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链接市场 基因学应用大健康空间无限

2018-01-21 陈卫华 基因空间

现代基因科学研究表明,癌症是基因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细胞无限制增殖的结果。其他遗传疾病的背后也都有基因突变的影子:学术界知名的OMIM数据库收录了3000多人类疾病及相关的15000个基因位点。

现代基因科学研究表明,癌症是基因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细胞无限制增殖的结果。其他遗传疾病的背后也都有基因突变的影子:学术界知名的OMIM数据库收录了3000多人类疾病及相关的15000个基因位点。

此外,一些流行病,如结核杆菌传染引起的结核病,虽然由外部因素引起,但患者本身的基因型也是有贡献的;比如有特定遗传背景的人易得结核病,而一些人则对结核菌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这种现象具有可遗传性,因此,结核病也被认为是一种遗传病。基因还控制着身高、体重、寿命等特征,如某些基因突变的携带者能够活得更久、长得更高、体形更健。

总而言之,基因与人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

基因科学研究的作用在于新知识的获取、知识的积累和数据到知识的转化,这就决定了基因科学在大健康中的核心作用。

基因科学首先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新基因的发现、基因的功能研究、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突变对于基因功能的影响,这些都是基因科学的研究内容。而特定的DNA突变、体内某种酶浓度和血液中游离DNA的浓度,这些都是数据,基因科学则可以把它们与健康联系起来,将数据转化为知识。

举例来说,肿瘤发生时,血液中的游离DNA数量会增加,这是由于肿瘤细胞坏死、细胞内DNA进入血液造成的;肿瘤DNA与正常细胞DNA有一定的区别,通过鉴定游离肿瘤DNA的有无及浓度变化,可以监测肿瘤的发生发展状况。

另外,血液内胆固醇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健康风险。总胆固醇最佳值是在130~200mg/dL之间,此时拥有最低的健康风险,低于130mg/dL就需要检查是否有重病或营养不良,也会增加出血性中风、忧郁等疾病的风险,超过240mg/dL也不健康。

第一,监测基因序列(DNA)或其产物(蛋白质/酶)的变化可以监测受检者的健康状态,这些都是经过基因科学研究将数据转化为知识的例子。

第二,基因科学研究使得疾病风险预测成为可能。基因突变造成的疾病风险来自两个方面:遗传性的和后天获得的。遗传性的疾病可以通过孕前或产前基因检测来筛查,对于不致命的遗传疾病,可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比如,通过基因检测可以预测II型糖尿病风险;疾病风险者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或减轻发病后的病情,将病情控制并稳定下来。

基因突变也可以由后天获得:辐射、长时间太阳直射、环境污染、过热的天气及粉尘等都会诱发基因突变,从而制造出新的疾病风险。此外,基因突变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积累。

因此,长期处于上述环境中的人应该经常针对某项疾病风险做基因检测,比如在粉尘环境下工作的人要经常做肺癌相关的基因检测,经常在高温、太阳暴晒环境下工作的人应该做皮肤癌的检测等。

在我国,基因检测已经有了不小的市场规模。数据显示,2012—2014年的3年间,我国共有20万孕妇接受了产前基因检测,市场规模约为10亿元。如果针对30亿以上孕妇的无创产检能实现100%的渗透率,市场规模能达到76亿元;如果全部孕妇有50%参与产前检测,则整个市场就有140亿元。有人粗略估计,中国未来的基因检测规模或可超过千亿元。

第三,基因科学是“精准医学”的基础。“精准医学”是指根据个人基因信息与现有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行匹配,以此实现更好的疗效,避免不必要浪费的一种医疗概念。

其核心思想是将患有同一种疾病的患者根据其基因、生理信息及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亚类,然后将每一亚类与现有的医疗方案配对,或者对现有方案进行小幅修改,以实现有效治疗的目的;这种划分为“亚类”的好处还在于,可以集中精力治疗那些可治疗的,而不让那些预期没有疗效的患者浪费钱财或经受无用的治疗痛苦。因此,“精准医学”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第四,基因科学的发展也能提高个人的健康意识,加强自我管理。基因科学研究表明,某些DNA突变的携带者不宜食用某些食品,否则患心血管类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增。这就要求携带者有意识地加强饮食管理

同时,基因科学研究也表明,许多疾病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环境对健康的影响通常大于基因的作用。这也提示人们要通过日常行为调节自己的健康,如增加运动、关注环境和饮食健康等。

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式和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人民有意愿也有能力接受健康管理的概念;在这方面,政府应该有效利用目前的形式,正确引导并培养民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以达到“十三五”提出的“健康中国”目标。

