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蓓丽:首次解析CCR5三维结构

2013-09-22 黄辛 中国科学报

抗HIV药物“马拉维若”通过与CCR5结合,将其锁定在非活性状态,从而抵制HIV侵染人体细胞。 “这些结构信息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艾滋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9月13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一项重要成果。该所研究员吴蓓丽等人首次解析了艾滋病毒(HIV)共受体之一——CCR5的三维结构,为抗艾滋病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此前一天,美国科学促进会首次

艾滋病毒

抗HIV药物“马拉维若”通过与CCR5结合,将其锁定在非活性状态,从而抵制HIV侵染人体细胞。

“这些结构信息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艾滋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9月13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一项重要成果。该所研究员吴蓓丽等人首次解析了艾滋病毒(HIV)共受体之一——CCR5的三维结构,为抗艾滋病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此前一天,美国科学促进会首次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称“《科学》杂志非常荣幸发表这一成果,该研究为研发更好的HIV治疗方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见解”。

面对所取得的成果,作为唯一的通讯作者,年仅34岁的女科学家吴蓓丽依然如往常一样平静。

CCR5是人类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质,也是艾滋病毒攻击人类免疫系统的两个主要“入口”和 “内应”之一。艾滋病毒一旦与CCR5结合,就能与其下方的细胞膜融合,并最终钻入细胞。CXCR4是除CCR5外的另一种艾滋病毒共受体,少数种类的艾滋病毒以CXCR4为共受体,与CD4共同作用完成病毒入侵过程。

早在1996年,科学家就发现,如果少了CCR5和CXCR4的帮忙,HIV入侵人体就难以成功,而且HIV更喜欢走CCR5的“门路”。曾有研究发现,约10%的欧洲人体内缺失CCR5,这些人几乎不会感染HIV。

令科学家苦恼的是,这两个蛋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要想解析其结构,非常困难。科学家迟迟无法获得它们的详细结构图,也无法利用它们设计针对性药物。

“我们缺少的就是可用于精确药物设计的CCR5受体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吴蓓丽说。

那么,是否可以研发一种药物,来阻断HIV与CCR5的结合呢?

事实上,这一类型的药物已经存在,但人们此前并不清楚它发挥功效的机理。吴蓓丽团队在研究过程中曾利用一种名为“马拉维若”的抗艾药物。该药物早已获批上市,但它在受体分子中的精确结合位点一直是个谜。

如今,吴蓓丽研究组揭示的CCR5三维结构表明,这种药物是通过与CCR5的结合,改变了后者的分子构象,使其处于艾滋病毒非敏感状态,从而实现阻断其与病毒结合的功效。

正如《科学》杂志撰稿编辑海伦·皮克斯吉尔所言,这位中国女科学家的成果“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一些病毒是怎样变得对‘马拉维若’具有抵抗力的,并会促进更好的药物设计”。

据了解,2011年,吴蓓丽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引进回国,组建起自己的研究团队,继续深入该项研究。该团队与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蒋华良、柳红和谢欣等研究组在计算机模拟、化合物合成和药理功能筛选等方面进行合作,最终获得了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并成功解析了CCR5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借助这幅精确的“三维地图”,全球各国的科研人员有望设计出全新的药物,来拆散艾滋病毒与CCR5的“勾结”。

“CXCR4和CCR5都属于人体内最大的受体蛋白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目前40%的上市药物的作用靶点来自这类受体。”该研究的主要合作者之一、美国加州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雷蒙德·史蒂芬森说,解析了这两种艾滋病毒共受体的三维结构后,抗感染新方法的研究也有望取得突破。

海伦·皮克斯吉尔称赞这项工作是“GPCR领域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并且“为研发更好的HIV治疗方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见解”。

