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基编辑进入“迷你时代”,杨辉团队开发出基于Cas9祖先IscB的微型碱基编辑器

2023-05-27 生物世界 生物世界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对IscB进行了大量优化和改造,获得了在人类细胞中具有高效基因编辑活性的IscB变体——enIscB。

在过去十年里,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被成功应用放到了人体临床试验中已治疗遗传疾病和癌症。与此同时,全世界的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挖掘新的具有基因编辑潜力的新工具,以解决现有基因编辑工具尺寸太大难以被单个AAV载体递送的问题。

2021年9月,张锋团队在 Science 期刊发表论文【1】,发现了一类广泛的转座子编码的RNA引导核酸酶,并将其命名为OMEGA系统(包括IscBIsrBTnp8,它们同样使用一段RNA(ωRNA)来指导切割DNA双链。

其中IscB被认为是Cas9的祖先,更重要的是,IscB非常小,大约400个氨基酸,仅为Cas9的约30%,这意味着它们可被开发为新的小型化基因编辑工具,从而更容易被递送到细胞内。之后,张锋可爱龙等人发表了了一系列论文,解析了IscB-ωRNA的结构,及其切割DNA的机制。

2023年5月25日,杨辉团队在 Nature Methods 期刊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of miniature base editors using engineered IscB nickas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对IscB进行了大量优化和改造,获得了在人类细胞中具有高效基因编辑活性的IscB变体——enIscB。将enIscB切口酶分别与腺苷脱氨酶和胞苷脱氨酶结构域融合,进一步开发出了迷你型碱基编辑器——miABEmiCBE。这些迷你型碱基编辑器在真核细胞中显示出强大的单碱基编辑效率,最高可达92%。

图片

作为一种小型的由RNA引导的核酸酶,IscB被认为是Cas9的祖先,并具有与Cas9相似的功能。而IscB的大小不到Cas9的一半,因此更适合使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进行体内递送。然而,IscB在真核细胞中的编辑效率较低,这限制了其在体内的应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对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具有微弱编辑活性的OgeuIscB及其ωRNA进行了工程化设计,进而开发出了一个在哺乳动物系统中高效编辑活性的IscB变体,并将其命名为enIscB

接下来,研究团队将enIscB与T5核酸外切酶(T5E)融合,发现enIscB-T5E在人类细胞(HEK293)基因组中具有与SpG Cas9相当的靶向切割效率,同时表现出较低的染色体易位效应。

研究团队在enIscB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和筛选到了enIscB切口酶(enIscB nickase),将其分别与腺苷脱氨酶或胞苷脱氨酶结构域融合,开发出了迷你型碱基编辑器(miBE)——miABEmiCBE这些迷你型碱基编辑器在真核细胞中显示出强大的单碱基编辑效率,最高可达92%。

图片

总的来说,该研究建立了enIscB-T5E和miBE作为基因组编辑的通用工具。更重要的是,miBE不仅具有高碱基编辑活性,还具有迷你尺寸的有点,有助于解决当前碱基编辑工具太大而无法被单个AAV载体递送的难题,为体内碱基编辑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论文链接:

1.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j6856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3-01898-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ure子刊:魏文胜团队开发不依赖CRISPR的线粒体碱基编辑器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mitoBE的全新线粒体单碱基编辑工具,该工具不依赖于DddA系统。

两篇Nature:发现新型CRISPR剪刀Cas12a2,切割单链DNA,还能核酸检测

在自然界中,细菌几乎无处不在,人体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细菌感染的威胁。但与人类一样,细菌也会受到病毒(噬菌体)的攻击,为了应对病毒的侵袭,细菌也进化出独特的免疫防御系策略来对抗病原体,

CRISPR将不再是罕见遗传病专属:碱基编辑实现对常见心脏病的预防和永久性保护

该研究使用基于CRISPR-Cas9的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BE),在小鼠模型上将CaMKIIδ的两个甲硫氨酸(ATG)编辑为缬氨酸(GTG),阻止CaMKIIδ的过度激活。

ACS Sensors:郑州大学张开翔/高华团队开发新型CRISPR检测平台,点亮血浆外泌体中的癌症生物标志物miRNA

大多数癌症诊断技术依赖于令人不舒服和侵入性的程序,如组织活检、内窥镜检查或X光检查。血液样本检测可能是一个相对更好的选择,但目前也只有少数疾病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诊断。

Nat Chem Biol:江南大学刘龙等团队合作对CRISPR/dCas12a级联基因回路介导的多途径组合优化

该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生物合成6-磷酸氨基葡萄糖(GlcN6P)为例,提出了一种“设计-构建-测试-学习”框架,以实现代谢途径的高效多路优化。

medRxiv:一名DMD患者接受CRISPR基因编辑治疗后死亡,尸检结果显示,或源于对AAV载体的免疫反应

2022年10月,一位名叫 Terry Horgan 的27岁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在接受腺相关病毒9型(AAV9)载体递送的CRISPR基因编辑治疗后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