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下载指南 最新发布 最多下载
共查询到13条结果
3D打印模板引导放射性¹²⁵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共识 CN

为进一步规范3D打印模板引导放射性¹²⁵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经国内多位专家讨论后制定本共识,供临床参考。

2021 中国专家共识:复发性宫颈癌¹²⁵I粒子植入治疗 共识 EN

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方式有限,且这些患者的预后非常差。在手术或放疗后剂量增加或挽救治疗的情况下,粒子植入可能是复发性宫颈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实体肿瘤技术质量管理核医学专家共识(2019年版) 共识 CN

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各种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近年来核医学开展的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治疗量逐年增加,成为核素治疗的重要项目。为了推进及规范核医学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治疗

3D打印非共面坐标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专家共识 共识 EN

头颈部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0%,治疗以手术为主。局部晚期或无法手术切除时以放射治疗联合化疗为主。手术、放疗后局部、区域复发仍是主要失败原因,复发后挽救治疗目前尚无理想的方法;放射性粒子植人治疗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标准治疗手段之一。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疗是经直肠超声引导联合会阴部模板辅助,实现粒子在前列腺内空间合理分布,可确保粒子植入治疗与术前计划完全一致。 2002年中国学者将CT引导技术引入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 共识 EN

为了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放射性粒子肿瘤内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胰腺癌的方法首先应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疗效确切,随后国内学者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方式、引导方式、剂量计算、手术适应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取得众多的科研成果。目前国内各个医疗中心应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的治疗流程不尽相同,难以达到同质化,严重影响疗效。为使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胰腺癌患者获益最大化,中国医师协会放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7年版) 其他 EN

为规范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放射性125I粒子病房辐射防护管理规范专家共识 共识 EN

为了规范放射性125I粒子病房辐射的科学防护和标准化管理,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主任委员张福君教授发起,参考《GBZ178一2014:低能γ射线粒籽源植入治疗放射防护要求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组织临床、放射防护和护理等多个学科的专家起草制定《放射性125I粒子病房辐射防护管理标准专家共识》,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 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2017年版) 其他 EN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植入指征正确率反映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时严格掌握适应证的程度,是反映医疗机构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性指标之一。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流程与QC的专家共识 共识 EN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简称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属于近距离治疗范畴, 它具有靶区局部剂量高,周围正常组织剂量低的特点,同时粒子植入治疗需要在穿刺引导下进行,它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标准治疗手段之一。粒子植入治疗需要借助超声、CT、MRI 等影像引导和辅助导航引导系统来实现粒子在肿瘤靶体积内精准分布,确保术后与术前计划高度一致。如何实现粒子在靶体积内精准适形剂量分布,图像引导

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肿瘤专家共识 共识 EN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简称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已经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美国癌症学会、泌尿学会、临床肿瘤学会、放射肿瘤学会、近距离学会和NCCN指南均作为标准进行普及和推广。由于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疗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结合会阴部模板技术实现了前列腺内粒子空间精准三维分布,剂量高度适形,实现剂量提升,达到根治肿瘤目的。头颈、胸部、腹部和盆腔部位肿瘤由于受到骨结构、气体和器官运动影响,

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专家共识 共识 EN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简称粒子植入)肿瘤属于近距离范畴,它具有局部剂量高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的特点,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标准治疗手段之一。粒子植人借助超声、CT、MRI影像引导将放射性粒子送人到肿瘤靶区,因此,放射性粒子治疗兼具外科和介入治疗的特点。而粒子植入治疗的剂量学评估、危及器官剂量控制又隶属放射治疗范畴,因此,粒子治疗是跨学科、跨专业的技术。建立一支多学科合作团队,才有可能实现精准的

2016 NICE指南:血管重建术和植入治疗外周血管疾病导致的难治性勃起功能障碍 指南 其它

2016-02-01

暂无更新

1.建议:1.1目前的证据对于血管重建术和植入治疗外周血管疾病导致的难治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缺乏数量和质量。因此,这个手术只能用于研究阶段。 1.2未来的研究应提供病人选择的细节。有效的结局应包括手术成功(通过动脉造影和血流量测量来检测),验证勃起功能障碍的评分系统和治疗效果的持续时间。应报告所有并发症。

共13条页码: 1/1页15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