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那些可以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2019-08-04 联合医生集团 健康号

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类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除给予必要的对症和支持治疗外,抗菌药物是必须的治疗药物。

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类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除给予必要的对症和支持治疗外,抗菌药物是必须的治疗药物。

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许多抗菌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或通过得不多,在脑脊液和脑组织中达不到有效治疗浓度,因此治疗上抗菌药物的选择尤为重要。

影响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因素及抗菌药物分类

影响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因素有多种,一般来说对于脂溶性高、分子量比较小、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的药物、游离的药物其血脑屏障通透率一般较高。

大多数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浓度明显低于血清中的浓度。根据血脑屏障对不同药物的通透性不同,可以将抗菌药物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无论脑膜是否有炎症均易透过血脑屏障,这一类药一般均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如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氯霉素以及利福平等。

第二类,脑膜炎症时,药物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增加并产生明显的抗菌效果,这一类抗菌药的种类较多,如青霉素类、头孢呋辛、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以及糖肽类抗菌药物等。

第三类,即使脑膜发生炎症时,药物仍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或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如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 (除头孢呋辛)、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多数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及抗菌药物选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

1. 药敏试验及经验治疗

给予抗菌药物前必须进行脑脊液涂片、脑脊液培养以及血培养,培养获阳性结果后做药敏试验。

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在获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后,根据经验治疗疗效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2. 抗菌药物选择

选用杀菌剂、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宜选上述分类中第一、二类药物,因其在脑脊液中药物浓度高,对相应病原体可达到有效杀灭作用。

备注:氯霉素属抑菌剂,因脂溶性强,脑膜渗透性好,可用于对本药呈高度敏感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球菌等,但较易发生耐药。

炎症时碳青霉烯类的血脑屏障通透率较好,其中美罗培南颅内浓度高,临床常用。亚胺培南因存在着诱发癫痫的风险,特别是合并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药物如丙戊酸钠的情况下,这使得其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受到限制。

3. 给药方案的制订

重症患者、病原菌尚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采取联合抗感染治疗,一般用最大治疗剂量静脉给药。根据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特点制定给药方案。

尽量避免鞘内给药,鞘内给药常因药物过量而导致惊厥、昏迷等不良反应。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脑膜有炎症时仍达不到有效浓度,也可鞘内给药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和铜绿假单胞菌脑膜炎等)。

4. 注意治疗疗程

疗程因不同病原菌而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疗程一般为 5~7d;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在体温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 10~14 d;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疗程至少 4 周;继发于心内膜炎的链球菌属和肠球菌属脑膜炎疗程需 4~6 周;结核性脑膜炎为 1.5~2 年。

小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除需要考虑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作用外,还应根据感染的类型和病原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以获取理想的疗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262350, encodeId=502c12623506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f3c89946d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脑屏障#</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9946, encryptionId=ff3c89946de, topicName=血脑屏障)],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68b666, createdName=zhangying8788, createdTime=Tue Aug 06 00:49:00 CST 2019, time=2019-08-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Sci Adv:科学家开发出制造人类血脑屏障的“新配方”

血脑屏障是大脑的“看门人”,其是一种几乎无法穿透的细胞屏障,其能够使得毒素和其它制剂进入到血液而无法进入大脑,从而无法对大脑产生损伤作用。作为重要的解剖结构,血脑屏障是大脑首个最全面的的防线,其除了能保护大脑外,还会帮助有效预防一些疾病,阻断多种小型药物分子对大脑产生的一系列神经性影响,比如中风、创伤及癌症等。

ACS Nano:铁蛋白穿越血脑屏障并靶向治疗恶性脑瘤研究获进展

近日,ACS Nano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课题组合作完成的铁蛋白穿越血脑屏障并靶向治疗恶性脑瘤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研究首次发现铁蛋白可以穿越血脑屏障,并可作为药物载体,实现对原位恶性脑胶质瘤的靶向和有效治疗。这是课题组继发现铁蛋白的肿瘤靶向性,并将其应用于肿瘤的体外诊断(Nature Nanotechnology,2012)、体内治疗(P

Nature Commun:研究人员实现安全开关血脑屏障

《自然—通讯》近日发表的一项一期临床试验,用无创、可逆的方式打开了5名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血脑屏障。结果显示,操作流程很安全,但对聚焦超声改善阿尔茨海默氏症临床症状的功效尚无定论。

Cell Stem Cell:人类自身干细胞作的血脑屏障芯片

位于洛杉矶的Ben Gurion大学(BGU)和Cedars Sinai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首次复制了患者的血脑屏障(BBB),创造了用干细胞制作的人类BBB芯片,这是一项可用于开发个性化药物和研究大脑疾病的新技术。

Nat Commun:大肠杆菌穿越血脑屏障“钥匙”找到 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近日,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细胞生物学教研室陈誉华团队的研究成果,其研究首次揭示了新生儿大肠杆菌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并导致细菌性脑膜炎的机制。大肠杆菌穿越血脑屏障“钥匙”找到 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PNAS:血脑屏障如何“挤出”药物

血脑屏障可保护大脑免受各种潜在毒性化合物的侵害。屏障功能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和这些细胞的顶膜上的活性外排转运蛋白(包括P-糖蛋白(Pgp))的高表达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