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男童小肠被切1.5米,只因饭后这个动作!孩子吃饭时,千万不要做这几件事!

2022-11-30 儿科医生鲍秀兰 儿科医生鲍秀兰 发表于安徽省

对各种安全隐患有所了解,才能主动预防。作为家长,我们在给孩子提供营养、充足的食物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孩子餐桌安全的教育。

都说病从口入,此言不虚,所以孩子的饮食安全,家长总是格外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有关孩子吃饭方式的一些安全细节,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很多孩子喜欢吃完饭后立马疯玩,这样做其实很危险……

01

男童饭后剧烈运动,

1.5米小肠被切除…

前阵子看到一则新闻,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4岁男童阳阳吃完晚饭后,就爬到床上把被子叠高,开启玩耍模式,他反复从叠高的被子上跳下来。没过多久,阳阳开始腹痛,并有呕吐。

开始父母没太在意,可到了第二天症状依旧没有缓解。送往医院后,经医生检查后发现,阳阳腹胀较明显,且反复呕吐,精神差,考虑为肠梗阻合并休克状态,情况非常危急,医生要求立即手术。

医生在打开阳阳的腹腔后发现,孩子长约1.5米的小肠已经全部发黑、坏死,而腹腔里有很多暗红色的脓液流出来。

孩子的主治医生表示,孩子本身小肠系膜有个裂孔,再加上饭后剧烈运动,装满食物的小肠钻入这个裂孔后难以自行复位,进而出现了肠扭转坏死。

如果孩子来晚一些,可能因中毒性休克加重,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威胁生命。

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孩子胃肠娇嫩,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不仅会影响消化系统供血,不利于消化,还会使连接肠胃的肠系膜受到牵拉,导致腹痛。

建议吃完饭半小时后再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而比较剧烈的运动,最好在饭后1小时后进行。

家长从教孩子吃饭的那刻起,别忘了告诉孩子:好好吃饭,饭后不要立即跑跳。

除了饭后不要立即剧烈运动外,还有几点安全细节不容忽视。

02

不要和孩子比赛谁吃饭快

家长都有个简单的心愿,希望孩子吃的饱,睡的香。看着孩子开开心心地大口吃饭,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不少家长看到孩子吃饭磨蹭,急得冒火,于是总在餐桌旁不停地督促孩子快点吃,甚至还通过比赛谁吃的快来让孩子大口吃饭。

培养孩子有竞争意识没错,但在吃饭这件事上比拼是有安全隐患的。

其实,家长不必总是执着于孩子吃饭速度,如果孩子仅仅只是吃的慢,反而是好个习惯。

因为细嚼慢咽不仅有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还可以减少食物被呛到、噎住的风险。

在湖南益阳某幼儿园发生过一起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一名4岁男童突然被食物噎住,开始出现仰头,不停地咳嗽,然后又用手指抠自己的喉咙,并且急得连连跺脚。

直到3分钟后,老师才闻声赶来,将男童紧急送往医院。遗憾的是,孩子终究没能抢救过来。

一日三餐是孩子吸收营养的最重要途径,进餐时间最好能保证20-30分钟。

03

吃饭时不要嬉戏打闹

家长几乎都和孩子强调过,吃饭时不要嬉戏打闹,但要做到全面禁止,还是有点难度,但家长千万别因此失去耐心,因为这样的行为实在是太危险了!

一名3岁半男童饭后拿着筷子和姐姐奔跑打闹,结果不小心跌倒,筷子从口腔经鼻腔插入颅内5厘米深。后经过5个小时的全力抢救,才从颅脑中把断掉的筷子取出。

这样的悲剧不止一例,触目惊心的事件背后,是当事人家庭无尽的悔恨和泪水,小编实在是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件发生,可事关孩子的安全,强调多少次都不嫌多!

不仅是筷子,还有一些尖锐的物品和小零件最好也不要让孩子拿在手上玩耍,以免发生意外!

作为家长,一定不要让孩子养成吃饭时追逐打闹的坏习惯,更要以身作则,不能追着给孩子喂饭。

也别在孩子吃东西时,特别是吃坚果类、果冻等颗粒物、球状物时,和孩子逗笑玩乐,小心孩子被呛到,甚至引起窒息。另外,最好不要给5岁前的孩子吃整颗坚果及果冻。

04

这个急救方法,务必掌握!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气管异物堵塞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尤其是2~5岁的孩子,最容易被异物呛到气道!

除了预防孩子被呛,每一位家长务必掌握一种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果孩子不能哭、不能咳嗽、不能发出任何声音,或者仅有轻微无效的咳嗽、仅能发出尖锐的声音、仅能挥动双臂,这时候很有可能异物卡入了气道,留住孩子生命的机会只有短短5分钟!

在如此紧急又宝贵的时间里,抢救工作是分秒必争的!需要拨打急救电话+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一岁以下:

① 让宝宝俯卧在大人腿上,呈头朝下、头低臀高的姿势;

② 家长一只手支撑宝宝头颈部,另一只手掌掌根用力拍宝宝两肩胛骨之间5次;

③ 接着将再将宝宝翻正,在宝宝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

④ 重复这两个动作:背部拍击+胸部冲击,直至异物排出。

1岁以上:

① 施救者跪在或坐在宝宝身后,然后从背后搂住宝宝的腹部;

② 一只手握拳放在患者胸骨下(肚脐上方两指位置),另一只手握住拳头;

③ 然后用力向后上方冲击宝宝的腹部,持续几次冲击,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注意:如果成人发生气管异物,也可以使用这个急救方法。

家长一定要熟练掌握和操作,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不会惊慌失措。

意外伤害是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5岁以下的孩子更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发年龄。

对各种安全隐患有所了解,才能主动预防。作为家长,我们在给孩子提供营养、充足的食物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孩子餐桌安全的教育。

为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家长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最后,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平安地长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03621, encodeId=2a952103621a8, content=悲剧随时发生,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65724176436, createdName=13d0179fm99暂无昵称, createdTime=Wed Nov 30 23:50:51 CST 2022, time=2022-11-30,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西省)]
    2022-11-30 13d0179fm99暂无昵称 来自山西省

    悲剧随时发生

    0

相关资讯

JAMA:FDA审批新药速度过快或存在安全隐患

       FDA药物研究与评估中心负责人指出,医学团体和公众敦促FDA加快新药审批流程,而不是更谨慎地评估一种新药。     两位药物安全专家表示,FDA致力于加快审批预防中风、癌症和多发性硬化症新药上市,但这些新药没有经过全面的安全分析。     药物安全专家托马斯·摩尔(T

Lancet:Baricitinib: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潜在新药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许多依赖于Janus激酶(JAK)的细胞因子,因为JAK家族的细胞质蛋白酪氨酸激酶的,调节促炎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如1型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6,12,23)等。

乖乖女竟因这个习惯感染艾滋病、梅毒,你可能也有!请把医生的提醒转给所有人

案例一 27岁的汪清(化名)从小就是个乖乖女,大学毕业后,她在父母安排下,与相亲对象第一次谈恋爱。两个年轻人情投意合,交往两年后结婚。

诊所、卫生室当心!这种年赚百万的加盟是骗局

近期,据一名读者反映,身边有业务推广员通过加微信好友的方式向他宣传一种可供诊所加盟的新项目,宣称学成以后可以亲自上手给血栓患者行微针取栓术,扎几个针眼就能取出血栓,操作简单无风险,一人一个疗程下来收取近两万治疗费,年入百万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