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和胃癌,有没有直接关系?——一人感染,全家危险,建议一起治疗

2023-02-01 胃肠病 胃肠病 发表于安徽省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浸润癌——转移癌

今天说这个话题,主要是近期网络上很多不负责任的自媒体过度地宣传幽门螺杆菌的致癌可能,推荐一些不靠谱的东西让大家去花高价买。

今天,我草草写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幽门螺杆菌(简称HP),的确是造成肠型胃癌的主要原因。

啥是肠型胃癌呢?

1965年,丹麦病理学家Laurén从病理组织学上将胃癌分为肠型和弥漫型。

肠型胃癌为分化型腺癌,多见于中老年人,在胃癌中占比较高;医学家们一致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外在因素;

弥漫型胃癌为印戒细胞癌或未分化癌,多见于年轻人。

医生们一致认为,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长时间的过程,其中Hp感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起到关键的作用,其中Hp感染是肠型胃癌发生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30多年来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了根除Hp对预防胃癌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肠型胃癌的发展路径是这样子的: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浸润癌——转移癌

我们去做胃镜,一般就会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这时候你一般没有症状。

浅表,就是伤害很小,比较轻的胃炎。

一般不会有症状。一旦有症状,也比较常见,比如烧心、早饱、嗳气、大便不顺畅等,一般都不会重视。

但是,如果不加重视,浅表性胃炎也会进展为萎缩性胃炎。这时候,大多数人也没有明显症状。

继续发展,可能会有肠化、不典型增生,此时,就可以叫做“癌前疾病”了,说重一些,就是离胃癌也就一步之遥。

然而,这一切的病因,可能就源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感染了这个细菌之后,你可能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是,胃黏膜100%会有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就会不断进展,发生萎缩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尽管几率很低(1-3%)。

但是,也用不着担心害怕,阻断这个进程也很简单——

首先,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我们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特别高,几乎上每2个人中就有一个是阳性。

所以呢,建议你做一个呼气试验,查查有没有感染这个讨厌的细菌。

咱们中国,是将近70%感染了,而不是专家们说的只有56%。

还有,因为这个细菌发现得比较晚,是在2015年吧?就是这位仁兄——

当时还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此前,我们医生根本不知道这个东西。

甚至现在也有很多医生也不知道这个细菌。

所以,很多人还有误解,不能真正重视起来。

20世纪我们对于胃溃疡,还是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很多人仅仅就是个胃溃疡(胃穿孔),就切了胃,想想真是不可思议。现在就不是个事儿啊。

一般吃四联药物杀菌后就会愈合,不至于切胃。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推荐意见

胃癌,我们以前主要认为是遗传和饮食习惯,现在确切的证据表明:超过90%得非贲门部胃癌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因此,医生们都强烈建议检查并根除之。

可见,幽门螺杆菌的确是胃癌的元凶,大约1-3%的感染者会罹患胃癌。100%的感染者会有胃黏膜炎性反应。

其中,会有一部分人会发生消化性溃疡。

还有的人会有萎缩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等。

因此,我们建议,没症状也要查,也要杀这个细菌。

为啥呢?简单说,就是能有效预防胃癌!!!

李兆申院士说过,排除遗传因素,你在40岁前,查一下,有了,杀掉它,基本上这一辈子就不会得胃癌。

真的就这么简单。

不想得胃癌,就去你身边的医院做一个呼气试验吧!

阳性,吃药14天;基本就能根除;

阴性,说明没感染 ,注意生活习惯即可。

再有一个,就是改善生活习惯——

比如少酒戒烟,三餐及时、规律,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做到“三减”:减盐、减油、减糖。不要有压力,睡好觉。

还有一条,已经确诊萎缩或者伴有肠化、不典型增生的,要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容易复发吗?

“之前吃了药,检查也呈阴性了,以为没事了,结果今年体检发现,又复发了!”

“早知道又是Hp+,我还治疗干嘛?”……

幽门螺杆菌治疗后,这么容易复发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明确两个概念——复燃和再感染。

复燃是指当时治疗后,看似已经好了,其实细菌处于“蛰伏”状态,检测时没能被检出,经过一段时间后,它重新繁殖并被检测出来。

再感染则是成功根除治疗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其感染菌株不同于原始菌株。

很多数据都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成人的复发率还是很低的。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基因相关,存在遗传易感性,也就是说,你的基因决定了你是否容易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存在家庭聚集现象。家庭人员中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建议全家都需要检测,阳性者均予根除。

如果患者年龄在60岁或60岁以上、配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酗酒、长期用药、消化系慢性病及慢性肺病均是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的危险因素,

其中,吸烟、酗酒、合并消化系慢性病可使其再感染风险增加3倍以上。

最后罗嗦一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造成我国胃癌高发的最主要的原因;

幽门螺杆菌是通过口-口传播的细菌,我国的共餐模式,造就了世界第一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所以,呼吁全民根除治疗;这是日本的防癌经验,他们自从全民根除幽门螺杆菌以来,胃癌发病率、死亡率都大幅度下降;

另外,提倡分餐、使用公筷;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

还有,不要给孩子嚼饭、喂饭、试温度、不要让陌生人亲吻你的宝贝。未成年人是易感人群;大约70%的感染者是在幼年就感染了。

重要的是,一人感染,全家危险,建议一起治疗。

这也是今年的专家共识的主要推荐意见之一。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12605, encodeId=72d621126051b, content=签到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11111/81c0b64745c644319545ec26d7ef0b34/9ddb2864d5df4dd9bf4305e380bffc96.jpg, createdBy=c7835705079, createdName=屋顶瞄爱赏月, createdTime=Wed Feb 01 17:47:27 CST 2023, time=2023-02-01, status=1, ipAttribution=贵州省)]
    2023-02-01 屋顶瞄爱赏月 来自贵州省

    签到学习

    0

相关资讯

幽门螺杆菌的防和治

幽门螺杆菌预防和治疗注意事项

Gut:一人感染或可波及全家!海军军医大学李兆申等团队合作进行大规模全国性以家庭为基础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该研究旨在确定中国大陆31个省份普通家庭中基于家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并将其与基于个体的感染状况进行比较。

幽门螺杆菌最新研究:总感染率54%;87%的家庭至少一人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原因,并且与许多胃肠外疾病密切相关

Hp感染根除治疗的铋剂四联用药方案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与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也与多种胃外疾病相关。

首个中国消化健康指数发布:聚焦十大病种,幽门螺杆菌感染被纳入评估体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诱发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也被纳入评估体系。

研究揭示幽门螺杆菌如何“走出非洲”

该研究证实“走出非洲”过程中“瓶颈效应”造成的有害突变累计是后续迁徙和取代其他地区当地谱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