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根教授:迷雾未散,免疫治疗biomaker研究仍在探索中前行

2018-11-20 佚名 肿瘤资讯

肿瘤免疫治疗改变了许多瘤种的治疗格局,但PD-1/PD-L1抑制剂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治疗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有效率低等问题,因此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时筛选获益人群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与PD-1单抗疗效相关性较大的Biomarkers主要是PD-L1表达情况和肿瘤突变负荷(TMB)。目前研究情况如何?PD-L1和TMB距离真正改写临床实践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肿瘤免疫治疗改变了许多瘤种的治疗格局,但PD-1/PD-L1抑制剂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治疗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有效率低等问题,因此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时筛选获益人群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与PD-1单抗疗效相关性较大的Biomarkers主要是PD-L1表达情况和肿瘤突变负荷(TMB)。目前研究情况如何?PD-L1和TMB距离真正改写临床实践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仍存争议:PD-L1表达和TMB检测均问题重重

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中,PD-L1表达、TMB等作为biomaker的应用为目前研究焦点。聚焦于PD-L1表达的检测,首先是因为目前国内国际有多个检测平台、不尽相同的cut-off值以及不同的检测试剂。目前得到最广泛认可的是22C3抗体,可预测Pembolizumab疗效,该抗体的cut-off值非常明确,用于二线治疗中设定大于等于1%,而50%则为一线治疗获益的cut-off值。但是其他的免疫治疗药物疗效与其他的抗体中并没有很好的相关性,仅仅在绝大多数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一个趋势:PD-L1表达越高,可能PD-L1或者PD—1抑制剂的疗效越好。总体而言,目前大多数PD-1/PD-L1单抗都缺乏一个明确的PD-L1阈值进行疗效预测。特别是在Checkmate026的试验中纳入了PD-L1表达大于等于5%的患者接受Nivolumab治疗,得到了一个阴性结果,在后续的回顾性研究中,即使将cut-off值设置为50%,仍然未得到阳性结果。在二线应用Atezolizumab的试验中,研究者未设置阈值,但是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无论PD-L1表达为阳性还是阴性)都能够从PD-L1抑制剂中获益,因此在以上两种药物中,PD-L1抗体检测表达情况只能作为补充诊断,而在Pembolizumab应用中,22C3则作为一个伴随诊断,这是两者的区别。以上为PD-L1表达在PD-1/PD-L1单抗单药治疗中的意义,在联合治疗中,PD-L1表达的疗效预测意义更具争议。在checkmate系列和Impower系列研究的联合治疗中未观察到PD-L1表达情况与治疗疗效之间明显相关性。

相对于PD-L1表达,TMB目前存在的更多问题。首先,检测TMB也存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检测方法和不同的cut-off值。从最早的全外显子的测序到目前广泛开展的Panel测序,从组织到外周血,TMB发展的历程是非常曲折的。目前Atezolizumab和Nivolumab未来可能会侧重于使用TMB预测疗效,因为这两种药中PD-L1表达的预测效力可能欠佳,尚无更优选择。尽管在许多临床试验中观察到TMB对疗效存在一定的疗效预测,但是仍缺乏前瞻性的研究加以验证。Checkmate227试验实际上并非一个绝对意义上的预先设定TMB的研究,尽管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上,但我认为一方面样本量比较低,并且并不是预先设定的临床试验,因此我个人对该试验的结果持保留态度,认为该结果还不能立即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TMB作为biomaker仍存在诸多缺陷,距离真正应用于临床还任重而道远。

携手同行:TMB与PD-L1表达是否存在相关性?

目前,PD-L1的表达跟TMB之间是否存在确切的相关性仍不明确,但从免疫的7个步骤而言,二者分属于免疫反应的不同步骤。PD-L1表达为最后一步,即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这个环节;而TMB代表着肿瘤的免疫原性。那实际上从既往临床试验的数据来看,高TMB跟高PD-L1人群相对独立,因此,在应用上,两者存在互补性,理论上高TMB同时PD-L1高表达的人群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应该是最大的。但从临床实践中来说,因为PD-L1表达在预测Pembolizumab一线、二线疗效的数据是最多的,且检测简单、方便、快速,所以说在临床实践中可将PD-L1检测作为一个优先选择,而费用昂贵的TMB检测则可作为参考。

