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肿瘤都切干净了吗,怎么还会长出来?

2017-09-26 李万祯 医学界肿瘤频道

肿瘤切了又长出来?秘密可能在这里……

当恶性肿瘤来临时,人们是恐惧的;

当得知肿瘤还可以手术,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当肿瘤切除后又长出来,这时心已绝望了。

先看下面真实病例:

袁女士,36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平时她身体很健康。

一年前,早晨起来,突然觉得剧烈头痛,又呕吐,很快出现手脚抽搐,急诊到医院,检查被告知可能患脑瘤,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赶紧手术把肿瘤切除,术后病理是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分级:III级),手术医生跟她说手术切得很干净,她心里总算平静了一点,努力恢复以前的生活,也慢慢回到工作岗位。

3个月前她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老忘东西,一复查结果是肿瘤复发,用她的话说,“上天在捉弄她,不让她好好活”,还带着一点小愤怒说,“不是说切干净了吗,怎么还会长出来?”

后来到我们医院又做了手术,现在在做脑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所有治疗都按部就班进行,但她心里还是很不爽,经常跟我们探讨“肿瘤切掉后又长出来”的问题,还质疑手术医生欺骗她。

在这里不探讨第一次手术情况。据文献报道,对于恶性脑胶质瘤,即使手术成功,术后复发率可达50%,甚至更高,80%的复发病灶在其原发灶周周2cm处。如果袁女士知道脑胶质瘤的预后情况是这样的,我想她心中疑惑自然而然解开,也不会对初次手术医生的话耿耿于怀。

临床上,有相当多癌症患者,和袁女士一样都必须面对癌症复发和转移这一残酷的现实。复发是原发部位肿瘤经正规治疗消退后,过一段时间又在原发癌所在的组织器官上长出新的肿瘤。转移是在原发癌的临近组织器官或远离原发癌的组织器官长出同样病理性质的肿瘤。

肿瘤的复发也好,转移也好,其生物学特性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常常放在一起讲。癌症的复发转移是患者长期生存的最大威胁,也是其主要死因。

为何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还会复发和转移?

1. 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不同恶性肿瘤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虽然是恶性但又相对温和,通常称为低度恶性,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或转移;而有的生长迅速,侵袭很强,较易转移,称为高度恶性,手术后容易复发。

通常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则恶性程度低,相反,分化程度低的则恶性程度高。恶性程度高的癌细胞一般对放化疗敏感,但易复发转移。恶性程度低的癌细胞对放化疗不大敏感,但手术后不易复发和转移。因此,对于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即使手术切除,依然还会容易发生复发和转移。

2. 手术前转移情况:术前对患者病程全面评估是很重要的,避免不规范的医疗决策。术前已有微小转移灶,或暂时医疗技术尚无法查出,即使原发灶手术切得再干净,也免不了转移,往往会被患方认为手术不成功。

3. 手术彻底与否:当肿瘤过大,伴淋巴结转移的,且与周周组织、脏器粘连,又要兼顾邻近脏器的功能或者患者术后恢复,手术范围可能不够广泛,导致手术不彻底。

再者,根治手术大多是把看得见的癌灶切除,但微小癌灶是看不见的,肿瘤范围是不确切的,只能通过术后手术切缘病理来了解手术切除彻底与否。本身手术过程也会导致癌细胞扩散。这些都是患者日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4. 术前或术后综合治疗:除了手术,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靶向药治疗、免疫治疗等。临床上根据不同肿瘤,不同分期,选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法,且先后顺序也有所不同。

术前新辅助治疗,目的是降低肿瘤负荷,控制肿瘤远处扩散,争取保护手术邻近功能器官;肿瘤好比如一颗大树,树干被手术清走,而那些细小的树根只能靠术后辅助治疗除掉。所以,倘若忽视术前或术后综合治疗,那复发和转移也难以避免的。

5. 患者身体状况: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正规治疗后,患者体内绝大多数敏感的癌细胞已被歼灭,但仍然还有少数放疗抵抗或耐化疗药或靶向药的癌细胞在潜伏中。一旦机体免疫力或在其他诱因下,这些隐匿的癌细胞又容易“死灰复燃”,造成复发或远处转移。

早期诊断治疗,是解决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最好方法

从上述分析看来,要想很好解决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复发和转移问题,最好是早期发现肿瘤,此时肿瘤仍局限于原发灶,且体积不大,尚没有淋巴结转移,手术可以很完整摘除肿瘤,并且保证手术切缘干净,才能有效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的发生。

早期发现肿瘤,有赖于加强健康意识、定期防癌体检和及时识别早期癌变的症状。可惜的是,目前临床上早期诊断治疗肿瘤的病例并不多,导致肿瘤治疗效果不如人意,影响患者长期生存。

由此可知,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复发和转移,并不奇怪,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肿瘤本身注定的,有些与患者的病情有关,有些与治疗有关,但目前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王道”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47839, encodeId=5fcd24e8393f, content=学习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98dd1959726, createdName=游手好闲, createdTime=Tue Sep 26 09:47:21 CST 2017, time=2017-09-2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9-26 游手好闲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J Am Acad Dermatol:长期使用TNF-α抑制剂治疗可能增加银屑病患者的恶性肿瘤风险

背景: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疾病,容易反复发作,炎症可出现在包括头皮在内的全身所有皮肤上,也可累及指(趾)甲和关节。目前比较公认的银屑病临床严重度评价方法包括皮损体表面积评价法、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和研究者整体评价。近年来银屑病系统用药发展很快,但是严重银屑病患者在停止治疗后仍然有复发可能。而且银屑病患者接受系统治疗对其恶性肿瘤风险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目的:银屑病的纵向评估和登记(PSOLAR)是一个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光明下的肿瘤帮凶:夜间光照暴露增加患乳腺癌风险?

随着科技和生活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霓虹灯下的“不夜城”。可你是否会想到光照竟是恶性肿瘤的无形帮凶?可见光,顾名思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故而并不包括X光或其他损伤皮肤的紫外线。传统意义上,有害物质是剂量相关的:少而致伤,多可致毒。而可见光暴露的毒性无疑挑战着我们对于有毒物质的传统定义。可见光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极其依赖于暴露的发生时间、而非所有的累积时间长度。百万年来,人类已经进化形

Radiology:2014年肝脏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的诊断价值:鉴别肝细胞肝癌和其他肝脏恶性肿瘤

本研究旨在有肝细胞肝癌(HCC)风险患者中评价肝脏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2014版在鉴别HCC和非HCC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和观察者间一致性,并将结果发表在Radiology上。

未确定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解读

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结合国际学术界指南的更新、中国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等最新进展,相应制定、更新了我国“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后文简称IFD 指南)。现对我国新修订版指南中关于未确定IFD 的概念、影像学诊断和诊断驱动治疗策略的内在逻辑和临床意义进行解读。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五次修订版)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感染性疾病。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感染性疾病协作组(EORTC-ID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标准、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指南 及欧洲白血病抗感染委员会(ECIL)等指南 ,对我国2013 年版侵袭

CLIN CHEM:通过新型DNA环状连接测定(LOLA)检测血液恶性肿瘤中的染色体易位

疾病相关染色体易位在各种肿瘤中非常常见,特别是淋巴瘤和白血病中。由于分布在大片的区域上的染色体断裂点,因此在DNA水平上的易位检测通常较为复杂。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基于连接的测定法[循环连接测定(LOLA)]来检测具有多个广泛间隔的断点热点的疾病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