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还有零星的一些对照实验“证明”大蒜对于癌症有预防作用。

科学家研究出大蒜中具有的活性物质是“蒜氨酸”,以及多种多酚化合物,认定大蒜存在对身体有益的功能成分以及很好的抗氧化性,从而对心血管、病毒、肿瘤等疾病有着积极的预防作用。

大蒜当中的确存在功能成分和抗氧化性,可并不能说明它就真的会对人产生各种保健功效。同时,很多人认为腊八蒜中的醋酸进入人体会产生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但其实进入人体后,醋酸会在小肠中被碱性消化液中和掉。也就是说能够吸收进血液的醋酸非常少,而且很快就会被肝脏清理掉了。

人一般吃蒜量都较少,在各种医学研究中,也证明只有大量摄入大蒜才能起到作用,少量摄入效果似乎不是很明显。由于气味原因或者对人体的刺激,大多数人并不能一次性食用很多,所以不可与实验当中的数据相提并论。

另外,还有很多人并不适宜食用腊八蒜,例如胃肠疾病患者、患眼部疾病人群、服用某些特殊药物的人群等,所以不能夸大其作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19818, encodeId=833415198181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06b401e12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喝酒#</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0171, encryptionId=506b401e129, topicName=喝酒)],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c8811296196, createdName=ymljack, createdTime=Sat Feb 10 00:04:00 CST 2018, time=2018-02-1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8-02-10 ymljack

相关资讯

戒酒药物“双硫仑”被发现具有抗癌特性

由捷克奥洛穆茨帕拉茨基大学分子与转化医学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研究中发现戒酒药物“双硫仑”具有抗癌特性。来自丹麦、瑞典、瑞士、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共30人参加了这项研究。

Gastroenterology:又抽烟又喝酒——胰腺炎风险倍增

同时的烟草和乙醇暴露可以通过抑制未折叠蛋白信号通路导致腺泡死亡,同时激活内质网压力途径加速腺泡死亡以及胰腺炎易感

酒+12种药物,后果很严重!

1解热镇痛药 酒精可使血清胃泌素大量分泌,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样可使血清中胃泌素分泌增加.二者联用可能导致胃泌素分泌浓度剧增,胃酸大量分泌,以致破坏胃粘膜屏障,损伤粘膜下血管,有引起胃出血的危险性。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平素健康的人喝酒后会产生严重的头痛,如果自作主张服用止痛药,同样容易诱发胃肠道出血。2镇静醉眠药 乙醇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且作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研究,每天小酒小心得糖尿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邬堂春、张一枝等研究发现,中老年男性如果每天乙醇摄入量>20 g或每周饮酒超过7次,则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

Sci Rep:小酌怡情,但喝酒居然还能增强记忆力?

众所周知,饮酒会带来很多副作用——许多研究证实,饮酒会对人的行动力、判断力、记忆力造成负面影响。不过,在最近的一项研究里,科学家们却发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现象:尽管喝酒后,人的学习记忆能力的确出现明显下降,但人们却能更好地记住喝酒前发生的事情。这项研究发表在了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刊物《Scientific Reports》上。

只要沾酒就增加致癌风险,别再提适量饮酒了!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能喝掉300亿公斤左右的酒;我国饮酒人群平均单次饮酒量为2.7两(以38度酒为标准),折算成纯酒精为41.04克。这个数据早已远超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饮用标准,即“男性每天少于20克,女性每天少于10克”。即使情况如此严峻,我国的“酒文化”、“酒桌文化”和酒水产业链还在不断的敦促着大家“买!买!买!”“喝!喝!喝!”。大家可能觉得,“喝酒嘛,伤肝而已”。实际上饮酒能带来的问题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