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心力衰竭日:请收藏!这些方法可用于心衰的诊断与评估

2022-11-28 全科学苑 全科学苑 发表于安徽省

全国性心衰防治的进程中,诊疗欠规范、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时有发生,不同级别的医院心衰诊治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全国心力衰竭日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患病率上升,以及医疗水平提高使人均寿命延长,导致心衰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因此,每年的11月26日被定为“全国心力衰竭日”,纪念日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全民对心衰的认识和关注,提高患者早诊和早治的意识。同时,提高对心衰的诊疗水平,也是基层医生的必修课。

心衰的流行病学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及患病人数推算,我国心衰患者约为890万。

基于0.5亿中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数据的调查发现,我国心衰患病率1.1%。随着年龄增长,心衰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明显增加。35岁及以上人群心衰患病率为1.38%,60~79岁为3.09%,80岁及以上这一数字达到7.55%。60~79岁人群心衰发病率达720/100000人年,80岁及以上则达1655/100000人年。

心衰的分类

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可将心衰分为3类: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

心衰的诊断及评估方法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对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询问患者3代家族史以帮助确定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体格检查应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判断液体潴留的严重程度,尤其应注意颈静脉压升高和心尖搏动位置改变,二者对诊断心衰更为特异。

心电图

所有心衰以及怀疑心衰患者均应行心电图检查,明确心律、心率、QRS形态、QRS宽度等。怀疑存在心律失常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时应行24 h动态心电图。

生物标志物

1.利钠肽:主要包含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两种,利钠肽检测推荐用于心衰筛查、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BNP<100 ng/L、NT-proBNP<300 ng/L时通常可排除急性心衰。BNP<35 ng/L、NT-proBNP<125 ng/L时通常可排除慢性心衰。

需注意,诊断急性心衰时,NT-proBNP水平应根据年龄和肾功能分层:

年龄<50岁,NT-proBNP水平>450 ng/L;

年龄>50岁,NT-proBNP水平>900 ng/L;

年龄>75岁,NT-proBNP水平>1800 ng/L;

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者,NT-proBNP水平>1200 ng/L。

2.心脏肌钙蛋白(cTn):推荐心衰患者入院时检查,可用于急性心衰患者的病因诊断和预后评估。

3.其他:主要是反应心肌纤维化、炎症、氧化应激的标志物,如可溶性ST2、半乳糖凝集素3等。

经胸超声心动图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首选方法。超声心动图是目前临床上唯一可判断舒张功能不全的成像技术,但单一参数不足以准确评估,建议多参数综合评估。

实验室检查

主要包括血常规、血钠、血钾、血糖、尿素氮、肌酐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肝酶和胆红素、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促甲状腺激素等,都是心衰患者的初始常规检查。

心脏磁共振(CMR)

CMR是测量左右心室容量、质量和射血分数的“金标准”,也是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适用于经药物治疗后仍有心绞痛的患者,合并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有心脏停搏史患者。

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能量化运动能力,可用于心脏移植和/或机械循环支持的临床评估。此外,心肺运动试验适用于临床症状稳定2周以上的慢性心衰患者。

6分钟步行试验

6 min步行试验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150 m为重度心衰,150~450 m为中度心衰,>450 m为轻度心衰。

其他诊断方法

此外还有负荷超声心动图、核素心室造影、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查、心肌活检、基因检测等方法。

小结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不平衡,导致在全国性心衰防治的进程中,诊疗欠规范、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时有发生,不同级别的医院心衰诊治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基层医生需根据患者实际需求,医院硬件水平等,给予患者及时的诊断与评估,如有需要,可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TCT 2020丨ULTIMATE研究:血管内超声 vs. 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3年随访结果

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判定狭窄程度和介入适应症的金标准。但是,由于斑块常为偏心性或不规则性,CAG仅仅只能显示被造影剂填充的管腔轮廓。

JCEM: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可预测冠状动脉造影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

与没有T2DM的患者相比,PTH是T2DM患者全因死亡率更强的预测因子。

NEJM:伴有晚期慢性肾脏疾病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药物治疗

在稳定的冠状动脉疾病,伴晚期慢性肾脏疾病和中重度缺血患者中,没有证据表明,在药物治疗保守策略基础上,进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重建可降低患者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风险

NEJM:无ST段抬高心脏骤停后冠状动脉造影时机

由此可见,在院外心脏骤停后已成功复苏并且没有STEMI症状的患者中,在90天总体存活率方面未发现即刻血管造影的策略优于延迟血管造影策略。

JAHA:FFR vs. OCT 冠状动脉病变如何选择造影术

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对冠状动脉造影中病变的评估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化均有帮助。近期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一篇研究对此设计了一项前瞻性试验,比较FFR或OCT在冠状动脉病变造影中的临床价值和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