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C:胡文浩团队报道新型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口服对肺癌有效

2023-06-06 精准药物 精准药物 发表于上海

目前为止尚无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获批上市,其中进展最快的是处于二期临床研究阶段的CA-170和INCB086550。因此,开发新型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任重而道远。

肿瘤免疫是继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之后又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靶向免疫检查点PD-1/PD-L1的治疗方法是目前最为成功的免疫疗法之一。阻断PD-1/PD-L1通路可以重新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已有多个PD-1和PD-L1的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并取得巨大成效。然而,抗体药物组织渗透率低、用药途径受限以及免疫原性等抗体药物的固有特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开发具有良好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小分子药物将能有效弥补大分子药物的缺陷,因而受到了极大关注、被广泛研究探索。尽管如此,平坦、光滑且高度疏水的PD-1/PD-L1相互作用的界面,难以与小分子药物形成强有力的相互作用,给开发阻断PD-1/PD-L1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剂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为止尚无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获批上市,其中进展最快的是处于二期临床研究阶段的CA-170和INCB086550。因此,开发新型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任重而道远。

Bristol Myers Squibb(BMS)报道了首个包含联芳基骨架的非肽类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其中代表性的化合物为BMS-202(IC50 =18 nM)和BMS-1166(IC50 =1.48 nM),但相对于分子水平的高活性,其细胞渗透性和生物活性较低。近年来,联芳基类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和医药公司投入其中,目前有多款联芳基类小分子抑制剂处于临床和临床前的研究阶段。

近日,中山大学药学院胡文浩教授课题组与张小雷课题组合作,报道了一类环丙烷类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作者通过对BMS-202结构的分析及代谢性质的研究发现,苄氧基作为连接联苯母核与芳香部分的Linker是一个潜在的代谢位点,在体内条件下易于氧化裂解。基于此,作者采用环合策略在Linker区域引入环丙烷片段以期提高代谢稳定性,同时利用分子对接、母核骨架跃迁以及生物电子等排等多种药物设计与优化策略,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环丙烷衍生物,系统的研究其对PD-1/PD-L1通路的抑制活性,获得了优选化合物A25,并通过对A25不同光学异构体的体内外活性研究发现单一构型的 (1S,2S)-A25(IC50 = 0.029 μM, KD = 0.155 μM)的活性明显优于另一个异构体 (1R,2R)-A25(IC50 = 0.220 μM, KD = 35.87 μM)。在H460/Jurkat 细胞共培养实验中,(1S,2S)-A25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H460细胞的存活率且无明显的细胞毒性。肝微粒体实验以及药代动力学实验表明 (1S,2S)-A25具有显著的代谢稳定性(MF > 90%)以及口服生物利用(F > 20%)。此外,(1S,2S)-A25(口服给药: 25 mg/kg, 50 mg/kg, 100 mg/kg)在LLC1肺癌小鼠模型中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肿瘤的生长(TGI:23.15%、49.12%和64.11%)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并且在口服给药50 mg/kg的剂量下,(1S,2S)-A25的抑瘤效果优于阳性对照BMS-1166(TGI: 23.05%)和NP-19(TGI: 43.63%)。最后,流式细胞实验和ELISA实验表明 (1S,2S)-A25在LLC1肺癌小鼠模型中通过激活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效应抑制肿瘤生长。

这一成果最近发表在美国化学会药物化学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上,并被遴选为当期附录封面文章(Supplementary Journal Cover)。文章的第一作者分别是中山大学药学院荆同飞博士和张芷菁硕士,通讯作者分别为胡文浩教授、张小雷副教授和马航教授。该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厅的资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Radiology:肺腺癌切除后的复发类型和患者预后会因CT上是否有GGO不同而不同!

在影像学上,肺癌可以根据CT上是否存在磨玻璃密度灶(GGO)来分类。在病理分析中,GGO成分与表皮生长相关,而实性成分则与侵袭性相关。

STTT:周光飚/王艳/张力发现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对PD-1阻断的反应情况的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发现核AhR和膜性PD-L1可以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对PD-1阻断的反应情况。

快讯:贝达药业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获批上市!

贝达药业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获批上市,用于既往使用EGFR-TKI耐药后产生T790M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MET外显子14跳跃(METex14)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NSCLC)患者真实世界疗效评估

该研究旨在评估卡马替你对比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IO或CT治疗METex14跳跃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真实世界疗效

TP53突变对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

TP53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突变。目前尚不清楚TP53突变是否会影响接受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一线治疗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