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L、DPL、BBL、AOPT及MaxG治疗红血丝,到底哪家强?

2022-08-12 丛博士护肤课堂 丛博士护肤课堂

众多研究表明,脉冲燃料激光和强脉冲光在面部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治疗中疗效确切,但是针对不同管径、深度的扩张血管仍有其相对的优劣势。激光多可在较少治疗次数内取得显著疗效,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强脉冲光高。

面部红血丝,又称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主要是因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或一部分毛细血管位置表浅引起的皮肤潮红现象,好发于高原、寒冷及紫外线强的地区,也可能由于护肤品使用不当或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所致。

常见于肤色白皙的患者(Fitzpatrick I型和II型皮肤),尤其是在鼻翼、鼻部及面颊中部。这种皮肤薄而敏感,过冷、过热、情绪激动时脸色更红。

由于毛细血管扩张的发生机制和病因复杂,我们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续发性毛细血管扩张两种。如下图所示,对比原发性毛细血管扩张,日光损伤、化学刺激、衰老导致的毛细血管扩张会更为明显。

临床毛细血管扩张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光电治疗、硬化治疗及外科手术等。近年来,脉冲染料激光和强脉冲光(宽谱、双波段、窄光谱)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作用机制都基于 Anderson 提出的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通过产生热能等一系列的变化使得血红蛋白变性及血管壁破坏,从而达到封闭血管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有大量使用强脉冲光和脉冲燃料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研究,不同的研究使用的设备及治疗参数不一,疗效也会有很大差异。介绍如下:

1、双波段强脉冲光

双波段强脉冲光则选择性滤过可见光至近红外光间吸收较弱波段,覆盖氧合血红蛋白及去氧血红蛋白吸收峰。波长为其中,前一波段主要用于浅层血管治疗,后一波段用于深层粗大血管治疗。目前市面双波段IPL的仪器包括MaxG(500~670nm,870~1200nm)及AOPT(VASCULAR滤光片:530~650nm和900~1200nm),两者治疗原理略有差异。

  • (1)有国内学者使用AOPT不同滤波片治疗Fitzpatrick皮肤分型Ⅲ-Ⅴ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血管滤光片(530~650nm和900~1200nm)、560nm及590nm三组,使用手具光斑大小均为15mm×35mm,子脉冲能量密度为 9~17J/cm²,脉宽为 4.0~6.0ms,脉冲延迟为 20~40ms,治疗 2次,间隔4 周。并嘱防晒。结果,血管滤波片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疗效显著(治疗率98%),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2)有研究使用MaxG治疗原发性、痤疮、玫瑰痤疮3种毛细血管扩张。治疗参数为弥漫红斑或细小血管的参数设置为脉宽10ms-20ms,能量28~34J/cm²;较大血管的参数设置为脉宽50ms~100ms,能量40-54J/cm²。光斑为10mmx15mm,单次光斑叠加小于30%,未使用凝胶。同参数操作2遍,每次增加2J/cm²。治疗终点为面部轻度红斑、水肿和(或)局部血管模糊或痉挛消失。术后即刻用面膜冷敷30min,并嘱防晒。 

  • 结果,原发毛细血管扩张症相较于痤疮、玫瑰痤疮患者需要连续多次治疗才可获得类似程度改善。治疗次数越多,间隔时间越短,疗效越好;其中,连续治疗4次及以上,每次间隔≤4周疗效更佳。

2、窄谱强脉冲光(DPL)

窄谱强脉冲光(DPL),能发出500~600nm波长的光,其综合了脉冲染料激光与强脉冲光的优点,可更为精准覆盖氧合血红蛋白吸收峰,治疗红血丝的疗程大大缩短。

  • Gan等对我国30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连续治疗5次(能量9-12J/cm²,脉宽10-12ms),每次间隔4周。结果显示,90%患者血管清除率大于50%,可效减少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还可促进皮肤屏障修复。

3、宽光谱强脉冲光(BBL)

宽光谱强脉冲光(BBL),能发射420~1200mm波长的光,可有效减少黑色素以及扩张毛细血管,促进真皮中的胶原合成。对于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多选取540、590m滤光片进行治疗。

  • Handler等对15例面部毛细血管患者前瞻性半脸对照研究发现,BBL与亚紫癜剂量的PDL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经2次治疗后,73%的患者红斑明显减少,且均未出现红斑、紫癜、水肿等不良反应。且相对于PDL,BBL光谱涵盖血管和色素吸收峰,治疗光斑大、成本更低,可作为面部红斑替代治疗选择。

4、脉冲染料激光(PDL)

