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拾遗:胆囊壁增厚,不要忽略这个病

2022-09-28 华夏影像诊断中心 华夏影像诊断中心

胆囊腺肌瘤病女性多于男性,绝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右上腹痛,其中超过90%的患者并发胆囊结石。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为偶然发现。

胆囊腺肌瘤病为一种原因不明性良性增生性疾病。据报道,胆囊切除的标本中有2%-8%发现本病,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以慢性增生为主,兼有退行性改变,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发病原因最主要的学说是由于胆囊异常收缩导致胆囊腔内压力增高,形成罗-阿氏窦。1960年jutras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概念,认为是胆囊壁上一种组织成分发生过度增生的结果,它既不同于因炎症引起的疤痕组织增生的病变,它也不具有肿瘤那种破坏性趋势。正常胆囊粘膜下,由于上皮组织下陷而形成罗阿氏窦,它一般不到达肌层,在有腺肌增生病时可见粘膜肥厚增生,罗阿氏窦数目增多,扩大成囊状,深入肌层,甚至可深达近浆层,形成粘膜内憩室。囊内易瘀胆,继发感染可产生囊内微结石,又称壁内结石。囊的形态不一,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其直径可自针尖大小至8-10mm左右。

胆囊腺肌瘤病女性多于男性,绝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右上腹痛,其中超过90%的患者并发胆囊结石。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为偶然发现。胆囊腺肌瘤病可以分为三型:局限性、节段型、弥漫型。节段型胆囊腺肌瘤病可见胆囊环形狭窄,将正常胆囊分隔为2个腔。

尽管胆囊腺肌瘤病不是一个癌前期病变,但有少量文献报道胆囊腺肌瘤病患者进展为胆囊癌——我们认为这可能与胆囊腺肌瘤病本身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与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有关。

CT表现

弥漫型:

1.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胆囊腔狭窄,胆囊的腔内面及浆膜面光滑,肝胆界面清晰。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见胆囊粘膜层和粘膜下区强化,门脉期强化向外扩展,延迟期胆囊壁强化范围扩大,粘膜层和粘膜下的基层呈不均匀强化或较均匀强化,典型者可见不强化的罗-阿氏窦,表现为小憩室样病变或胆囊壁内囊性灶。

2.胆囊CT造影:口服胆囊对比剂后12hCT扫描,胆囊腔内充满对比剂,餐后30min胆囊收缩,对比剂进入Rokitansky-Aschoff窦内,表现为胆囊腔缩小并呈高密度,周围环状分布多个点状高密度影,状如光环,文献中称之为“光环征”,为弥漫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特征性表现。

节段型:

胆囊壁局限性增厚,胆囊腔1至2处环状狭窄,其余部分胆囊壁正常。增强表现与弥漫型相似,有时误诊为胆囊癌,但不强化的胆囊壁内囊性灶(罗-阿氏窦)是其重要的鉴别征象之一。

局限型:

胆囊底部局限性囊壁增厚,状如小帽,增厚的胆囊壁密度均匀,内外面均光整,与周围正常胆囊壁分界清晰,其他部位胆囊壁无增厚。增强扫描病变区域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与延迟期均匀强化。“小帽征”及不强化的胆囊壁内囊性灶(罗-阿氏窦)高度提示本病。

MRI表现

        除了CT表现之外,MRI对诊断胆囊腺肌症有着更直观的优势,长TE序列对显示胆囊壁内罗-阿氏窦有着明显的优势,典型病例可见细线状高信号管道与胆囊壁内囊性灶相连,对诊断该病有着重要价值。

鉴别诊断

胆囊腺肌症与胆囊癌鉴别:前者的强化方式是动脉期胆囊粘膜层和粘膜下区强化,门静脉强化向外扩展,延迟期胆囊壁强化范围扩大,粘膜层和粘膜下的肌层呈不均匀强化或较均匀强化。胆囊癌的强化方式是动态增强扫描呈持续性明显强化,且持续时间长。

胆囊形态僵硬,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及胆囊壁分层消失伴明显强化,且胆囊窝周边肝实质受累时,多提示胆囊癌的可能性。

胆囊外侧壁不规则增厚,特别是内壁呈结节状或不平整多支持胆囊癌,胆囊壁均匀增厚且腔内外壁光整多为腺肌增生症。

“小帽征”及不强化的胆囊壁内囊性灶(罗-阿氏窦)是鉴别基地型GBA与腔内型胆囊癌的一个重要征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