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不应只有政府派与市场派,还应有患者派!

2019-02-27 张翠微 健康界

只有删除诊疗服务中的浪费行为,才能解决患者高价购买服务,医护人员低价卖服务的矛盾。

在中国看病到底贵还是不贵?难还是不难?
这得看您问的是谁。
您若是问患者,答案是贵,很贵,非常贵!难,很难,非常难!
您若是问医生,答案却是不贵,比欧美发达国家要容易得多,患者的就医等候时间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医患双方都没有瞎说,说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感受。这就好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图案完全不同。
医生们看到的是低廉的诊金、查房费、手术费。而医生们是在付出了高昂的教育成本之后,才有资格从事医疗服务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加体力劳动的。这种劳动还是附带高风险、透支健康、严重侵占私人空间的。
这样的工作,在各行各业的薪酬排行榜中排名不在前列都说不过去吧!但是在我国,医生们的平均薪酬水平又在哪个位置上呢?所以,医生们说在中国看病不贵,那是因为他们的劳动价值实在是太便宜了。
有人可能会质疑说:“不对!医生们有灰色收入,你没有计算进来,那个才是大头呢。”
首先,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是有灰色收入的。
其次,既然是灰色的,就是不公开的、无法统计的,那也就无法把这部分收入加入到医生们的薪酬总额之中。
况且医生依靠灰色收入生存,是不正常的,是社会的病,必须得治。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目前正在纠正的过程中。医生的阳光薪酬非常低,无法体现他们真实的劳动价值,所以他们说在中国看病不贵也没有错。

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医生的灰色收入的提供方只能是患者,不管是主动的(如红包),还是被动的(如回扣),这个成本只能由患者来承担。所以,患者承担的并不只是低廉的诊金、查房费、手术费。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患者真实的就医成本。我们以门诊患者为例,看看他们的就医成本是如何构成的。
患者要承担的成本包含有医疗价值的必须活动成本,为获得医疗服务而付出的活动成本,非必须的可避免的活动成本,共三类活动成本。

 患者就医成本:  
有医疗价值的必要活动成本是诊金、诊断疾病所必须的检验/检查费、治疗费、药品/耗材费。
为获得医疗服务而付出的活动成本是获取号源的成本,到医院的时间成本(上班族请假就医带来的经济损失)、交通成本。
非必须的可避免的活动成本是多次往返医院带来的时间与交通成本,长时间滞留在医院带来的时间成本、餐饮成本,因各种原因而支付的无意义的药品、检验/检查项目、治疗项目所带来的成本。
这三类成本加在一起才是患者真实的就医成本!
如果得的只是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被一次性诊断出来,得到正确的治疗,那就是比较幸运的,三类成本加起来可能还不算高。
如果是一名外地来的患者,那他就必然要付出更高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还有住宿成本。
如果遇到不能一次确诊,或者诊疗效果不如意的情况,患者还得多跑几家医院,或找不同专科的医生,通过多次试错才最终找对专科、找对医生。那么患者的第二类、第三类成本就会大幅飙升了。
所以对于看病的成本,患者与医生说的就不是一回事。患者必须要计算完整的就医成本,那是他们花出去的真金白银,不是只算交给某一家医院的钱。即使是第一类成本非常低,目前患者也避免不了要支付第二类、第三类成本。有时,后两类成本会非常高,远超第一类成本。
按照这样的成本分类方式,我们发现政府是可以在帮助患者降低就医成本方面有大的作为的。
目前政府采用的常规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挤掉药品/耗材的水分,直接降低患者的第一类成本支出;
第二种是减少过度医疗,降低第三类成本,如港大医院的普通门诊打包收费,住院按照单病种付费或按照DRGs方式付费;
第三种是优化医院的服务流程,强化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这些方法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在第二、三类成本方面的支出的。

