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脑血管“瘤”形似桑葚,会反复破裂出血还会不断长大

2019-10-11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健康号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ma)则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这些畸形血管紧密相贴,血管间没有或极少有实质组织。因此,该病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血管畸形,因而也常被称作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

说起肿瘤,尤其是生长在脑部的肿瘤,人们往往闻之色变。有一种脑部“肿瘤”,大家对其知之甚少,但其发病率却不低——这就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形似桑葚 并非真“肿瘤”

我们熟悉的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ma)则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这些畸形血管紧密相贴,血管间没有或极少有实质组织。因此,该病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血管畸形,因而也常被称作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

文献资料显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Cerebral Malformations,CCM)属脑血管畸形的一种,影像学检查资料统计数据表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在0.4%~0.8%,占脑血管畸形的10%~25%。也就是说,每200个人中,就可能有1人患上此病。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通常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脑实质内,又称为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较多见;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于凸面硬膜、前后颅窝底、小脑幕、硬脑膜静脉窦等处,发病率较低。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往往形似桑葚

顾名思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在影像学检查和手术过程中,看上去呈现为肿瘤样的团块,颜色为紫红色或褐色,表面往往像桑葚或爆米花,剖面呈海绵状或蜂窝状,质地有一定的弹性。

虽为“良性” 亦会致命

虽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血管病变,但它的危害却不容小视,容易反复破裂出血是其重要特征。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虽然不是真的肿瘤,但也会“长大”。它并不是像肿瘤一样由细胞分裂导致体积增大,而是由于畸形的薄壁血管容易反复破裂出血,而每次出血都有血块没有完全吸收,这就形成了新的纤维化组织,就象泥沙一样反复沉积,导致包绕畸形血管团的肿块越来越大。

海绵状血管瘤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统计显示,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癫痫(35.8%)、颅内出血(25.4%)、神经功能障碍(20.2%)和头痛(6.4%)等。无临床症状者占12.1%,还有的患者有一种以上的临床表现。有的海绵状血管瘤逐渐增大,产生占位效应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逐渐加重。[3]虽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因破裂大量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位于脑干、延髓等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随着其体积不断增大及反复出血,可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显微外科手术可“排险”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取决于存在的部位,大小和症状,主要包括保守、手术和放射治疗。一旦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如神经功能缺失、反复出血、难治性癫痫、病灶增大或有高颅内压者,应考虑选择手术治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73773, encodeId=a7b93e377312, content=学习了,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7c592194322, createdName=1209e435m98(暂无昵称), createdTime=Fri Oct 11 13:44:23 CST 2019, time=2019-10-1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9-10-11 1209e435m98(暂无昵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肿瘤免疫:撬动癌症治疗的“支点”

CAR-T和PD-1是目前免疫疗法中最成熟的两种,正在从科学问题走向产业化,目前已经有不少药物成功突破并获批上市。能否真正成为人类治疗癌症的新钥匙,值得期待。

类似肿瘤的颅内隐球菌感染1例

女,29岁,间歇性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1月。曾于当地医院查头颅CT考虑左侧额叶脑肿瘤伴卒中。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门诊拟“颅内占位”收入院。入院查体:颈项强直,双肺呼吸音清,布氏征阳性,T37.8℃,BP111/75mmHg。

ESMO 2019|中国原研新抗原肿瘤疫苗新成果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是欧洲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会议,已成为转化研究、呈现实践变化数据和多学科讨论的卓越全球平台。ESMO 2019于2019年9月底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盛大召开,会议围绕肿瘤治疗举办系列高级别专题性论坛。会议期间,来自中国天津市北辰医院的2项原创性研究成果:新抗原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研究入选Poster Discussion,现场反响热烈。该研究也是迄今为止国

盘点:2019年度J Clin Oncol杂志汇总(十)

【盘点】2019年度J Clin Oncol杂志汇总(十)

又一个与肿瘤有关的诺奖,但漫漫抗癌路还需上下求索

近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细胞如何与氧气“互动”的研究,不仅解开了生命的本质,还与肿瘤治疗联系在一起。

胃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病史 患者男,30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不适,服用吗丁啉、健胃消食片治疗后好转,半月前上述症状突然加重,遂就诊于我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示:胃大弯侧胃壁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大小约1.6 cm×0.8 cm,向胃腔内隆起(图1),增强扫描时整体呈渐进性延迟中-重度强化,强化峰值位于延迟期(图2-4),诊断意见:胃大弯侧胃壁软组织肿块影,多考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