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A: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存在脱细胞粘蛋白池的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好

2023-03-16 xuyihan MedSci原创 发表于江苏省

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30~69岁占绝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中晚期病人常见的症状有腹痛及消化道激惹症状,腹部肿块,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

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15–30%的局部晚期直肠癌 (LARC) 患者在化放疗 (CRT) 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可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 (pCR),这与更好的长期生存结果相关。然而,7.7-12.8% 的 pCR 患者在手术后仍然发生复发和转移。因此,寻找改善pCR患者预后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尚不清楚哪些pCR患者亚组应该接受ACT治疗。基于国家癌症数据库的几项研究表明,辅助化疗 (ACT)可以提高LARC pCR亚组的总生存期(OS),例如基线时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在之前的研究中,CRT 治疗后切除的直肠癌标本中有19.0-42.4%存在无细胞粘蛋白池。脱细胞粘蛋白池是残留肿瘤还是治疗反应一直存在争议。一些研究人员观察到,无细胞粘蛋白池的存在与较差的结果有关,他们的研究表明,无细胞粘蛋白池的存在可能意味着肿瘤更具侵袭性。本项研究旨在探究分析 pCR患者中脱细胞粘蛋白池的预后作用,并确定 ACT 是否与具有脱细胞粘蛋白池的 pCR 患者的生存结果相关。

 

 

 

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1年至2019年280例CRT和手术后达到pCR的LARC患者。主要观察结果指标包括5年无病生存率 (DFS) 和5年总生存率。对具有脱细胞粘蛋白池的 pCR 患者是否接受 ACT 进行了亚组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共有74/280 (26.4%) 名患者被鉴定为具有无细胞粘蛋白池。38/280 (13.6%) 患者发生疾病复发,在无细胞粘蛋白池患者亚组中,15/74 (20.3%) 患者发生远处转移。脱细胞粘蛋白池的存在与更差的DFS相关(79.7%对88.8%,P= 0.037)。在有脱细胞粘蛋白池的pCR患者中,9/25 (36.0%) 的非ACT患者发生复发,ACT有利于改善DFS(风险比:0.245;95% 置信区间:0.084–0.719;P= 0.010)。

 

 

 

本项研究证实无细胞粘蛋白池的存在可能代表侵袭性肿瘤生物学的标志,这表明预后不良。ACT可改善无细胞粘蛋白池患者的预后时,应考虑ACT治疗。

 

 

 

原始出处:

Chen M, Zhang J, Hou Y,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acellular mucin pool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 2023;16. doi:10.1177/1756284822111787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如何避免结直肠癌的发生?

结直肠癌是一种与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癌症,当然不止是结直肠癌,所有恶性肿瘤的发生,都是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

European Radiology:如何早期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热消融后的早期复发?放射组学有话说!

CEUS能够以实时的方式连续判别肝脏肿瘤的三个阶段,还可以通过动态观察捕捉血液灌注的特点和肿瘤的侵袭能力。

Gut: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发现YTHDF1可增强结直肠癌的抗肿瘤免疫并增强抗PD-1的疗效

该研究表明YTHDF1在CRC中的表达通过激活m6A-p65-CXCL1轴招募免疫抑制MDSCs抑制T细胞,从而促进CRC的发生。靶向YTHDF1 +抗PD1治疗显示出对CRC的抗肿瘤疗效。

Immunity:石榴的代谢产物可增强抗癌能力,即将开展临床试验

在我国,结直肠癌年发病人数仅次于肝癌,2020年新增56万结直肠癌患者。更重要的是,近30年来,5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

Cancer Res:中山大学方乐堃/李孟鸿/兰平合作揭示CSN6介导核苷酸代谢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化疗耐药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杂交CSN6条件性敲除小鼠,发现CSN6的缺失阻碍了嘌呤和嘧啶的合成。进一步通过稳定同位素示踪试验以确认CSN6诱导核苷酸从头合成,发现其潜在机制涉及PHGDH的激活。

STTT:新型的治疗黑素瘤/结直肠癌的潜在先导化合物

该研究为黑色素瘤和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先导化合物,但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