任重道远:PD-L1和TMB作为biomaker改变临床实践仍道阻且长

NCCN指南是更新很快,得到全世界医生广泛的接受。许多医生开始学肿瘤时就是通过NCCN指南入门的。但由于NCCN指南更新很快,一些证据级别不高的试验、文献被纳入其中,并予以高级别推荐,相对于更稳健的ESMO指南,NCCN指南更激进一些。临床医生应该以批判的眼光去看,不能盲目以某一个专家或者某一个团队为依据。对国内来说,TMB的发展才到初级阶段,检测技术不是问题,问题就在于其没有跟临床数据进行捆绑,例如我们没有去探索中国人群的TMB分布的情况跟国外是否相同。因此,国内公司检测的TMB可作为参考,而不能真正指导临床,希望以后能够有学术团队去推动,真正把TMB作为疗效预测标记物纳入前瞻性研究,探索出更具预测意义的cut-off值。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PD-L1表达大于等于50%的人群,若不愿意接受化疗或无法接受靶向治疗,我会建议其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的尝试,但是在二线治疗中,基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强烈推荐病人做TMB或者PD-L1表达检测,以后可能会有更好的指标更精准地指导治疗。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我们会推荐进行TMB检测,因为不但可以提示未来获益情况,还可以提示是否会出现超进展,比如MDM2、MDM4,ERFR扩增这些基因改变。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可以推荐其进行TMB检测。

NCCN指南是更新很快,得到全世界医生广泛的接受。许多医生开始学肿瘤时就是通过NCCN指南入门的。但由于NCCN指南更新很快,一些证据级别不高的试验、文献被纳入其中,并予以高级别推荐,相对于更稳健的ESMO指南,NCCN指南更激进一些。临床医生应该以批判的眼光去看,不能盲目以某一个专家或者某一个团队为依据。对国内来说,TMB的发展才到初级阶段,检测技术不是问题,问题就在于其没有跟临床数据进行捆绑,例如我们没有去探索中国人群的TMB分布的情况跟国外是否相同。因此,国内公司检测的TMB可作为参考,而不能真正指导临床,希望以后能够有学术团队去推动,真正把TMB作为疗效预测标记物纳入前瞻性研究,探索出更具预测意义的cut-off值。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PD-L1表达大于等于50%的人群,若不愿意接受化疗或无法接受靶向治疗,我会建议其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的尝试,但是在二线治疗中,基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强烈推荐病人做TMB或者PD-L1表达检测,以后可能会有更好的指标更精准地指导治疗。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我们会推荐进行TMB检测,因为不但可以提示未来获益情况,还可以提示是否会出现超进展,比如MDM2、MDM4,ERFR扩增这些基因改变。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可以推荐其进行TMB检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18404, encodeId=79f91918404b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f2634199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Bio#</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419, encryptionId=4f26341994, topicName=Bio)],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12de429, createdName=sunylz, createdTime=Thu Oct 17 17:01:00 CST 2019, time=2019-10-17,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9-10-17 sunylz

相关资讯

BJC: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肿瘤患者存在免疫失调

高达40%的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临床上会出现显着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宿主免疫状态和功能在诱发患者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中的作用仍然未知。BJC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这一问题。

PNAS:中和活性氮分子增强癌症免疫治疗

利用T细胞攻击体内癌细胞(免疫疗法)虽然给部分化疗患者带来了希望,然而,一些患者经过一轮又一轮治疗仍然效果甚微。尽管免疫疗法前景看好,它仍然只对少数患者有利,这是该领域需要改进新方法的驱动力。

Chin Med J (Engl):舌下免疫治疗药片能够减轻成年人过敏性鼻炎症状

舌下免疫治疗(SLIT)在屋尘螨诱导的过敏性鼻炎中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然而,成年人过敏性鼻炎中,SLIT药片对其的治疗效果还未见报道。最近,有研究人员通过元分析阐释了SLIT对过敏性鼻炎的差异化治疗效果。研究总共包括了7个相关的研究,总共鉴定了2723名患者。所有的研究均为随机对照研究(RCT),且上述7个研究均在成年人中进行。在这7篇文献中,有5个研究对患者进行了SLIT药片治疗,并且符合鼻炎总

Nat Med:细菌移植能缓解癌症免疫治疗引起的结肠炎

《自然-医学》本周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refractor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associated colitis通过移植健康捐赠者的肠道细菌,对两名癌症患者因免疫治疗引起的重度结肠炎进行了治疗。

Front Immunol: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等在艾滋病疫苗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在艾滋病预防性疫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Immune protection of SIV challenge by PD-1 blockade during vaccination in rhesus monkeys”为题发表在国际免疫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

CLIN CANCER RES:利用PET检测CD8+T细胞密度

利用PET 对CD8 + T细胞进行无创和定量评估可以用于评估免疫治疗反应。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应用标记有64 Cu 的抗CD8 cys-双抗体来评估正常组织和并不组织的PET成像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