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二阳高峰将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如何评估与管理?

2023-05-23 网络 网络 发表于上海

近日,新冠“二阳”再次成为热门话题,频繁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近日,新冠“二阳”再次成为热门话题,频繁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此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曾推断,第二波感染高峰将出现在2023年5月至6月之间,第二波疫情中感染者的比例将为25%-50%。
                                            
如今,5月已过半,明显可见身边及社交平台上关于“二阳”的人越来越多。近期,不少人在网上晒出显示阳性的抗原,称“二阳”后仍出现鼻塞、咳嗽、味觉消失等情况,但比第一次症状要轻。
 
新冠病毒感染是一种会影响多种组织和多种器官的疾病,感染后的患者不仅出现心肌炎、肺栓塞、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头痛、头晕、嗅觉味觉减退、癫痫发作、反应迟钝、淡漠不语,精神行为异常、肢体麻木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

如何正确识别、评估和管理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对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相关科室医生而言充满挑战。为此我国多位专家共同讨论,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
,一起来看看吧~
 

01 哪些新冠病毒感染人群需要接受神经系统专科评估?

 


推荐对与新冠病毒感染同时或者感染后6周之内出现的脑病、脑血管病、脑/脊髓炎[包括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急性坏死性脑炎(ANE)/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急性横断性脊髓炎以及其他不能分类的脑/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表现的患者进行神经系统专科评估(强推荐)。

推荐说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多发生于感染后1~3周,但亦有副感染性并发症与感染同时起病,感染后免疫介导并发症发生于起病6周以内。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1)脑病:谵妄、激越、抽搐、嗜睡和意识水平下降;

(2)脑血管病:突发的肢体无力、感觉障碍、复视、眩晕、构音障碍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3)脑/脊髓炎: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癫间发作、认知损害、肢体无力、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痛性痉挛或便尿障碍等;

(4)吉兰-巴雷综合征:对称性四肢运动和(或)感觉障碍,可累及脑神经和自主神经。

对于在新冠病毒感染同时或感染后6周内出现相应疾病表现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需进行神经科专科评估。

02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推荐接受哪些神经系统评估项目?


1. 对疑似脑病、脑/脊髓炎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首先明确是否有其他明确系统性病因所致的脑病。完善各项检查:

(1)生命体征监测;
(2)血糖、血常规、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浆D-二聚体、血氨、甲状腺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测;
(3)如有心脏疾病线索,需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
(4)如有呼吸系统疾病表现,需完善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表1)。
图片
无其他明确系统性病因的脑病、脑/脊髓炎患者,完善以下各项检查(强推荐):
(1)影像学检查:头颅CT、脑/脊髓/视神经MRI平扫+钆增强扫描。
(2)实验室检查:①脑脊液常规、生化,寡克隆区带、IgG合成率,血/脑脊液细胞因子;②对于符合自身免疫性脑炎表现者,完善血及脑脊液抗神经细胞抗体检查;③符合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和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MOG-IgG)相关疾病(MOGAD)表现患者可行血及脑脊液中抗水通道蛋白-4(AQP-4)、MOG、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检查。
(3)电生理检查:脑功能受累者完善脑电图检查,脊髓受累者完善视觉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
(4)病原学检查:脑脊液涂片+培养,可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可完善脑脊液新冠病毒核酸、二代测序检查。
2. 对于疑似脑血管病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1)完善头颅CT、脑MRI(包括DWI序列)、脑血管(CTA/MRA)检查、危险因素及病因评估(强推荐);
(2)疑似脑静脉血栓患者,完善凝血功能、血浆D-二聚体、MRV/DSA检查(强推荐)。
3. 对于疑似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完善神经电生理(包括运动神经传导、感觉神经传导及F波),脑脊液常规,生化,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查(强推荐)。
 

03 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急性脑卒中患者,是否行再灌注(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治疗?

1. 对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的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推荐行静脉溶栓治疗(强推荐)。
2. 对符合动脉取栓适应证的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推荐行动脉取栓治疗,但应仔细评估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全身情况(强推荐)。

04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的适应证?


