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球蛋白升高病例的鉴别诊断

2023-05-27 田馨,王庆贤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检验医学”公众号 发表于上海

临床检验人员要主动学习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专业知识,运用目前的检验技术主动给临床医生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为临床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帮助,提高整体医院的诊疗水平。

前言

血液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球蛋白大部分由肝脏合成,γ球蛋白由浆细胞分泌,其主要成分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升高时可以见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当球蛋白升高时,应通过相关检查鉴别以上疾病。

案例经过

2021年6月21日,在审核结果时发现两例球蛋白明显升高的病例。

病例1,患者女,75岁,因“摔伤致右髋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0天”就诊于我院老年骨科,临床医生通过系统检查初步诊断“1.右股骨颈骨折2.糖尿病3.脑梗死后遗症”,CT平扫显示:1.右股骨颈骨折2.双侧肋骨多发骨折,生化GLB:69.09 g/L,余未见异常。

病例2,患者女,45岁,因“右胫骨骨梗死”就诊于我院骨伤科,CT片示:右胫骨上段、下段异常密度、考虑骨梗死。GLB:61.68g/L。查看以上两个样本状态,无溶血、脂血、黄疸等异常。

临床案例分析

病例1,患者女,75岁。主因:摔伤致右髋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0天。查体:右下肢外旋畸形,右髋部压痛、肿胀,活动受限,右下肢轴向叩击痛阳性,余查体未见异常。糖尿病病史30年余,行胰岛素注射治疗,控制可。脑梗死病史1年余,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4年前行腰椎手术。

结合患者的检查结果,入院诊断:1、右股骨颈骨折;2、糖尿病;3、脑梗死后遗症;4、腰椎术后。诊断基本明确,积极完善术前检查,准备择期手术治疗。但是2022-6-21检验科生化组老师电话通知我科主管医生,告知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可见“M蛋白”,提示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有关。

我科立即决定暂停手术计划,联系血液科会诊。血液科会诊意见:多发性骨髓瘤可能性,进一步完善骨髓瘤监测检查,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游离轻链,骨穿活检+流式+FISH+染色体检查。

2022-6-23患者MRI检查提示:1.右股骨颈骨折,考虑病理骨折2.右股骨中上段弥漫性异常信号,右髋臼、耻骨多发骨质破坏,多发占位病变可能性大。

结合以上检查结果,2022-6-25补充患者入院诊断,1、右股骨颈骨折;2、多发性骨髓瘤;3、糖尿病4、脑梗死后遗症;5、腰椎术后;6、双侧肋骨多发骨折。并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转入血液科系统治疗。此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检验科给予了及时专业的提醒,有效的帮助患者精准诊断及治疗。

病例2,主因:右小腿疼痛不适2个月。查体:右小腿上段软组织肿胀,皮肤发红,压痛明显,皮温增高,右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有明确发病史、既往史。查体可见:脊柱、双上肢及左下肢未见明显异常,右小腿上段组织肿胀,皮肤发红,压痛明显,皮温偏高,右膝关节活动受限。

CT显示:右胫骨上段、下段异常密度,考虑骨梗死。结合患者既往结蹄组织病病史7年,曾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考虑患者右胫骨股梗死与既往大量使用激素类药物有关,也可能与系统系红斑狼疮原发病有关。

患者球蛋白显着升高,检验科老师建议完善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球蛋白亚型以明确诊断。血清蛋白电泳示:γ区明显增多;免疫球蛋白亚型显示:IgG1明显升高。结合患者其他结果。结合患者病史和相关检查,诊断:1、右胫骨骨梗死2、结蹄组织病。患者诊断明确,准备择期手术治疗。

检验案例分析

上述两个病例球蛋白均升高引起了报告审核人员的注意,LIS查阅两个病例既往检查结果,发现病例1贫血,高度提示病例1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立即将两个样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检查,结果显示:

病例1

病例2

病例1:血清蛋白电泳可见明显M蛋白提示多发性骨髓瘤,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建议联系血液科会诊,完善相关骨髓瘤监测。2022-06-23免疫固定电泳:IgG+,K+,骨髓瘤监测:IgG:30.8g/L,IgA:0.277g/L,IgM:0.252g/L,LAMP:30.8g/L,KAPP:30.8g/L。血液科会诊意见:目前化验结果支持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主管医生与患者交代目前诊断及治疗计划,暂停手术计划,转入血液科治疗,患者同意治疗方案。

病例2:血清蛋白电泳可见γ区条带增宽,未见明显M蛋白峰,可以排除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IgG:27.8g/L显着增高(参考区间7.61-15.6 g/L),联系主管医生建议进行IgG分型检测,结果显示IgG1:37.8g/L升高(参考区间4.05-10.11 g/L),IgG2、IgG3、IgG4均在正常范围。查阅患者病历,系统性红斑狼疮,既往结缔组织病史7年,曾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因此患者“右胫骨股梗死”考虑与既往大量激素类药物应用有关。

从检验的角度通过分析和思考,以上两个病例相同之处:1.都是由于骨质破坏入院2.两者球蛋白均明显增高。但及时通过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球蛋白的检测结果,可以初步鉴别出两例患者骨质破坏的病因不同。病例1患者右股骨颈骨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多发性骨髓瘤,而病例2患者右胫骨股梗死是由于使用大量激素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IgG亚类的检查,有助于鉴别IgG4相关性疾病。

