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Oral Implants Res:辅助性全身应用抗生素是否可有效治疗种植体周围炎?
2022-06-07 sunshine MedSci原创
菌斑生物膜在种植体周围炎(PI)的始动因素,可引起组织炎症会改变局部微环境,促进有害微生物群落的进一步生长,导致恶性循环。
菌斑生物膜在种植体周围炎(PI)的始动因素,可引起组织炎症会改变局部微环境,促进有害微生物群落的进一步生长,导致恶性循环,与牙周炎相似。近日,发表于Clin Oral Implants Res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全身使用阿莫西林(AMX)和甲硝唑(MTZ)对接受非手术治疗(NST)的PI患者的辅助效果。
研究共纳入37名患者,随机分为接受NST加AMX+MTZ治疗的实验组(N=18)和仅接受NST治疗的对照组(N=19)。在治疗后12周对临床参数进行了评估。主要结果是种植体周围袋深度(PIPD)从基线到12周的变化,而次要结果包括探诊出血(BoP)、探诊化脓(SoP)和菌斑。
结果,所有37名患者都完成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NST后都显示出明显的PIPD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在12周时PIPD的平均减少量较高(2.28 ± 1.49 mm vs. 1.47 ± 1.95 mm),然而,这一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各种潜在的混杂因素对PIPD的减少没有明显影响。两种治疗方法在随访时都没有显著改善BoP;37个目标位点中有30个(81%)在治疗后仍存在BoP。只有两组种植体,每组一个植体表现出成功的结果,即PIPD<5mm,没有BoP和SoP。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非手术治疗能够减少PI种植体的PIPD。与仅使用NST治疗相比,辅助性全身应用AMX和MTZ没有显示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善。但是,无论是否使用抗生素,NST都不能完全解决种植体周围的炎症问题。
原始出处:
Angeliki Polymeri, et al., Non-surgical peri-implantitis treatment with or without systemic antibiotic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22 May;33(5):548-557. doi: 10.1111/clr.13914.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种植#
26
#plant#
18
#Oral#
19
学过受益匪浅#学习#
18
#种植体#
14
#有效治疗#
14
#MPL#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