第五,基因科学研究中的软硬件都能为大健康所用。民用领域的许多技术设备都源于实验室,最初都是以科研为目的,如测序仪、基因突变数据库和序列分析软件等。但是作为基因检测的必备道具,这些软硬件都可以几乎不加修改地用于医疗诊断事业。

事实上,科研与大众市场的通用性也越来越强了,这是目前健康领域的大趋势,同时也符合科研界这些年所提倡的“转译医学”概念(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指将基础医学的研究能够直接和临床治疗上连接的一个新的思维;最早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的爱力思·乐霍尼院长提出)。

反过来,大健康也对基因科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产业与科研接轨,是现代研究的特点之一。基因科学推动着大健康的发展,大健康也为基因科学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15873, encodeId=803115158e3b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c7543588e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大健康#</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3588, encryptionId=0c7543588e8, topicName=大健康)],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ee0d10894444, createdName=ms1467340776200723, createdTime=Tue Jan 23 02:04:00 CST 2018, time=2018-01-23,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80712, encodeId=2536280e12c9, content=学习了受益匪浅,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ajNVdqHZLLDicHg2ldsSNmib46PmdzpO7CQEmPjuULp1v45zPWwMYhrnXgvl3OtmUCZSQfgITWn96X9moL94nUGA/0, createdBy=28072041016, createdName=131****1460, createdTime=Sun Jan 21 14:13:39 CST 2018, time=2018-01-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15873, encodeId=803115158e3b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c7543588e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大健康#</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3588, encryptionId=0c7543588e8, topicName=大健康)],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ee0d10894444, createdName=ms1467340776200723, createdTime=Tue Jan 23 02:04:00 CST 2018, time=2018-01-23,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80712, encodeId=2536280e12c9, content=学习了受益匪浅,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ajNVdqHZLLDicHg2ldsSNmib46PmdzpO7CQEmPjuULp1v45zPWwMYhrnXgvl3OtmUCZSQfgITWn96X9moL94nUGA/0, createdBy=28072041016, createdName=131****1460, createdTime=Sun Jan 21 14:13:39 CST 2018, time=2018-01-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8-01-21 131****1460

    学习了受益匪浅

    0

相关资讯

科研助手丨RCT的报告规范——CONSORT声明

上一期我们和大家分享了关于RCT研究方案报告的SPIRIT声明,我们明确了在开展一项RCT研究之前,需要参考SPIRIT声明进行严谨规范的科研设计,需要对研究方案进行注册并尝试发表,接下来就是严格按照试验方案开展RCT,并撰写报告(论文)了。但您知道RCT报告(论文撰写)也是有规范的吗?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具体分享关于RCT报告规范的CONSORT声明。

如何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方法(Bibliometric Analysis)为科研选题提供支持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JAN) 是一本同行评议国际期刊,创刊于1976年,对象是护士、助产士和其他健康照护专业,是综合性护理学术月刊,目标是传播高质量的研究与证据,从而增加护理实践、教育与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根据Thomson Reuters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AN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是1.917,收录于28个数据库(例如,

没有市场的科研是白搞!董家鸿教医院俘获企业“芳心”

“目前,我国医疗科研多以SCI论文为导向,此类项目必是短命的。只有以临床需求与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才能长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一席话,拉开了第三届医疗科技“京交会”的序幕。12月28日,由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下称北京市医管局)主办的北京市属医院第三届成果转化培训暨技术转移项目对接会在京召开。多年研究汇成五分钟的演讲,来自22家市属医院的项目负责人,带来了3个精品

马朋林:科研是中国重症医学“短板”

“中国的重症医学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发展速度却很快。从一个很小的医学分支,发展到一个世界上最庞大的重症医学体系,仅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目前,中国的重症医学无论是从业人数、床位数量,都应该是名列全球前茅。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重症医学的研究水平仍差距巨大,不仅科研工作开展缺乏普遍性,高质量的重症医学相关研究更是凤毛麟角。”12月2日,在中国危重病医学研究论坛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

Nat Biotech:祝贺!年度20大科学转化者名单揭晓,多名华人学者入选

今日,知名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揭晓了“2016年20大转化研究者”(Top 20 translational researchers of 2016)的榜单,多名华人学者入选。

港中大医学院卢煜明:将基因科研从梦想变为现实

香港目前迎来越来越好的科创环境,越来越多的教授、学者开始走出实验室,将科研成果落地和产业化。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卢煜明教授即是其中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