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收下这份医疗健康产业年度图谱

2019-01-01 量宝 健康界

2018年医疗健康产业的这些事儿。

2018年已经过去了。

北中国深深寒意,南中国飘洒大雪。“朋友圈里,连广州人都在叫冷。”

无论2018年是否最近十年最糟的一年,2019年是否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我们都已站在了新岁之交的当口。

医健领域是有情怀有故事的行业,医健企业家们是大健康时代的弄潮儿,更好的医疗服务,亟待产业创变价值。

集科学、人文、商业为一体,除了医健领域还有哪个行业兼具如此魅力和价值?透视医健产业变革,展现健康商业全景,我们身在其中。

盘点旧岁,展望新年。致敬时代,幸未旁观。

并没有药神,但抗癌药真的便宜了

今年7月《我不是药神》引爆了大屏幕,好故事好电影走红的背后是公众对于医疗健康需求的感同身受。

药神没有出现,但2018年国内抗癌药真的便宜了。

早在今年5月,中国实施抗癌药等药品“零关税”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9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又下发通知,明确将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厂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

此次谈判成功药品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56.7%,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幅度达36%。

12月,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价平均降幅达52%。这些药品中就包含了吉非替尼片、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等抗癌药。

明天,2019年1月1日,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是期盼已久的日子——多达50余种抗癌药原料将实现零关税。

原料上涨正是药价居高不下的重要推手之一。此次降价有望推动抗癌药集体降价,为患者进一步减轻负担。

社会办医迎来历史性机遇

社会资本办医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医疗保障局的成立提供了合理规范的支付体系,人口老龄化提供了充满想象的市场机会。

同时,根据国务院要求,2018年底,全国超2000家国企医院将以移交、改制或集中管理的方式,迎来新生。这样的变局无论是整个医疗系统、相关医务人员,还是广大患者都是深远影响。

作为建国以来最大体量的国有医疗资源放诸市场,企业医院改制给医疗集团带来机会。

这一轮重组之后,完成阶段性历史使命的企业医院必将以全新身份和姿态,作为医疗供给侧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融入医疗健康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众多国有资本医疗集团将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中承担重要的历史使命,并实现自我飞跃。

截至2018年,华润医疗、复星医药、恒康医疗、北大医疗、新里程医院集团等八家万床级别医疗集团涌现,中国医疗市场的潜力让人叹为观止。

互联网医疗冰火两重天

互联网医疗在“至暗时刻”进入2018年,而数月后的“政策大开闸”,将2018年互联网医疗的带入火热时代。

早在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就点赞“互联网+医疗”;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医疗、养老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进程;4月1日,总理又在上海华山医院盛赞互联网远程医疗。

沉寂两年的互联网医疗,似乎看到新的曙光。

4月28日,市场迎来重磅政策利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明确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随后,平安好医生打响互联网医疗上市第一枪,挂牌香港联交所。紧接着,微医集团也宣布完成5亿美元Pre-IPO融资,估计高达55亿美元。

监管政策逐渐明朗,互联网医疗也迎来全新开端。

医药新零售,谁能解忧

“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2016年10月马云第一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后,迅速席卷互联网各个角落,各行各业纷纷贴上“新零售+”的标签,医药行业也不例外。

医药新零售“新”在哪?基于互联网技术,融合医院、药房、诊所、仓储、流通、患者等各个环节,最终赋能终端的服务闭环。

医药新零售领域代表性企业——阿里健康在其2019财年上半年业绩公告中七次提及新零售,并表示正“持续深入探索医药新零售的发展路径”。

无论是医药企业,还是跨界医药行业的互联网企业,都在进行医药新零售探索。

医药分开,处方外流或可破题

处方外流一直是政策鼓励并要求的,也是医药分开的破解途径之一。

政策早就明确规定门诊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在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购药,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而医院的药占比控制,也一直是处方外流的推动力。

