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我为何放弃公立医院的“金饭碗”?

2017-04-05 口碑君 “口碑医生”微信号

两年前,郑瑜谦正值壮年,职业生涯处在上升期。他放弃即将到手的正高职位,选择离开公立医院,自己开口腔诊所。郑瑜谦聊起自己的创业史很少提及艰难。他说:“我遇到的困难比较少,即使没有病人、流水低于预估、投资过大等等,也没有恐慌。幸运的是我和我的合伙人步调一直都较为一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美国杜兰大学博士后。在牙科诊所林立的福州,拥有这样履历的人凤毛麟角,而郑瑜谦的诊所

两年前,郑瑜谦正值壮年,职业生涯处在上升期。他放弃即将到手的正高职位,选择离开公立医院,自己开口腔诊所。

郑瑜谦聊起自己的创业史很少提及艰难。他说:“我遇到的困难比较少,即使没有病人、流水低于预估、投资过大等等,也没有恐慌。幸运的是我和我的合伙人步调一直都较为一致。”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美国杜兰大学博士后。在牙科诊所林立的福州,拥有这样履历的人凤毛麟角,而郑瑜谦的诊所里就有 2 个——除了他之外,合伙人马守治也是博士。很多民营机构垂涎他们的高学历背景,想请他们过去当明星医师,都被拒绝了。

他说,离开公立医院的人,赚钱是其次,更多是奔着理想去的。

那么,走出体制外两年多,他的理想都实现了吗?



——为什么离开?

——想在理想的就医环境体面地工作

大学毕业后,郑瑜谦曾在福建一家口腔医院工作了十几年。

在医院工作的时候,病人是看不完的。一天最多是要看 30 个,一个月至少 400 人,可是却没有让郑瑜谦获得成就感。

牙医是实操性很强的职业,从问病史到动手检查,半小时过去了。而为了看完等候在诊室外的病人,医生们必须加快动作。无法深入治疗,看不完的病人,这种环境让医患双方都很头痛。而医生又必须独立面对庞大的患者群体,几个矛盾纠缠在一起,让郑瑜谦觉得喘不过气。至少在他的理想中,医生和病人应该从预约这一步开始,双方就进入良性循环。

从公立医院离开后,他首先解决的就是预约的问题。今天治疗几个病人,几点来,前台都会帮忙安排好。诊所甚至会定期主动打电话给客人,提醒他们注意复查,预防可能发生的口腔问题。他的理念是:花时间在预防性的工作上实际上就是在替客人省钱。虽然病人没有在医院时那么源源不断,但是双方都会比较轻松,也比较体面。

至于稳定的收入,晋升的渠道,学习的机会等等,公立医院可以提供的这些,对郑瑜谦并不具有特别大的“诱惑”。比如,出来后两年,收入比以前高了;学习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没有特别多的限制;至于晋升的渠道,郑瑜谦反问:你真的觉得晋升到主任医师就能说明一切吗?

有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战斗力会更强

为了读博,郑瑜谦辞职了一次。后来因为出来创业,他又辞职了一次。辞职在很多人看来都意味着一次不大不小的“断裂”,可是郑瑜谦说起来却轻描淡写。一直没有现身却在访谈中活成“传奇”的马守治,与郑医生在很多方面都是惺惺相惜——为了念书和创业,马守治辞职了 3 次。

相似的人生路,让郑瑜谦和马守治在很多方面都能达成共识。比如,刚开始,两人在管理方面一窍不通,为了获得共识,他们共同参与了同一系列管理课程,花 2 倍的钱,回来后继续探讨。这样不惜成本的事,今天看来,郑瑜谦觉得是做得很对的,因为这让他们在运营管理上取得了一致的步调。

郑瑜谦是种植和牙周专业,马守治是修复和正畸专业,二人属于技术型的合伙人,在很多方面可以形成互补。而一般客人的问题他们都能独立处理,所以一直很平衡,并没有因为一个医生不在,诊所就不能运转。

“牙医是很特殊的职业,医生可以不跟人协作,自己单干。但有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战斗力会更强。”这是郑瑜谦第 N 次提起马守治。

当然,也会遇到问题:投资错误,投资过大。但他说一切还是在预估范围内,不会因为犯错而慌不择路。

医疗本身就是服务行业

并不是一次性买卖

医疗是服务行业吗?