据悉,目前吴蓓丽团队正在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希望通过解析CCR5和CXCR4与艾滋病毒表面蛋白gp120以及CD4的复合物结构,为研究病毒感染机制提供更多信息。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蒋华良告诉记者,该所科学家已根据新解析的CCR5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开展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目前已获得抗病毒活性更好的化合物。这进一步说明了CCR5结构对研发抗艾滋病毒药物的重要作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72698, encodeId=a86216e26989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79b910345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解析#</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1034, encryptionId=b79b910345c, topicName=解析)],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42d26916490, createdName=hongbochen, createdTime=Sun Mar 02 05:11:00 CST 2014, time=2014-03-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34790, encodeId=070d1e347900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1a819e678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三维结构#</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9767, encryptionId=a1a819e6783, topicName=三维结构)],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efbf33833612, createdName=ailian1213, createdTime=Tue Mar 18 12:11:00 CST 2014, time=2014-03-18,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3-02 hongboche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72698, encodeId=a86216e26989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79b910345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解析#</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1034, encryptionId=b79b910345c, topicName=解析)],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42d26916490, createdName=hongbochen, createdTime=Sun Mar 02 05:11:00 CST 2014, time=2014-03-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34790, encodeId=070d1e347900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1a819e678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三维结构#</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9767, encryptionId=a1a819e6783, topicName=三维结构)],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efbf33833612, createdName=ailian1213, createdTime=Tue Mar 18 12:11:00 CST 2014, time=2014-03-18,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Nat Med:HIV-1病毒内一种多糖分子或阻碍抗体识别

       最新研究显示,HIV-1中的gp120包膜蛋白上的一种糖分子可通过宿主体内广谱中和抗体识别出来,该糖分子在感染早期往往不存在,而在后期则对躲避免疫压力起到重要作用。研究报告在线发表在新一期的《自然—医学》上。   一些针对HIV-1的高效广谱中和抗体可以识别出gp120包膜蛋白特定位置Asn 332上的一种多糖分子。引入广谱中和抗体目前已成为很多疫苗治疗手段的一个理想目

AAC:研究人员开发出能防止艾滋病毒感染的牛奶

2012年10月17日墨尔本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牛奶能用来保护人类免受艾滋病毒的感染。 全球范围内约30亿人感染了艾滋病毒,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疫苗。新研究发现牛奶中含有抵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抗体。 墨尔本大学博士Marit Kramski和他的同事发现,使用奶牛产生抑制HIV-抗体比现有的疫苗生产方法更便宜。他们曾与澳大利亚生物技术公司Immuron有限公司开发此类牛奶。科学家们给孕

JLB:武汉大学发现抗艾滋病毒感染新细胞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侯炜教授和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科研人员合作的一项科研成果发表在8月份美国著名国际学术刊物《淋巴细胞生物学》杂志上。这项研究发现,一种名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具有抗艾滋病毒感染的作用。 据侯炜教授介绍,这种名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是一类“桥梁细胞”,既具有自然杀伤功能,又能起到自我保护作用。它是人类天然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占5%

联合国全新报告:25个中低收入国家新发艾滋病毒感染率降低过半

  2012年11月20日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11月20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抗击艾滋病的全球努力已经产生了令人可喜的成果,目前已有25个中低收入国家的新发艾滋病毒感染率降低了一半以上,而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都地处受艾滋病影响最为深重的非洲地区。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20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中指出,自2001年以来,一些艾滋病和艾滋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国家新发感染率出现了大幅下降。例如,马拉维下降

Nature:研究表明10E8可中和98%艾滋病毒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Scripps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感染了HIV-1病毒但能保持健康的个体人群中,发现了一种能至多中和98%艾滋病毒的抗体:10E8,这对于艾滋病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NIH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免疫学家、艾滋病毒疫苗研究者Mark Connors博士,第一作者为黄镜河(Jinghe Huang,音译)和

国外动态:艾滋病毒疫苗有望研发成功

   研究团队研究了一种致命性超过艾滋病毒(HIV)百倍的SIV病毒。这项研究表明,接种疫苗的猴子能够清除体内的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美国科学家称,他们现在想要使用类似的方法来测试一种治疗人类艾滋病毒的疫苗。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疫苗和基因疗法研究所的Louis Picker教授说道:“宣称清除这种病毒总是非常艰难的,可能总是会有我们并未分析出病毒存在的细胞。” 研究团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