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禁止药房托管,也会进一步加快处方外流的速度。在两部委11月26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公立医院不得承包、出租药房,不得向盈利性企业托管药房。

在零差价下,禁止托管,医院对药品的盈利需求有所下降,“4+7带量采购”尘埃落定,也利于处方外流减少来自医院和医生的阻力。

多方合力、多方推动,处方外流的渠道,已经非常清晰和顺畅。

IPO过会率68%、香港成最热市场

今年依旧是生物医药企业踊跃上市的一年。

药明康德和迈瑞医疗是年度最受瞩目的IPO。

2018年A股市场共有25家医药公司接受IPO审核,8家未通过,过会率68%。与此同时,2018年共有32家医药公司发布招股书,其中16家未审核。

港交所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也开启了上市之门。据GBI SOURCE数据库统计,2018年医药行业十大IPO项目中有6起在港交所,A股和纳斯达克分别各占2席。无疑,港交所成为"香饽饽"。

扎堆赴港上市之下,医药企业也面临着破发。

疫苗之殇及其他

2018年,同样是黑天鹅事件频出的一年。

疫苗行业再一次爆发举国震惊的假疫苗事件,长生生物就此万劫不复。长春长生被罚91亿元,启动强制退市,高俊芳等人终身禁入疫苗行业,吉林省副省长金育辉被免职,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李晋修被责令辞职,长春市市长刘长龙、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毕井泉引咎辞职。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则让全世界都感到意外。“基因编辑婴儿”一经披露,国内外学界一片谴责之声。始作俑者贺建奎以众所周知的原因入选Nature2018十大科学人物。

权健自然医学旗下的“抗癌”产品导致患癌女孩病情恶化身亡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权健背后的百亿抗癌帝国曝光于公众关注之下。

创业与投资 全年热度不减

2018年是医疗健康创业火热的一年,医疗AI、基因检测和生物创新药等成为备受关注的赛道。大额融资事件屡屡发生,尤其在上半年。

下半年受大环境影响,在融资困难的大势下,医疗健康投融资仍然保持着高度活跃。尽管号称融资难,但在医健领域,却仍然不断传来好消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41087, encodeId=1a921e41087f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9f12e726e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健康产业#</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7726, encryptionId=89f12e726ee, topicName=健康产业)],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6f0d34859827, createdName=12498e0fm89暂无昵称, createdTime=Thu Jun 13 13:11:00 CST 2019, time=2019-06-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褪去明星光环 李亚鹏畅聊与医疗和公益有关的那些事

北京嫣然儿童医院理事长李亚鹏坦言,名人做公益能起到带动作用,从而让更多有情怀的人参与进来。

中医框架下 健康产业大有可为

随着健康产业服务范围的扩大,健康旅游、健康资本、健康大数据、医养结合等逐步融入健康产业服务,而中医药在这些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可以古为今用,中为洋用。日前,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广东省中医院承办的“2017国家健康产业论坛”在海口召开,与会专家探讨了中医药在健康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优势。

盘点中国医疗 “独角兽” 或驶入IPO快车道

A股将采取哪些手段拥抱独角兽?哪些独角兽将驶入IPO快车道?本文将一一作答。

2018年,中国医改政策8大新风向!

“未来一段时间的改革,其实要是继续按照‘十八大’所确定的医改的战略部署,继续推进,还要按照‘十九大’的要求,结合新时代的一些新的形式、新的需求,丰富和完善医改的改革领域和重点任务。”

走顺上海社会办医路 闫东方一席话值得听

社会资本如何走顺上海办医路?不妨听听该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长的点拨

医生集团爆发式增长,但日子不好过

纵观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医疗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较为高速的增长。同时,医学的本源开始逐渐回归到以预防为主、保障健康。 这一过程中,新的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服务内容和服务边界不断扩展延伸,与健康相关的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之间出现产业融合、产业形态交织,将会为未来5到10年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