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18
蔡三军教授:进展期直肠癌治疗的临床思考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计2016年美国将有39 220例新发直肠癌病例,连同结肠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1]。一项基于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的研究显示,T3/T4N0及TxN+的患者占TN可…
2019/2/18
Nature:抗癌效果或赶上PD-1抗体!科学家从人粪便中分离出11株菌株,不但抗癌效果惊人,且可大幅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效果在1月下旬的《自然》杂志上,来自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的Kenya Honda博士带领团队发表研究,他们找到了11株肠道微生物,能够增加CD8+T细胞的水平,增强由它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肿瘤进展的效果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持平,甚至更好!两者联合使用时,抗肿瘤效果更加…
2019/2/17
Cancer Res:建立免疫监视系统预防癌症发生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直至近年来以CTLA-4,PD-1通路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的成功,让免疫治疗在人类抗癌进程的春天里百花齐放,方兴未艾!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未来“治愈”癌症的希望。因为最强大的抗癌力量,不是来自药物,也不是手术或者放疗,而是我们自身强大…
2019/2/16
Menopause:持续潮热可增加女性乳腺癌风险潮热是女性围绝经期所面临的重要困扰,其到底对于女性健康有着哪些严重危害?近期,一项有关女性健康倡议(WHI)最新分析结果发现,持续潮热可增加绝经后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但并不增加其乳腺癌死亡风险。
2019/2/16
Lancet Oncol:张力、沈琳教授等在Lancet子刊刊文,我国抗癌药物研发是喜是忧?2018年1月,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领衔,中国肿瘤学I期临床试验联盟对中国大陆2017年肿瘤学领域的I期临床试验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撰写了《中国肿瘤学I期临床试验年度报告》。
2019/2/16
Immunity:发现改善化学治疗抗肿瘤效果新机制肿瘤是一种基因病,但并非是遗传的。它是指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全身免疫抑制极大地影响化学治疗抗肿瘤作用。2019年2月12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蔡志坚&王建莉组成的团队在Immunity上发表了…
2019/2/16
NEJM:类器官研究更具现实与临床意义2019年2月7日,医学顶级期刊NEJM(IF=79)在线发表了题为“Organoids — Preclinical Models of Human Disease”的文章,该文章揭示:类器官研究比传统的二维培养更具优势,由于它们可以更接近正常机体的细胞组成和行为,因此更具与现实与临床意义!
2019/2/16
JCO: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治疗诱导的更年期症状的疗效最近,在患有治疗引起的更年期症状的乳腺癌幸存者中,研究人员评估了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疗法(iCBT),无论是否有治疗师支持,对潮热和盗汗(HF / NS),更年期症状的总体水平(主要结果),睡眠质量,HF / NS频率,性功能,心理困扰和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2/15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可降低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在线发表于《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杂志上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癌症特异性风险降低相关,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降低。
2019/2/14
Nat Commun:开发靶向FZD/SMO抗癌药物新思路!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已经被证明是原癌基因信号的关键调控者,而GPCRs则是很好的药物靶点。但有研究证实F类GPCRs(FZD/ SMO)具有结构保守性,其在受体激活后的结构变化始终难以盖棺定论,导致靶向FZD/ SMO的抗癌药物研…
2019/2/14
Cancer Immunol Res:肺癌免疫治疗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近年来,以PD-1/PD-L1为靶点的免疫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成为继化疗、靶向治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后另一重要的标准治疗策略。然而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有效率并不高,在总体晚期NSCLC人群中仅为20%左右。尽管生物标志物…
2019/2/14
Nature:科学家首次对人体免疫系统进行全面测序!解码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B淋巴细胞是抗体免疫应答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其免疫活化进程在其质膜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识别外来病原体抗原后快速启动。BCR在同一机体内多样性高达10^9~10^12,构成容量巨大的BCR库,对其进行测序似乎是一项“不可…
2019/2/14
Cell Rep:研究发现影响组织炎症癌症转变及免疫治疗响应的免疫细胞和分泌因子2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细胞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隶属的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韩敬东研究组的论文“Immune cell types and secreted factors contributing tissue inflammation-to-ca…
2019/2/14
Nature:揭示RNA m6A修饰调控抗肿瘤免疫机制免疫治疗是对抗肿瘤的前沿阵地,其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引发针对肿瘤抗原的自发性T细胞反应。许多病人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识别肿瘤抗原,难以引发持续性的T细胞应答并清除肿瘤。研究免疫系统识别肿瘤抗原的分子机制有望发现新型药物靶点,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颅内病变的定性诊断是选择治疗的先决条件,而定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也是最直接、最终…
2018年英国HIV携带者结核病的管理指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临床医生在管理结核和HIV双重感染患者时提供指导…
2019年1月,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ESPEN)发布了肝病临床营养指南,该指南的主要目的是将现有的证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