后续情况

我们的建议性报告得到临床认可,促使临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由之前的手术治疗改为转入血液科进行系统治疗,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精确的治疗方案,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知识拓展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浆细胞无限增殖扩散为主要表现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是MM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超过70%~90%的MM患者起病时即存在骨骼破坏[1]。

发生MM时骨基质和骨小梁可以大量破坏,形成溶骨性病灶,其病变主要累及颅骨、肋骨、脊柱骨及盆骨等扁骨部位,MBD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因此尽早的明确诊断,可以从根本上稳定MM患者的病情,延长生存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对其治疗手段多样,但概括起来主要可分为传统治疗和靶向治疗两大类。传统化疗及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2]:化疗和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抑制MM细胞的增殖。对于新诊断的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来说,诱导缓解后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是目前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关研究表明,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至5年以上。外科手术治疗:对于顽固性疼痛、病理性骨折及脊髓神经压迫症状,药物治疗的效果十分有限,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相关的溶骨性病灶,解除神经压迫症状,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局部放疗可以有效杀灭肿瘤细胞,缓解疼痛,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对于脊椎压迫或者髓外病变也有较好的疗效。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患者中90%为女性,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环境、遗传、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4],但确切的病因仍然未知。

患者体内自身抗体主要以IgG为主,IgG抗体又分为IgG1、IgG2、IgG3、IgG4 4个亚类,IgG亚类的降低或升高都可能是人类正常自身免疫反应紊乱的表现,由于抗原的特性以及抗原刺激的频率次数导致体内抗体反应不同,血清中IgG亚类的分布也随之发生改变,使体内IgG亚类水平的降低或升高[5]。

研究发现,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IgG亚类水平与健康人存在明显的差异,SLE患者不同活动度中IgG亚类分布水平较健康人群有明显差异,IgG1升高、IgG4下降明显,IgG4可用于鉴别IgG4相关性疾病,并可用于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

案例总结

我院作为以骨科为特色的三甲医院,每年接收骨折患者3万余例。而MM的临床表现非常广泛,我院血液科张金巧主任团队在2009年通过研究1557例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分析显示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率高达65.17%,其中39.8%就诊于骨科,误诊原因多见于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

因此MM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治疗及预后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单从球蛋白升高,我们无法鉴别其升高的原因,而血清蛋白电泳是MM的筛查及疗效监测的重要检查,我们希望这样特异性高的检测项目,更够在临床得到更好的开展和利用。

作为检验人,目的就是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分析检验数字背后的可能病因,减少误诊遗漏,让患者得到更及时的医治,实现多学科联合治疗的重要意义。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孙宏勋 主任技师

临床检验工作中经常会发现球蛋白升高的现象,免疫球蛋白升高时可以见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非常广泛,而患者的首发症状却各有不同,我院骨科病人居多,更需要临床医生重视骨质破坏产生的原因,减少误诊率。同样是球蛋白升高,能够抓住蛛丝马迹,寻找证据积极的与临床沟通,探究其升高的原因,不仅丰富了自身的专业知识,也彰显了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临床检验人员要主动学习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专业知识,运用目前的检验技术主动给临床医生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为临床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帮助,提高整体医院的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金炜等,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8,12(11):630-634.

[2]国际骨髓瘤基金会中国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外科治疗专家,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骨科杂志,2016,36(4):193-199.

[3]Raje N, Terpos E, Willenbacher W, et al. Denosumab versus zoledronic acid in bone diseas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an international, double-blind, double-dummy,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3 study [J]. Lancet Oncology,2018,19(3).

[4]刘建爱;杨旭峰;罗盼;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IgG亚类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年20期

[5]李萍,李永哲.IgG亚类检测在相关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 3) : 207 -21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39439, encodeId=88b22139439a8, content=受益匪浅,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2d114843943, createdName=1013100771, createdTime=Sat May 27 22:46:21 CST 2023, time=2023-05-27,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东省)]
    2023-05-27 1013100771 来自山东省

    受益匪浅

    0

相关资讯

Autoimmun Rev: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改善系统性硬化症的皮肤受累情况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系统性硬化症SSc的一种新治疗方法。据推测,IVIG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纤维化的活性。IVIG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副作用很少。

Lancet Respir Med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并不能改善COVID-19相关中重度ARDS患者的预后

IVIG并没有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且与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相关。

JAMA Neuro:“万金油”免疫治疗真的万能!来看看NMDAR抗体脑炎IVIG的疗效

影响NMDARE患者功能结果和复发的因素是不同的,但首次发病使用IVIG确实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病例分享:免疫球蛋白不高的多发性骨髓瘤

病例分享:球蛋白减低的多发性骨髓瘤

研究人员发现持续产生抗体的长寿浆细胞!

若能有效诱导长寿浆细胞,可望帮助研发出效果更持久的疫苗。

NEJM: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Octagam治疗皮肌炎(ProDERM研究)

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肌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多内脏器官受损害,也可能只累及皮肤、肌肉。该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感染等因素相关,患者通常会出现眼睑、胸部、手指关节等皮肤损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