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一定要治!高脂血症患者用药及饮食要点一文掌握

2023-02-15 全科学苑 全科学苑 发表于安徽省

血脂异常,称为高血脂,通常指血清中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临床常称作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分为四大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高脂血症在早期或轻度阶段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因此知晓率仅为25%,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什么是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称为高血脂,通常指血清中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临床常称作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分为四大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血脂异常临床分类

引发高脂血症的原因可分为:继发性高血脂症和原发性高血脂症。血脂升高本身无任何症状,体征也很少,因此紧靠临床征象不能发现高脂血症,一般须进行血液化验方可确定。

建议:

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
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
因ASCVD住院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 h内检测血脂。

高脂血症的健康管理

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管理、药物调脂治疗、随访监测。

01 生活方式管理

高脂血症危险因素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是全球公认的高脂血症防治策略。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重点建议:

(1)少油,烹调油不超过25 g

烹调油控制在25 g以内,高血脂人群要有意识地少油、控油,食物制作应选择少油烹饪方式,减少食品过度加工,少用油炸、油煎等多油烹饪方法,多选择蒸、煮等方式。

(2)严格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

饱和脂肪摄入量应少于总能量的10%,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牛腩、肥牛、羊肉串等,以免饱和脂肪酸超标。

(3)严格控制胆固醇摄入

高脂血症人群胆固醇每日摄入量应少于300 mg,高胆固醇血症者每日应少于200 mg。比如,一个普通鸡蛋约50 g,胆固醇含量324 mg,如果每天都吃蛋黄,胆固醇必定超标。所以,隔天吃一个整鸡蛋对胆固醇影响不大。另外,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等。

(4)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每日不宜超过2 g

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即每天不宜超过2 g,减少或避免食用部分氢化植物油等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因此,应控制食用煎炸食物。

(5)保证食物多样,不少于12种/天、25种/周。

每餐有主食、蔬菜和蛋白质,加餐再吃点水果和坚果。

(6)保证每日25~40 g膳食纤维

多食新鲜蔬菜,推荐每日摄入500 g,深色蔬菜应当占一半以上。新鲜水果每日推荐摄入200~350 g。主食做到粗细搭配,增加杂粮杂豆和薯类的摄入,尤其推荐各种杂豆。

(7)尽量选择低脂的蛋白质

摄入动物性蛋白适当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虾类、去皮禽肉、瘦肉;奶类可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应提高大豆蛋白等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摄入含25 g大豆蛋白的食品,可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8)少盐、少糖

每日盐摄入控制在5 g以内,少吃酱油、鸡精、味精、咸菜、咸肉、酱菜等高盐食品。

少吃甜食,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约每天不超过50 g),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添加糖摄入量应更低。

(9)戒烟和限制饮酒

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研究证明,即使少量饮酒也可使高甘油三酯血症人群甘油三酯水平进一步升高,因此提倡限制饮酒。

成人高脂血症人群推荐食物名单

02 合理降脂

血脂异常治疗的宗旨是防控ASCVD,降低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冠心病死亡等心脑血管病临床事件发生危险。由于遗传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个体罹患ASCVD危险程度显著不同,调脂治疗能使ASCVD患者或高危人群获益。临床应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Ⅰ类推荐,A级证据)。

降脂药物及其不良反应

他汀类

临床调脂达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和普伐他汀。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根据个体降胆固醇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能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

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痛、腹泻、头痛、头晕、失眠、肌肉疼痛和肝酶升高等。其中,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和肌痛为代表的肌肉相关损伤需要特别注意。

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肝酶升高,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升高,这类不良反应发生之初不宜被察觉,因此建议在开始他汀药物治疗4~8周时复查肝功能,若无异常,可逐步减少复查肝功能的频率,调整为6~12个月1次;肝酶升高后的数值小于正常值上线3倍以内,属于轻度的肝酶升高并不一定代表肝毒性发生,也并不是治疗的禁忌证,可加用保肝药物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如果发现肝酶大幅升高,需要尽快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一般他汀所致的肝功能异常在停药后均可恢复。)若患者在服药前已经伴有活动性肝病、不明原因的肝酶持续升高以及急性肝功能衰竭等情况,不得使用他汀类药物。

他汀引起的肌肉疾病最初可表现为肌肉不适、无力、肌肉触痛、按压痛、关节疼痛以及尿液颜色变为深褐色等,血液中肌酸激酶(CK)数值可出现大幅升高,严重者可诊断为横纹肌溶解。因此在开始服用他汀药物治疗前最好检测CK值,服药后定期监测,如果出现CK值升高,或即使在CK值正常的情况下,出现上述提及的肌肉症状,均可能提示诱发了肌肉损伤,需考虑更换治疗方案。此外,他汀类药物与某些药物合用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吸收增加,也是增加肌肉损伤的潜在风险,因此联合用药需排除药物相互作用。

贝特类

贝特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例,从而改善血浆中胆固醇分布,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肝酶升高,因此建议每三个月监测肝功能,如ALT或AST升高至正常值3倍以上时,应停止治疗;偶有皮疹、瘙痒等皮肤过敏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消失;可引起肌肉损害,包括横纹肌溶解。

依折麦布

依折麦布通过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来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痛、腹泻、胃肠胀气、疲倦感,饭后服用有助于改善胃部不适。

烟酸类

烟酸类降血脂药常见有阿昔莫司胶囊及烟酸片。这类药物通过抑制游离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从而起到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变红、瘙痒、荨麻疹,这类皮肤相关症状通常在治疗的最初几天迅速消失,如出现严重的过敏及全身反应则停止用药,除此以外,上腹部疼痛、头痛等不良反应,一般均可适应。

03 随访监测

高脂血症患者定期复查血脂、调整治疗方案非常关键。通常在治疗的4~6周复查血脂,治疗稳定后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ardiovasc Diabetol:150万人血浆甘油三酯浓度升高与不良临床结果的风险

血浆中的甘油三酯由乳糜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携带,统称为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GRL)。

AHA 2022:培马贝特能降低2 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 25%,但心血管风险没有变化(PROMINENT研究)

AHA 2022:培马贝特能降低2 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 25%,但心血管风险没有变化(PROMINENT研究)

Hypertension:循环甘油三酯与血压因果关系的潜在介导因子

目前的研究结果强调了脉率和淋巴细胞计数在甘油三酯到血压的因果途径中的介导作用,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高甘油三酯影响其他心脏代谢因子的致病机理。

JCEM:血浆甘油三酯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体重反弹和脂肪量增加有关

这些结果提示TG和IL6通过不同的机制与体重反弹相关,HOMA-IR和脂肪细胞体积可能通过血浆TG水平的变化与体重反弹之间间接相关。

真假甘油三酯?血清指数设置助力“去伪存真”

本科室在引入某品牌生化仪配套的血清指数试剂后,通过血清指数测定值(HIL)结合生化项目分析,成功拦截多个异常状态样本。下面分享前段时间遇到的两个与脂浊指数有关的病例,看看笔者如何利用血清指数测定值关联

血灌后甘油三酯反常性升高1例

维持性血透患者大部分合并高脂血症,大量研究发现血液灌流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脂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