三明医改主要采用的就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也是目前国家医保局的重点工作之一。第三种降本方式是现今的卫健委与原卫计委一直在推动的。
其实,借助现今的互联网技术,我们还可以开辟另一条为患者节约就医成本的有效路径,就是构建一个精准的医患匹配系统。把上述三种常规路径与这条新路径结合起来,将能有效解决患者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在患者版医改提案《建立一套可控式有序竞争机制》里,设计了一个精准的医患匹配系统,让患者有序就医,医生有序、自由、公平进行竞争。因为系统让医患之间信息对称,患者可自由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性价比最高的医疗服务提供方。

新的游戏规则使得第三类成本因为服务提供方可充分、自由竞争的缘故而大幅降低。目前,第三类成本是最不可控的,它可以是第一类成本的数倍之多。
第三类成本的存在严重降低了患者的支付能力,才使得政府相关部门不敢把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价格提升至合理的水平。可以说第三类成本是导致医患矛盾的罪魁祸首,是医患的痛苦之源。
砍掉这部分成本后,患者的整体就医成本就会明显降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就有空间了!
在新游戏规则中,患者获取号源的成本被直接删除掉了,号贩子这个职业也被删除了。这是在解决看病难的同时,把患者的就医成本压缩到最低,只保留第一类有医疗价值的必须的活动成本,及部分为获得医疗服务而产生的无法删除的活动成本,如上医院接受诊疗服务所付出的时间与交通成本。
因此,看病贵、看病难并非无解,政府可在目前带量采购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套可控式有序竞争机制来彻底解决这个困扰全国百姓的民生问题,而无需以牺牲广大医护工作者的个人利益为代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287078, encodeId=ecca128e078f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bac344206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医改#</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4420, encryptionId=ebac3442063, topicName=医改)],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3e9205, createdName=tidiq, createdTime=Fri Mar 01 01:53:00 CST 2019, time=2019-03-0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9-03-01 tidiq

相关资讯

这十大医改创新举措,为上海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注入动力

作为全国医改“试验田”,上海的哪些举措推进了医改进程?1月23日,由上海卫生健康系统联合新闻媒体组织开展的第二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正式发布。经过近三个月的甄选,“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实施上海健康服务业50条,打造上海健康服务品牌,建设一流的医学中心城市”等10条医改创新举措最终荣膺殊荣。“牵头‘长三角联盟’,筑起城市群健康‘六张网’”等20条医改创新举措荣获入围奖。2018年度“全国推进

深化医改须牢记初心与使命

新一轮医改10年基本完成立柱架梁任务,经验弥足珍贵。卫生健康全行业付出巨大心血和智慧,一系列改革举措剑指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努力实现人人病有所医,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综合医院“两降”后的检查资源利用大有文章可做

新医改政策重点在于降患者的药品费和检查费,业内简称为“两降”。如何提高检查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医院职业化管理者和各医技科室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笔者以为,在此情况下,有以下几种思维路径来解决“两降”可能带来的医技检查资源利用下降的困境。

“茶后饭余”话医改

最近有机会与亲朋茶余饭后之余,谈及更多的是,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增幅过快问题、医院检查太多问题、药占比考核引发的副作用问题、医院绩效方案问题、社区医疗机构管理、人口老龄化问题等,餐桌上的“大民生”,与医改息息相关。1.新农合个人缴费增幅过快问题新农合从开始的个人缴费10元,到19年的220元,19年个人缴费比18年上涨22.22%。交流:随着新农合划归医保局,加之个人缴费通过税务征收,机构改革之时适

对话詹积富:调任三明人大主任 依旧关注医改

1月11日,57岁的詹积富再次从福建省调回了三明市。这一次,他离任福建省医保局局长,在当天闭幕的三明市第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当选为三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尽管这一人事调动在圈内流传已久,但当传言真正成为现实时,多少还是让人有点吃惊。因为此时,距2018年10月下旬福建省医保局挂牌成立、詹积富任省医保局局长还不足三个月。八点健闻在消息确认后,于当天第一时间联系上詹积富。他强调,这次回三明,是他

医改明星省份大动作!全省推进4+7带量采购

作为并不是这次4+7带量采购试点的福建省,却在近日传出消息,将拿出60%市场份额,在全省推进4+7带量采购。据说最早将于3月1日起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