脉冲染料激光(PDL),其以有机的荧光染料为介质。能发射出585nm和595nm波长的黄光,是血管类疾病治疗的“金标准”。其波长595nm,接近氧合血红蛋白的吸收峰值577nm,同时穿透较深,黑色素对光的竞争相对较弱,使表皮安全性提高。皮肤冷却装置的使用,使靶血管可以接受更高的能量,并降低了患者治疗的疼痛感。

但治疗后可即刻出现紫癜反应,约持续1~2周,这是大多患者不能接受的。虽然对于管径粗、血管网密集的血管扩张使用紫剂量治疗更为有效,但是多项研究表明,增加脉宽的、脉冲叠加或亚紫癜剂量多遍治疗也是安全有效的方式。

  • 本研究是随机对照研究42名皮肤表面可见的红斑或红色点状、线状、片状和星芒状的异常扩张小血管治疗对比研究,左右半脸分别使用脉冲染料激光(585nm)及强脉冲光(DPL、MaxG、AOPT)进行治疗。连续接受3次治疗,每次间隔4周。

  • 结果,PDL设置略低于紫癜剂量的能量叠加光斑进行治疗,可有效治疗Fitzpatrick皮肤分型III~V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治疗率97.62%),且长效稳定;DPL能明显中断血流、破坏血管结构以致封闭病变血管,改善情况、满意度评分及治疗是疼痛感均与PDL相当;MaxG治疗效果与PDL相当,但疼痛感高于PDL;AOPT的VASCULAR滤波片疗效与PDL相当,患者TGS评分明显低于PDL治疗侧,但两者满意度和治疗疼痛感无明显差异。

写到最后

1、众多研究表明,脉冲燃料激光和强脉冲光在面部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治疗中疗效确切,但是针对不同管径、深度的扩张血管仍有其相对的优劣势。激光多可在较少治疗次数内取得显著疗效,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强脉冲光高。

2、虽然PDL可有效治疗面部毛细血管畸形,但复发率较高,治疗时应告知患者注意避免可能诱发因素。对于鼻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可先用PDL治疗,若效果不佳,可改用 Nd YAG激光治疗。

3、对于不同管径的毛细血管扩张均可使用双波段IPL治疗,但治疗参数选择需进一步研究。同时临床医生也可以根据亚洲人群不同患者的不同肤色、血管管径及血流速度来调节每个子脉冲的脉宽及能量,选择不同脉冲的能量及释放时间,来提高有效光谱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4、DPL不仅可以有效减少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还可促进皮肤屏障修复。对于炎症后继发的毛细血管扩张或敏感肌肤患者推荐使用窄谱DPL治疗。

5、玫瑰痤疮与痤疮等严重性皮肤病需在炎症反应控制后选择性使用光电治疗。

参考文献:

[1] 陶旌晶.脉冲染料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应用研究[J].硕士电子期刊.2021,01.

[2] 屈欢欢,高妮,李 凯,党二乐,高琳.强脉冲光不同波段滤光片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0,49(10):1000-4963.

[3] Anderson RR, Parrish J A Selective photothermolysis: precise microsurgery byselective absorption of pulsed radiation [J]. Science, 1983, 220: 524-7.

[4] Gan Huhui, Yue Baishuang, Wang Yan et al. Treatment of facial telangiectasiawith narrow-band intense pulsed light in Chinese patients [J]. J Cosmet Laser Ther,2018,20:42-446.

[5] Handler MZ, Bloom BS, Goldberg DJ. IPL vs PDL in treatment of facial erythemaA split-face study[]. J Cosmet Dermatol 2017, 16(4): 450-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套细胞淋巴瘤综述(全文翻译)

文中详细阐述了套细胞淋巴瘤的流行病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疾病表现和治疗等内容。

Comput Intell Neurosci:过敏性鼻炎伴糖尿病患者中,富马酸鲁帕他定联合穴位敷贴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调查了富马酸鲁帕他定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

“免疫双子星”布局结直肠癌辅助、后线治疗战力拉满!快看CRC新进展~

就研究中观察到的总体 AE 而言,高血压是最常见的 3 级或更高级别的 AE(7.0%)。

冠脉正常但就是胸痛?这类心绞痛该如何诊断与治疗

对于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心绞痛治疗, 除常规西药治疗外, 中医药干预愈来愈受到重视。

Hepatology: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潜在治疗新靶点被发现

该研究结果表明,mPGES-2 可能是肝脂肪变性和 NASH 的新治疗靶点。

A&R:对干燥病亚型进行基于症状的聚类分析并强调疾病严重程度与治疗之间的不一致性:一项国际队列研究

该研究确定了四个基于症状的干燥病集群,并表明症状负担和免疫调节剂的使用与干燥病的终末器官受累或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并不相关。突出了客观测量和治疗之间的不一致性,提出并更新了基于症状进行聚类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