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机理

2022-12-23 August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OAB)在机制和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进展。中医(TCM)是OAB的常见补充疗法,已被发现是有效的。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定义为一系列症状,包括尿急、尿频、伴或不伴尿失禁。尿急是OAB的主要症状,定义为突然强烈的排尿冲动,难以推迟。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这些症状影响社区中12-17%的成年人。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和女性患病率相似。

目前的治疗选择包括行为干预、药物、神经电刺激和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抗胆碱能和 β-3 受体激动剂治疗是治疗 OAB 患者的标准一线药物治疗,但两者都有许多相应的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方便,更有效,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方法。OAB的中医治疗机制复杂,不同类型中医治疗的确切机制尚待充分阐明。近年来,中医药在OAB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此综述旨在巩固目前对中医机制的认识:针灸、治疗OAB的中药,以及中医常用OAB的动物模型。研究者提出了OAB中医治疗OAB的困境,希望为OAB的治疗和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相关动物研究摘要:

由相同草药组成的处方可以显示出不同的目标。在同一穴位针灸也可以产生各种效果。这可能是中医的多目标展示。针灸和草药影响各种神经递质通路。值得注意的是,尿路上皮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强调了传入的“尿路上皮生成”假说,即紧迫性始于尿路上皮。简而言之,通过对尿路上皮机械和化学异常的感知来阐明膀胱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这些研究为探索中医药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中医药治疗OAB的机制研究大多从单一角度进行分析,但对多结构和多环节关系尚未进行分析和讨论,不能充分反映中医药的双向调控和多靶点特征。中医药对OAB的神经递质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医可能干预机制

OAB中医研究的困境:

综上所述,该文总结了中药OAB治疗的机理,总结了目前OAB动物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根据OAB的发病机制,研究者推断中医治疗OAB的机制可能是基于“尿路上皮生成”假说,改善尿路上皮细胞中异常神经递质的释放和膀胱传入信号。最后,指出了中医药在OAB的发展困境和前景。这些研究为中医OAB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医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操作简单,成本低,副作用少,尽管它需要进一步精心设计的研究来确定最佳方案。

 

原文:Liao Y, Du X, Fu Y, Liu L, Wei J, An Q, Luo X, Gao F, Jia S, Chang Y, Guo M, Liu H.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overactive bladder. Int Urol Nephrol. 2022 Dec 7. doi: 10.1007/s11255-022-03434-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47967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