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晋升考核体系 要如何设置

2018-03-22 崔雪芹 中国科学报

医务人员是个特殊群体,对医生的评价或许可以成为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突破口。

两会前夕,中办和国办下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秦伯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等表示,医务人员是个特殊群体,对医生的评价或许可以成为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突破口。

秦伯益对人才评价体制问题极其关注。他曾撰写《论文撤稿事件的反思:我国临床医学学位制度亟待改革》一文,发表在《科学与社会》上。

“如今,论文、学位与职称晋升和待遇有关,这就形成了一条‘利益链’,在利益至上的今天,年轻医生只能围绕着这个‘利益链’转。”秦伯益道出了年轻医务工作者的无奈。

钟南山认为,评价医生要看潜力,看他是否具备临床创新能力,是否有临床科研、思维能力,是否能够创造新的理念、技术、设备、仪器。

对于如何科学设置人才评价体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毫无疑问,医生的首要工作是看病。但另一方面,医学的发展也依靠临床医生的重要贡献。

“对医生,尤其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有一定的学术要求也是应该的,关键是度的问题,如何平衡看病和学术这两方面的要求?”段树民说,要求所有的医生都发表论文显然是不合理的。医生的晋升和考核,不应该简单以发表论文为唯一指标。

秦伯益指出,医学的进步有待于医生的临床医疗实践和研究,当然也要鼓励医生做医学研究。但不是每个医生都必须做科研,更不可能要求每个医生都做出有创新价值的科研成果。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认为,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产生了不良后果,应该采用分类评价,对一般的医生考核,应以医术和临床业绩为主导,论文可以不做要求。

“临床医生在完成繁重的医疗业务的同时进行学术研究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过度要求他们发表论文容易产生问题。”蔡秀军说,医生的学术发展应该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要基于兴趣而不是迫于压力,二是源于临床实践的发现和临床需求而不是为了论文而写论文。

对创新型人才,钟南山建议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

“对大医院,尤其是大学的附属医院的医生可以设计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蔡秀军指出,对于学术成绩优秀的医生,除了向主治医生和主任医生职业渠道发展外,还可以向副教授、教授的学术职业渠道上发展。对于向学术职业方向发展的医生要相应减少他们的医疗工作量,并提供必要的科研平台,使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做医学学术研究。

“最有本事的人是最会公关的人,这是改革最大的阻力。”钟南山认为人际关系、小圈子极大影响了公正的人才评价。

提到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段树民认为,论文很容易成为一个量化的指标,而对一个医生的临床业务能力和医术水平就没有那么方便的量化指标。同时,现在对学校和医院的排名和评估,都要求发表论文,这就使各单位不得不对医生提出发表论文的要求。因此,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状况,主管部门要有正确导向。

“因考核影响医生的成长得不偿失。” 秦伯益强调,人无全能,考核干部应考其所长,知其所短。

对此,蔡秀军也指出,目前对医生晋升的指标制定和评审大多不是医院所能决定的。对医生的职称晋升和评估,主管部门除了要有正确的导向外,还要给予医院更大的自主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