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缺血性卒中患者EVT术后的这一影像学表现,关乎着患者预后的评估!

2022-10-27 shaosai MedSci原创

流体增强反转恢复血管性增高(FVH)定义为相对于脑脊液的低密度而言,蛛网膜下腔存在的圆形、连续或点状的线性增高,具有典型的动脉走向。

现阶段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因其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而成为全球主要的健康负担。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已成为AIS患者的重要质量方式之一。然而,即使成功实现了再通,超过50%的患者在3个月内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迫切需要一个简单、易得、可重复的影像学标志物预测EVT后AIS患者的预后。

流体增强反转恢复血管性增高(FVH)定义为相对于脑脊液的低密度而言,蛛网膜下腔存在的圆形、连续或点状的线性增高,具有典型的动脉走向。颅内动脉闭塞的卒中患者中约有45%至100%可发现FVH。关于FVH与接受EVT的AIS患者预后的关系,大多数研究表明,FVH可能代表侧支循环代偿充足延缓缺血性病变的进展,改善预后。

然而,上述结果都是基于治疗前的FVH,仅有少量研究探讨了治疗后的FVH与卒中预后的关系。据我们所知到目前为止,治疗后的FVH与因LVO而接受EVT的AIS患者的预后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治疗后FVH与临床或影像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治疗后FVH作为预测EVT后AIS患者3个月功能预后的影像学标志物的价值,为临床提供了简单、易得、可重复的影像学预测标志物。

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2017年7月-2021年2月期间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连续患者的数据。与其他变量一起,评估了每位患者治疗后FVH的状态。良好的结果定义为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使用了Chi-square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和接收器操作特征分析。 

在纳入的84名患者中,48名(57.1%)患者出现治疗后FVH。治疗后FVH与不完全再通(P<0.05)和治疗后弥散加权成像的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变化得分低(P<0.05)显著相关。与没有治疗后FVH的患者相比,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发生率更高(27.1% vs. 16.7%);然而,这一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p = 0.259)。成功再通(几率[OR],0.024;95%置信区间[CI]0.003-0.194;P<0.05),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pre)较低(OR,1。 196;95%CI,1.017-1.406;P<0.05),以及没有治疗后的FVH(OR,74.690;95%CI,4.624-1206.421;P<0.05)是良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整合了所有三个独立预测因素的联合模型(再通畅+NIHSSpre+治疗后FVH)在预测临床结果方面明显优于没有治疗后FVH的联合模型(再通畅+NIHSSpre)(P = 0.004)。 


 一名74岁的男子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而出现卒中综合征(a)。术后血管造影显示,经过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后,右侧大脑中动脉的血管重建成功(b)。在右侧大脑中动脉区域观察到FVH(c,箭头)。治疗后的DWI 显示右颞叶和侧脑室的高信号(d)。SWI上描述了出血的转变(e)。3个月时mRS评分为3分

本研究表明,治疗后的FVH与不良的临床预后有关,为EVT后的AIS患者提供了重要的预后信息。

 

原文出处:

Xiao-Quan Xu,Guang-Chen Shen,Gao Ma,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post-treatment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vascular hyperintensity in ischemic stroke after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DOI:10.1007/s00330-022-08886-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roke:院前卒中量表在缺损严重程度范围内的诊断性能——疑似中风患者的院前分流研究分析

常用的院前卒中量表在缺损严重程度的范围内显示出不同的性能。

THBS1基因变异和 mRNA 表达与缺血性卒中和卒中后长期死亡风险的关联

THBS1基因变异和 mRNA 表达与缺血性卒中和卒中后长期死亡风险的关联。

JAMA子刊:北京天坛医院:全身麻醉or镇静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管内治疗中的比较

在功能恢复这一主要结果方面,CS并不比GA好,而在成功再灌注这一次要结果方面,CS可能更差。

NEJM:中国科大附一院胡伟和刘新峰教授发布动脉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有效性和安全性(ATTENTION研究)

此研究(ATTENTION)以中国数据,回答了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最佳治疗方式这一世界性脑卒中难题。

eClinicalMedicine:李子孝/王拥军教授团队提出缺血性卒中精准表型

该研究应用机器学习方法在全国性卒中队列中发现可靠的生物标志物,首次探索性地利用生物标志物构建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精准表型。

JAHA:青少年体重指数与早期房颤和死亡、心力衰竭和缺血性卒中的长期风险

青春期男性的BMI指数升高与早期房颤密切相关,并与房颤患者的临床结局恶化密切相关,包括全因死亡率、突发心衰和缺血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