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org Med Chem:羟氯喹抗SARS-CoV-2病毒,再现曙光!
自 2019 年底以来,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 2(SARS-CoV-2)的爆发已演变为全球大流行。迫切需要有效且低毒的抗病毒药物来弥补瑞德西韦的局限性。
肝豆状核变性:症状与体征、病因、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由Wilson在1912年首先描述,故又称为威尔逊病(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
Gitelman综合征:症状体征、病因、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
Gitelman综合征又名家族性低钾低镁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于肾远曲小管重吸收钠离子和氯离子障碍导致的原发肾性失盐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钾、低氯性碱中毒、低血镁、低尿钙及正常
精氨酸酶缺乏症:症状体征、病因、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
精氨酸酶缺乏症(argininemia,Arginase deficiency)又称精氨酸血症(Hyperargininemi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病,患者血液、脑脊液中精氨酸明显升高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aHUS):症状与体征、病因、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typical haemolytic uraemic syndrome,aHUS),也称家族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familial hemolytic-uremic syn
口服降糖药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风险!磺脲类vs二甲双胍,二者谁更优?
在降低RA发生方面,双胍类药物的起效似乎比磺脲类药物更快,但磺酰脲类药物降低RA发生率的作用可能更长
第八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揭榜!童朝晖、徐兵河、郭卫、杜斌、赵扬玉、张罗等上榜
童朝晖等10人荣获第八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称号,栗光明等20人荣获第八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提名奖。
JCC:蚌医一附院胡建国教授在克罗恩病肠系膜病变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脂肪组织细胞外基质(ECM)重塑参与克罗恩病肠系膜病变的机制,并提出潜在治疗新靶点。
Nature BE:瘫痪的人可以重新行走吗?鲍哲南团队带来新突破
近期有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提供的新疗法可以止痛,减少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
全球猴痘病例超38000例,涉及93个国家,美国超过12000例
一、什么是猴痘?
Nature:年轻小鼠/人类的脑脊液可以恢复老年小鼠的少突胶质细胞增殖和记忆能力
年轻人类/小鼠的CSF可以逆转降低的认知功能,这种能力可能是通过OPCs中的Fgf17实现的。这项研究为逆转衰老带来了新的曙光。
Nature 发现:卵子源性成人糖尿病的表观遗传机制
这为认识和防控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提供新的科学视角。
CAR-T新突破:治疗获益所需细胞量减少5倍,这一蛋白功劳大 | Nature子刊
NT-17与靶向CD33的CAR-T疗法联用,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小鼠体内的研究也获得类似的效果。
延缓认知衰老!Nature揭示运动改善大脑认知的分子机制
研究结果阐明了运动改善大脑认知的潜在分子机制,为认知衰退性疾病提供了治疗思路。
2022 AABB临床实践指南:COVID-19恢复期血浆
COVID-19恢复期血浆(CCP)已经成为COVID-19的潜在治疗方法,AABB为促进CCP的适当使用指定了该指南,共提出了5条指导建议和1条良好实践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