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专访:立足医改,聚集热点,做好我国结直肠癌早期筛查
2017-11-15
作者:佚名 来源: ioncology
近期召开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第五届阳光长城学术
会议暨结直肠肿瘤论坛,立足实践,立意精准,对
结直肠癌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了全方面的讨论。《肿瘤瞭望》记者特邀请本次大会共同执行主席李健副教授结合
临床实践,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立足医改大背景,聚集结直肠癌领域热点
本次大会主要从理念角度带领大家讨论一些问题,包括目前大的医疗改革背景环境下一些理念的改变,例如,这次专门邀请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方来英给大家介绍了过去一年北京医疗改革的情况,这有助于
临床医生结合医改的大背景审视我们自己的医疗实践,看有哪些变化,有哪些需要调整; 也包括内科和外科具体的治疗理念的改变,例如一些手术的方式、药物治疗如辅助治疗和围术期等,这些理念的改变可能会给临床实践带来哪些影响;还包括大家所关注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今后会渗透到各个领域——医疗医疗领域一定不可能被排除在外,所以在医疗领域今后如何面对与人工智能更好地结合,给广大患者做好服务,也是这次
会议讨论的内容。
IDEA研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IDEA研究自
ASCO年会发布之后到现在一直是各个
会议上热议的话题,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它有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临床实践;第二,IDEA研究本身有一些争议的问题,比如IDEA研究得出的是阴性结果,但它似乎在临床上与统计学和临床实践出现矛盾,这些问题值得大家去讨论。随着讨论越来越深入,可能更多的医生会逐渐达成一个基本
共识,这种
共识可能引导我们在临床实践做一些调整。我个人认为这种研究一定会对我们的临床造成一些改变,但是,具体到每一位患者,很难确定其新辅助治疗的时间长短,因为实际上决定一个治疗决策的不单纯是纯医疗的问题,而是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所以根据具体的临床实践情况来决定每位患者治疗的时间长短可能更适合。
大肠癌的
预防和
诊断非常关键和重要。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下降的原因就在于其早期筛查做得好,有些患者在息肉阶段就及时得到了很好处理。而在我国,人口众多,结直肠癌的筛查需从政府层面或从全国性的学会层面去推动,工程浩大,所以在操作上可能有些难度。但我认为,至少可从一部分地区或从一部分人群着手做起,例如在北京曾做过很多包括大肠癌在内的“五癌”的筛查,在潜血的这种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也非常重要。另外,对于遗传性大肠癌,在过去一段时间实际上较少提及,但现在随着中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家系成员会越来越多,对遗传性大肠癌的筛查未来也非常重要。
小提示:78%用户已下载梅斯医学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26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