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摄入含糖饮料,相当于慢性自杀!30年中国人数据:因高糖饮料而死亡人数翻了一番

2022-10-23 Swagpp MedSci原创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研究:在我国,2019年因摄入高糖饮料而死亡的人数高达4.66万人,比30年前增加了95%!

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曾有这样一篇“轰动一时”的论文——The toxic truth about sugar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内分泌学家指出,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的物质。

“数据统计发现,在过去的50年内,全球糖的消费量激增3倍。糖摄入过多造成的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和肝病等在全球高发,每年间接导致全球约3500万人死亡。”

图片

https://doi.org/10.1038/482027a

那么,中国情况如何呢?

总结为四个字:并不乐观。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十年来,我国居民的糖摄入量迅速增长。其中,含糖饮料作为每日摄入添加糖来源的“重头戏”,消费量也大幅度增加。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饮料的人均消费量高达119kg,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左右(做一个简单的计算,119kg/年≈326g/天,即每天饮用约一听/罐含糖饮料)

分散到每个人的每天喝一罐可乐/果汁/奶茶,你可能会觉得没啥大问题(甚至可能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刚刚打开了一瓶“肥宅快乐水”)。但长期来看,对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

近日,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团队发表的最新论文Study on the death and disease burden caused by high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ntake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9,分析了1990-2019年这30年期间中国高糖饮料摄入量造成的死亡和疾病负担,得到的结果令人“咋舌”!

在我国,2019年因摄入高糖饮料而死亡的人数高达4.66万人,比30年前增加了95%。此外,高糖饮料还导致全国疾病负担显著升高,2019年的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比1990年提高了57%!高糖饮料致使我国疾病负担显著增加,死亡人数翻了近一番,真可谓是“甜蜜的杀手”!

图片

doi: 10.1093/eurpub/ckac067

先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含糖饮料”。含糖饮料的定义为,在制造饮料的过程中人工添加糖(任何形式的糖,如红糖、玉米糖、玉米糖浆、果糖、葡萄糖等),且含糖量超过5%的饮料。市面上常见的含糖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汁、运动饮料、功能饮料、加糖咖啡或奶茶等等。

30年期间的数据显示,我国因含糖饮料而死亡的人数从1990年的23,974人上升至2019年的46,633人,增长了95%其中,男性因过多摄入含糖饮料的死亡人数真实地翻了一番(100%),高于女性的87%。

“4.66万人因含糖饮料死亡”是个什么概念呢?2019年,我国年死亡人口数量为998万,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约为6.28万。也就是说,比起交通事故,含糖饮料的“杀伤力”也不差了多少。

图片

1990-2019年因含糖饮料而死亡的数据变化

不过,来自含糖饮料的“死亡威胁”在年轻时候并不显著,但到了老年则会显现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度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人数增长率持续上升,在15-49岁、50-69岁、≥70岁的人群中死亡人数增长率分别为1%、17%和163%。

当然,死亡是最坏的结局,含糖饮料还会直接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与负担,其中最常见的是缺血性心脏病(IHD)2型糖尿病从1990-2019年,因过度摄入含糖饮料导致IHD和糖尿病的DALY分别增加了49%和88%,死亡人数分别提高了95%和94%。

总体来看,过度摄入含糖饮料导致中国人口的疾病负担DALY从1990年的647,770.70增加至2019年的1,016,191.00,上升了57%可见,含糖饮料给国人带来了相当显著的疾病负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图片

过度饮用含糖饮料导致的疾病负担

此外,研究者还就各省进行了分类讨论。2019年,我国因含糖饮料摄入过多导致死亡人数最高的五大省份为: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和广东。增长的比例也更能说明问题,死亡人数增长最快的top5省份为重庆、青海、甘肃、新疆和湖南,分别增长了241%、160%、156%、155%和140%,翻了一番还拐弯。这一研究结果,与之前这几个省份更高的BMI一致。

综上,1990至2019年的近30年间,中国人被含糖饮料“迫害严重”,因此而死亡的人数增加了95%,远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增长的30.4%。同时,也导致像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负担显著增加。

研究者强调,过量摄入含糖饮料,与高BMI、高血压、红肉摄入量、饮酒和吸烟类似,属于一种行为风险因素。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该现象在我国也越来越普遍。近几十年来,中国的传统饮食模式发生变化,饮食中糖、油的摄入量显著增加(糖油混合物确实香啊)。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了100%以上!这也映射出中国居民含糖饮料的消费频率增加显著,这个“甜蜜的杀手”正慢慢地露出真面目......

好在,近年来人们对糖的关注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抗糖”的重要性。当然,除了从国家层面的增加糖税以外,个人层面还是要依照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强调的那样,“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刚刚小编顺手在便利店买了一瓶“肥宅快乐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100ml的可乐中含糖量高达10.6g,正常一瓶500ml的可乐中便含有53g的糖,直接把一天的“糖阈值”拉满!算了,小命要紧,是时候和“健康刺客”说byebye了......

图片

“肥宅快乐水”的成分表

 

参考文献:

doi: 10.1093/eurpub/ckac06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lin Res Cardiol: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目标是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促进超重和肥胖患者的体重减轻,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

PLoS One: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佳与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和全因死亡率增加的风险相关

对于同时患有二型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者,已经在不同人群中探索了最佳血糖控制目标。

柳叶刀子刊:能从SGLT2i和GLP-1 RA得到最大心血管获益的糖尿病患者,有这些特征!

年龄、性别、种族、BMI和糖尿病持续时间在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心血管结局方面的差异: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香港学者160余万人研究提示:青年糖尿病前期危害更大!

研究者指出,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应制定分层筛查、干预和监测策略,对于高危的年轻群体,更要注重糖尿病前期的预防。

Diabetes Care:胰岛自身免疫启动、发展为多种自身抗体和临床糖尿病的预测因子

如何更准确地预测、预防、减少糖尿病的发病,以及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成为目前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