1. 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对非心源性栓塞的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推荐启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预防脑卒中复发;对心源性栓塞或有其他抗凝适应证的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选择启动抗凝治疗(强推荐)。

2. 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颅内静脉血栓患者

推荐进行抗凝治疗(强推荐)。

3. 对既往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的其他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

推荐继续使用此类药物(强推荐)。

4. 对脑卒中以外的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

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治疗,除非有其他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适应证(强推荐)。

05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全身性激素治疗的使用推荐?


1. 对继发于严重的全身炎性反应或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病、脑/脊髓炎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在兼顾全身疾病的基础上推荐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强推荐)。

推荐说明:推荐对继发于严重的全身炎性反应或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病、脑/脊髓炎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兼顾全身疾病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儿童20~30 mg·kg-1·d-1,成人1000 mg·d-1,疗程3~5 d,后续根据病情调整),参考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相关建议。

2. 对继发于其他明确系统性病因的新冠病毒感染相关脑病患者

不推荐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若有新冠病毒感染激素治疗适应证,推荐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强推荐)。
  
3. 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
不推荐大剂量激素治疗(强推荐)。

06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IVIG治疗推荐?


1. 对继发于严重的全身炎性反应或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病、脑/脊髓炎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推荐使用IVIG治疗(强推荐)。

推荐说明:病例系列研究显示,IVIG治疗继发于严重的全身炎性反应或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病、脑/脊髓炎(包括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急性坏死性脑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急性横断性脊髓炎以及其他不能分类的脑/脊髓炎)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能改善预后。同时,小样本Ⅰ/Ⅱ期随机对照单盲试验显示,对重症、危重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的IVIG降低了疾病进展的风险、增加了生存机会。因此,对继发于严重的全身炎性反应或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病、脑/脊髓炎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推荐使用IVIG(0.4 g·kg-1·d-1,×5 d)治疗(强推荐)。

2. 对继发于其他明确系统性病因的新冠病毒感染相关脑病患者

不推荐常规使用IVIG治疗(强推荐)。

推荐说明:对继发于其他明确系统性病因的新冠病毒感染相关脑病患者,应积极处理原发疾病,不推荐常规使用IVIG治疗。

3. 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

推荐使用IVIG治疗(强推荐)。

推荐说明:病例系列研究显示,IVIG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能改善预后。且IVIG为非新冠病毒感染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一线治疗方案。因此,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推荐使用IVIG(0.4 g·kg-1·d-1,×5 d)治疗。

07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血浆置换治疗推荐?


1. 对继发于严重的全身炎性反应或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病、脑/脊髓炎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推荐使用血浆置换治疗(弱推荐)。

2. 对继发于其他明确系统性病因的新冠病毒感染相关脑病患者

不推荐血浆置换治疗(强推荐)。

推荐说明:对继发于其他明确系统性病因的新冠病毒感染相关脑病患者,应积极处理原发疾病,不推荐血浆置换治疗。

3. 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

推荐使用血浆置换治疗(强推荐)。

08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IL-6抑制剂治疗的使用推荐?


对继发于严重的全身炎性反应或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病、脑/脊髓炎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推荐使用IL-6抑制剂作为二线治疗方案(弱推荐)。

09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如何选择抗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


1. 对具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无抗病毒药物使用禁忌证时,可予抗病毒治疗。建议关注与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实施个体化药物选择,避免不同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的发生(强推荐)。

2. 对考虑为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生的免疫介导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

若其发病时新冠病毒感染本身已无使用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指征,不推荐常规使用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强推荐)。

文献来源: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23.31(2):121-13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咳嗽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急性期的常见症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持续性咳嗽(亚急性咳嗽甚至慢性咳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PLoS One:用抗刺突蛋白测定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水平: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是否存在一个特定的保护阈值?

对新冠肺炎病毒的保护被认为取决于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的存在,以及免疫系统其他成分如T细胞的功能。

Clin Infect Dis:Paxlovid在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疾病和高危患者死亡率方面的有效性

Paxlovid是辉瑞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口服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COVID-19,连续服用5天,用于轻至中度疾病患者。

《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第一版)》发布

总结老年人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特点,并就老年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等提出相关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频率的影响研究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发生后,我国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旨在切断COVID-19传播链。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印发(附解读)

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