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专题:当“晕”遇上了脑血管病

2023-02-05 全科学苑 全科学苑 发表于安徽省

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疾病如老年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均可导致眩晕。虽然脑血管病可以导致眩晕,但眩晕未必都是脑血管病所致。

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疾病如老年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均可导致眩晕。虽然脑血管病可以导致眩晕,但眩晕未必都是脑血管病所致。基层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眩晕患者,当“晕”遇上脑血管病时,早期识别脑血管病所导致的眩晕,对患者的预后及康复意义重大。为此,全科学苑针对“眩晕与脑血管病”的相关问题,对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屈晓霞教授进行了系列专访。本期为该系列专访的第二集,屈教授针对眩晕的病因及临床诊疗流程等问题做出分享。(点击此处查看第一集)

导致眩晕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屈晓霞教授:在临床门诊上,周围性眩晕的患者占所有眩晕患者的30%~50%,最常见的病因是化脓性或中毒性迷路炎,耳部带状疱疹或由其引发的前庭神经炎,位置性眩晕如耳石症、美尼尔氏综合征等,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引起的药物中毒,重金属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以及脑外伤等。

中枢性眩晕占临床眩晕患者的20%~30%,其病因有脑干、颞叶肿瘤,脑血管病,脑部炎症病变如脱髓鞘病,颞叶癫痫,颅底凹陷症,脑干外伤等。

心理性疾病所致的眩晕约占15%~50%,病因有焦虑、抑郁、心因性反应及精神疾病等。

其他全身性疾病约占5%~30%,主要有心脏疾患、肺部功能不全、贫血、颈椎病等。

临床上大约有15%~25%的眩晕患者病因不明。需注意的是,病因不明并不意味着没有病因,是由于目前对疾病的认识或检测手段有限,或患者处于疾病初期临床表现不充分,而导致医生暂时未能发现病因。对于此类患者需重点关注,弄清楚具体病因,警惕该患者的眩晕是某些危险疾病的早期表现。

针对“晕”的问诊应包括哪些内容?基层医生对眩晕的诊断应遵循什么流程?

屈晓霞教授:随着对眩晕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临床检测手段也越来越多,常见的有磁共振、脑部CT、眼震电图、耳蜗检查等,但部分基层医生难以接触到这些检查设备。即使没有这些检查设备,基层医生同样有办法对眩晕做出分析判断。

虽然眩晕症状和病因非常复杂,但70%以上可以通过精确完整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明确诊断,这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

01

针对眩晕/头晕精确完整的病史采集,即还原发病场景

医生需要先明确患者是眩晕/头晕,如患者主诉为头晕,不敢睁眼,周围物体旋转感,或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接下来的问诊需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起病方式:患者是突然发病或是缓慢加重。

(2)诱发因素:出现眩晕时患者是否有情绪激动、突然改变体位等情况,即需问清什么情况诱发患者眩晕,这对明确疾病性质有很大帮助。

(3)头晕发作的性质:是感觉自身旋转晃动,还是周围物体旋转、移动,或是姿势不稳等。

(4)发作频率:询问患者眩晕发作次数,是晕得越来越频繁,还是越来越少。

(5)眩晕程度:询问患者出现眩晕时是否可以忍受,判断眩晕程度。

(6)持续时间:询问患者眩晕时持续数秒钟即恢复,或是持续数分钟、数天,甚至数月。

(7)伴随症状:询问患者及家属除“晕”的症状外,是否伴有耳鸣、复视、言语不利、走路不稳、肢体力弱、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

(8)缓解因素:询问患者有没有哪些因素可缓解眩晕,如:休息、变换体位、是否有服用药物及服药后是否缓解。

(9)既往史: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过类似情况,比如患者说经常突发眩晕,但数秒钟后戏剧性好转,没有高血压及其他基础疾病史,此时高度怀疑为癫痫;若患者主诉为卧床翻身到某一侧时眩晕,翻到另一侧则不晕,此时考虑为耳石症。

(10)基础病史及不良嗜好(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慢阻肺、贫血、癫痫、肿瘤、酗酒、吸毒等)。

02

详细准确的体格检查

基层医生需掌握过硬的体格检查本领,临床接诊到眩晕患者,要做三方面的查体。

一是常规查体。首先应观察患者神志情况,其次检查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数据需要在检查过程中就进行分析,如一定要检查患者双侧上肢血压,查看脉压差;检查心率时若出现心动过速、房颤等,需要明确是否与眩晕有关。听诊除了听患者心脏,还要听锁骨上及颈部动脉是否有血管杂音。这些都是常规的全身体格检查内容。

二是神经系统查体。如果时间及其他条件允许,还应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比如检查瞳孔是否等大及对光反应情况,患者是否有眼震,眼球运动是否受限,患者伸舌、示齿是否偏移等颅神经情况,还可查看肌张力、肌力、生理反射、病理反射等体征。

三是与前庭功能相关的查体。眩晕要做的前庭功能检查中,部分检查需要设备。无需检查设备又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有昂白氏试验:在周围有人保护的情况下嘱患者站立,闭目,双手平举,如患者闭目难立则为昂白氏征阳性。前庭功能检查中有一项为冰水灌耳,由于基层医院接诊患者时无法判断其鼓膜是否有穿孔等情况,因此不建议基层医生选择此项检查。

03

简单的门诊分析诊断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检查,医生对患者的疾病可有基本定位,在定位基础上又可为疾病定性。比如通过检查,发现患者有交叉的痛温觉感觉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粗大的眼震,可考虑患者为脑干病变;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此次是突然的眩晕发作,且症状一直持续,可考虑为后循环缺血发作,也就是脑梗死,这就预示需紧急处理。此时,对疾病的定位是脑干,定性为脑血管病,诊断自然就出来了。

如果眩晕患者同样有高血压病史,有动脉硬化,但检查发现其眩晕与头位密切相关,通过神经系统体征检查发现患者无肢体功能障碍,这种情况下考虑为耳石症。此时,如果基层医生会耳石症的手法复位,可在基层对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在基层医院就能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此时,疾病定位为周围性眩晕,定性为良性,即良性位置性眩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roke:轻度缺血性中风患者需要重视么?这些特征请牢记!

据报道,三分之一的轻度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系统恶化,主要是由于存在相关的颅内闭塞。

JAHA:脑微出血或脑出血卒中患者脉压升高与复发性出血性卒中风险的关系

在脑微出血或脑出血的卒中患者中,长期升高的PP和较高的收缩压会增加随后发生出血性卒中的风险。

椎动脉压迫延髓锥体交叉致四肢轻瘫1例

椎动脉延髓压迫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其发生与椎动脉迂曲、扩张等导致延髓受压直接相关,根据压迫部位的不同,该病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甘露醇在颅内压增高时怎么用?这6点必看!

甘露醇是治疗颅内压(ICP)增高最常用药物,神经科医生对其并不陌生。但由于临床中ICP增高的病理生理机制各不相同,以及甘露醇的广泛应用,导致甘露醇不规范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冠心病合并脑微出血,“缺血+出血”,抗栓策略如何制定?

一句话提示:出血风险的增加是否抵消或超过抗栓治疗的获益,需要进行量化评价。

临床笔记:脑血管疾病:脑梗死

临床笔记 | 脑血管疾病: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