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二级医院以上公立医院91.6%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2020-06-08 佚名 健康县域传媒

6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中,46.1%开展了预约诊疗,91.6%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6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中,46.1%开展了预约诊疗,91.6%开展临床路径管理,59.1%开展远程医疗服务,86.1%参与同级检查结果互认,93.9%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全国的重大疾病防控持续加强,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继续增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扎实推进,综合监督水平不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记者梳理发现,医疗卫生资源总量逐步增加,卫生人力构成进一步优化。《公报》显示,2019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07545个。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34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0751个。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80.7万张。医院中,公立医院床位占72.5%,民营医院床位占27.5%。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8年6.03张增加到2019年6.30张。

《公报》指出,2019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292.8万人,比上年增加62.8万人,增长5.1%。2019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77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18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61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6.41人。

卫生筹资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居民医疗卫生费用的个人负担相对减轻。《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65195.9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7428.5亿元,占26.7%;社会卫生支出29278.0亿元,占44.9%;个人卫生支出18489.5亿元,占28.4%。人均卫生总费用4656.7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6%。

医院病人医药费用。2019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290.8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6.1%,按可比价格上涨3.1%;人均住院费用9848.4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6.0%,按可比价格上涨3.0%。日均住院费用1079.1元。

2019年,医院次均门诊药费(118.1元)占40.6%,比上年(40.9%)下降0.3个百分点;医院人均住院药费(2710.5元)占27.5%,比上年(28.2%)下降0.7个百分点。

2019年各级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上涨4.8%(当年价格,下同),人均住院费用上涨2.7%,低于公立医院病人费用涨)。

根据初步推算结果显示,2019年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占比较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较2018年增长0.15个百分点。另外,201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从2018年55元提高至69元。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8年的77.0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8.3/10万下降到17.8/10万,婴儿死亡率从6.1‰下降到5.6‰。

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增加,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上升。2019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87.2亿人次,比上年增加4.1亿人次,增长4.9%。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6.2次,比2018年增加0.2次。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2.6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加1.2亿人次。

2019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26596万人,比上年增加1143万人,增长4.5%,年住院率为19.0%。公立医院入院人数17487万人,占医院总数的82.6%;民营医院3696万人,占医院总数的17.4%。

《公报》特别指出,2019年,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83.6%,其中:公立医院91.2%。与上年比较,医院病床使用率下降0.6个百分点,但是公立医院上升0.1个百分点。2019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1日,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比上年略有下降。2019年,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1人次和住院2.5床日,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幅度保持稳定,次均费用涨幅连续4年控制在4%以内。按可比价格计算,2019年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上涨2.7%和2.1%,涨幅较去年分别下降1.0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低于医院平均涨幅0.4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总数有所增加,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稳步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服务量达20.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1亿人次,增长5.7%,高于全国总诊疗量增长水平(4.1%),占全国门诊总量的23.3%,所占比重逐年提高,2019年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公报》显示,2019年,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达1.48张,2018年为1.43张;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达1.56人,2018年为1.49人。2019年底,全国53.3万个行政村共设61.6万个村卫生室,人员达144.6万人,与上年比较,村卫生室数减少0.6万个,人员总数有所减少。另外,全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0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数比上年增加2.7万人,增长4.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92789, encodeId=4b271492e898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050240087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二级医院#</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4008, encryptionId=a0502400873, topicName=二级医院)],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6b68964287, createdName=yangshch, createdTime=Wed Jun 10 11:23:41 CST 2020, time=2020-06-10,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如何提高临床路径病种出院人数?这家医院有高招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起到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控制医疗费用、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目的[1]。作为诊疗过程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工具之一,临床路径工作受到了各级医院管理者的重视[2]。2015年,卫计委《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至201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临床路径(2017年版)

中华医学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组织专家制(修)定了23个专业20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以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内分泌科有13个病种。以下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临床路径。

中国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技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在中国FFR应用比例很低,虽然有价格贵、缺少收费立项和医保覆盖、操作时间长等原因,还与两个因素有关:(1)功能学评估缺血的理念普及不足,常规根据造影等影像学评估;(2)没有全面掌握FFR如何在各种适应证进行评估、规范测量和常见问题处理方法。因此编写和推广FFR临床路径,让更多的临床医师可以掌握FFR在各种适应证中的测量方法,学会规范测量方法,获得准确数值,正确解读FFR数值,分析压力回撤曲线,处理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时至今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经过十余的发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过多个大型、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及临床注册研究证实,并逐渐扩大适应证向中低危患者过渡。我国自2010 年开始进行该领域实践,目前已经积累了1 000 余例TAVR 经验,随着新器械的研发上市,多家中心陆续参与,中国的TAVR 即将进

自体输血临床路径管理专家共识(2019)

对预存式自体输血、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及回收式自体输血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分别确定3种自体输血的适应证、采血方案、回输方案及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治要点,从而推动自体输血的规范开展,提高患者血液管理水平。

中国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为提高我国左心耳封堵术(LAAC)实战能力,介绍针对不同封堵器的治疗经验,并推进LAAC规范、安全、健康地开展,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制定了该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