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thnopharmacol:白芍总苷通过抑制I型干扰素应答缓解硬皮病

2022-11-21 紫菀款冬 MedSci原创

从四逆散的草药产品中鉴定具有抗I型IFN活性的生物活性成分,并进一步阐明其对硬皮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背景:I型干扰素(IFN)被认为在系统性硬化症(SSc,也称硬皮病)中起致病作用,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前期研究发现,中药配方四逆散(SNS,由甘草、柴胡、芍药和枳壳组成)对I型IFN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芍药在传统上用于治疗炎症相关疾病,但其对I型IFN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潜在的生物活性成分尚未表征。

研究目的:旨在从SNS中的草药产品中鉴定具有抗I型IFN活性的生物活性成分,并进一步阐明其对硬皮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方法:构建Gaussia荧光素酶(Gluc)报告物测定系统,以鉴定SNS中具有抗I型IFN活性的成分。在RAW264.7细胞中,实时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用于研究I型IFN通路的诱导。

此外,在博莱霉素(BLM)诱导的实验性硬皮病模型中,通过RT-PCR测量纤维化基因、I型IFN相关基因、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颗粒的表达,并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确定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数据表明,白芍总苷(TGP)是SNS的生物活性成分,它选择性地抑制TLR3介导的I型IFN应答,并阻断I型IFN-诱导的下游JAK-STAT信号通路

在BLM诱导的硬皮病小鼠模型中,TGP通过抑制I型IFN信号上游和下游的多个靶点来改善皮肤纤维化。进一步研究发现,TGP通过抑制硬皮病小鼠皮肤组织中的Cxcl9和Cxcl10,阻碍M2巨噬细胞的极化及其促纤维化作用,并减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及其细胞毒性颗粒。

结论:该研究不仅为TGP的免疫调节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而且为开发基于TGP的治疗硬皮病和其他与I型IFN特征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文献来源:

Li S, Bai J, Fan G, Liu R.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alleviates scleroderma by inhibiting type I interferon response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Nov 2]. J Ethnopharmacol. 2022;302(Pt A):115897. doi:10.1016/j.jep.2022.11589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R:核受体4A亚家族信号转导是系统性硬化症中CD1c+树突状细胞失调的关键疾病通路

确定系统性硬化症(SSc)中驱动传统树突状细胞(cDC)改变的关键疾病通路。

J Autoimmunity:早期系统性硬化症的基因组不稳定性

在伴有严重皮肤和/或肺部受累的早期SSc患者的皮肤中存在大量体细胞突变。体细胞突变具有类似时钟的“衰老”特征,并影响许多癌症驱动基因。癌症驱动基因突变可能在 SSc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系统性硬化症肺部表现的临床特征

在SSc-ILD或SSc-PH患者中,合并PH或ILD疾病可能会增加全因死亡的风险,其严重程度与反应关系。这些发现强调了在病程早期针对减缓疾病进展的疗法的重要性。

A&R:脂肪源性再生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硬化症手部功能障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弥漫性皮肤SSc(dcSSc)患者中观察到自体脂肪来源的再生细胞(ADRC)改善手部功能的疗效趋势。获取脂肪组织和ADRC注射被证明是可行的。有必要在dcSSc的情况下对这种干预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A&R:白细胞介素2相关调节性CD4+ T细胞缺乏在系统性硬化症小鼠模型中肺纤维化和血管重塑发展中的驱动作用

恢复调节性T细胞(Treg)稳态的免疫疗法可能与系统性硬化症(SSc)相关。基于低剂量IL-2注射的干预可能是为未来研究恢复Treg细胞稳态的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A&R:肉毒杆菌毒素对继发于系统性硬化症的雷诺现象成人的疗效和安全性

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均未达到,该研究的结果不支持手掌肉毒杆菌毒素 A (BTA)注射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出现雷诺现象 (RP)患者的任何有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