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测定与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区别

2023-02-03 检验之声 检验之声 发表于安徽省

血液中的糖份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英文简写Glu)。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

血液中的糖份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英文简写Glu)。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正常人在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mmol/L。空腹血糖浓度在6.1-7.0mmol/L为糖耐量受损,血糖浓度≥7.0mmol/L(≥126mg/dl)称为高血糖症。

【高血糖症原因】

 1.生理性高血糖:

 高糖饮食后1-2h、运动、紧张等;

 2.病理性高血糖:

 ①各型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②颅外伤颅内出血等引起颅内压升高及在疾病应激状态;

 ③脱水,血浆呈高渗状态。如高热、呕吐。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2.8mmol/L(50mg/dl)、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3.9mmol/L称为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原因】

 1.空腹低血糖症:

 ①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常见的有胰岛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②药物性:如注射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水杨酸、饮酒等;

 ③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等;

 ④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缺乏。

 ⑤胰外肿瘤。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①糖类代谢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②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症;

 ③滋养性低血糖症(包括倾倒综合征);

 ④功能性低血糖症。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但不能反映患者近期的血糖水平和近期的治疗效果。糖尿病控制不佳时,糖化血红蛋白可升高至正常的2倍以上,按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糖尿病治疗中血糖控制标准为<6.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的逐步了解,多数人已经意识到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常常把二者的测定值作为控制血糖的标准。其实不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当糖尿病时,糖化血红蛋白较正常人高2-3倍,且与过去的2-3月间的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血糖浓度越高,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对百分率越高。

 在糖尿病被控制和血糖浓度下降的患者中,其糖化血红蛋白仍升高,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出患者过去2-3个月的血糖水平,但不能反映近期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用于评价糖尿病的治疗控制程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