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高质量论文背后的故事

2018-03-16 张思玮 科学网

从去年12月至今,4篇有关肿瘤免疫治疗基础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先后发表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

从去年12月至今,4篇有关肿瘤免疫治疗基础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先后发表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

这些论文先后阐明了记忆性T细胞采用糖原合成和分解的代谢模式使得记忆形成和维持的机制,揭示了免疫是如何诱导休眠的分子机制以及肿瘤组织中T细胞上调表达PD-1的背后机理,攻克了肿瘤免疫领域的多项国际性科研难题,其中有关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免疫治疗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12日在国际肿瘤学权威期刊《癌细胞》在线发表。

这些令人交口称赞的成绩,全部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医科院免疫治疗中心课题组长黄波带领的团队。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支持,也正是创新工程提供的稳定支持,才为开展高难度的创新研究奠定了先决条件。”

3月14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新闻发布会上,黄波表示,这些研究成果将为转化出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和免疫治疗药物奠定重要基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然免疫与炎症疾病”基础科学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治疗研究中心主任曹雪涛院士深知开展肿瘤免疫治疗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为此,他将该中心定位于立足国际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目前,该中心已经形成围绕“慢病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一体化的研究体系,建立一系列的免疫治疗前沿关键技术,为国家重大疾病的防治开展创新型前瞻性研究,发挥主力军作用。

任何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优秀人才的作用。“医科院基础所依托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将从政策、经费、待遇、招生等方面,加大对原创性、国际引领性研究和卓越人才引进的力度,以打造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蒋澄宇教授说。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王健伟处长则从科技管理角度介绍了实施医学创新工程对构建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和推动前沿技术研究的作用。他表示,创新工程始终坚持医学科学国家队的定位,坚持“抓重大、占前沿、补短板、强支撑”部署重大科技任务。通过建立稳定支持机制、加强科学评估引导、营造优秀创新文化等措施,创新工程有力促进了科学家潜心向学、甘于寂寞,“十年磨一剑”的良好创新生态的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加强战略研判、优化任务布局、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基地平台建设和推动科技国际合作等措施,促进交叉融合,体现优势特色,在医学与健康前沿技术研究上实现‘并跑’和‘领跑’。”王健伟说。

此次发布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张学教授主持,共吸引中国医学科学院京津地区各所院主要负责人,创新工程项目首席、共同首席专家代表等百余人参加。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论文中极难写的Discussion,怎样一步到位

许多杂志把Results和Discussion 放在一起以便讨论结果的意义。Discussion部分与Introduction 是紧密相关的。讨论要起始于某个课题的已知情况,然后再讨论实验结果对课题研究的进一步认识和意义,当然也要说明结论存在的问题和局限等。可以说这部分是一篇文章中最难写的,如何解释实验结果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科研思维能力。要写好自己的实验结果及其意义和它对某个课题研究的更深入认

爱思唯尔宣布撤销 26 篇来自伊朗作者的论文

继今年早先施普林格大规模撤稿 107 篇稿件后,这次撤稿的是学术出版巨商爱思唯尔 (Elsevier)。12 月 21 日,爱思唯尔宣布准备撤稿旗下六个期刊接受发表的 26 篇论文,撤稿原因为同行评审造假和作者署名违规,这些论文在 2014 至 2017 年间发表,作者皆来自伊朗,其中有 24 篇的通讯作者都是同一个人:伊朗伊斯兰自由大学(Islamic Azad University)

2018 年要成功发表论文,就从做好时程规划开始

你打算好今年要发几篇论文了吗?那你知道要发表一篇论文要花多少时间吗?从投稿到期刊同意发表所需的时间差别很大,从数月到 3-4 年不等。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呢?因为论文第一次投出去通常会被拒绝而不是接受。事实上,一篇论文在最后发表前被拒 3 至 4 次并不少见。

万钢:做医生的非得写论文 这种评价制度不太合适

3月1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万钢、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打造“双创”升级“双创”是青年人实现自己梦想的一个绝好的平台。 “双创”又是一个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舞台、大平台。万钢部长表示,现在的高校院所,特别是企业领办专业化的众创空间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双创”又是一个

安徽论文不再“一刀切” 病历可替代论文

12月2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职称评审“松绑”。这次职称制度改革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三十年来的首次重大改革,涉及到全省320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改革,更加充分地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破除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羁绊,打破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放活”“盘活”“激活”“用活”人才,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把论文变成药”:屠呦呦团队的新年期望

“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2018年初,出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略显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