这个问题,问体制内外的医生,也许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但应该没有医生会否认沟通的重要性。医患矛盾的关键就在于信息不对等,所以,郑瑜谦说,在他的诊所里,医生和病人会花很多时间沟通。病人信任你,他才会把自己交给你。

中国医生自由执业的代表性人物张强曾经说过:在体制内,我们花很多时间达到 99% 的治愈率,在体制外,我们是为了避免 1% 的错误率。郑瑜谦很认同这一点。他会告诉病人,什么样的方式对他是最好的,即使病人不在他的诊所就医,也不被认为是损失。

之前有位福清的病人,一直对当地做的种植牙不满意,咨询过很多医疗机构。经别人介绍,他找到郑瑜谦。郑瑜谦检查后发现他的种植牙问题并不大,反倒是口腔内有个囊肿,鼻窦也有问题,最好做个检查,并帮他分别联系了公立医院里的口腔外科医生和耳鼻喉科医生。医生检查后发现,这两个毛病都是需要马上手术的。这位病人后来一直很感激郑瑜谦,表示如果没有他,自己可能都不会发现这些问题。而遇到专业局限时,诊所里的医生帮病人联系别的专业医生也是常事。



“很多人对民营医院有偏见,认为医生只顾捞钱不管病人好坏,我们不做这样的一次性生意。我们的出发点是要让病人觉得他在被照顾,他在被主动解决问题。”

离开公立医院的“保护伞”

求安稳就意味着退步

郑瑜谦对现在诊所的状态比较满意,总体属于“螺旋式上升”。他说,牙医是比较个体的职业,有不少跳出体制外成功的例子,牙科的市场化也是最成熟的,所以走的弯路也会比其他“出走”的兄弟科室的医生要少。

出来后,主动追求的欲望就变得尤为迫切。“你必须主动学习新技术,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这些都是生死攸关的。只有让病人满意了,你才能获得口碑。”自己创业,求安稳就意味着退步。不仅自己学,诊所里还会派年轻医生出去学习,学成后再开会分享经验。

当然,离开公立医院的“保护伞”,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医生的成长和发展。“年轻医生如果想出来,还是建议在公立医院累积一段时间,不仅是技术方面,还有心理方面,磨练成熟。另外,就是多注意个人品牌的建立,以前你可以借着医院的牌子,出来后,你就要实打实地独当一面了。”

不过,郑瑜谦承认自己在这一方面有点后知后觉。“个人技术和服务态度就是你的生命线。如果你有心要出走,在公立医院的时候就要开始累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医生何时能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

清明小长假期间,有两则与医生有关的新闻读来令人心酸: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生陆静,因为工作忙平时不能常回家,母亲想念女儿,借挂号开药的方式,只为看她一眼;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生唐耘熳,在听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后,坚持给8名患儿做完手术才回家。

同济医院陈孝平:从“赤脚医生”到“刀尖舞者”

5次打破肝胆胰外科领域手术禁区、在世界创立3项中国人原创手术方式、带领中国肝胆胰外科学者实现在国际肝胆胰会议上的旁听到主持。他就是中科院院士、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从“赤脚医生”走到突破禁区的“多面”勇者,他的背后有什么故事?记者带您一起走近“手术刀尖上的舞者”陈孝平院士。肝胆胰外科院士:“从小害怕打针”的“赤脚医生”“我的老师裘法祖教授告诉我,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选择课题

作为一名医生该如何面对“误诊”

误诊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法律也要对它加以关注,这是因为误诊引起的医疗纠纷很多。医学要研究如何避免和减少误诊,而法律则要研究如何看待误诊这一现象,即什么样的误诊应当归于过失,医院方要承担责任,什么样的误诊是难以避免的,因而可以加以宽宥。医疗鉴定是关键不是所有的误诊都要加以宽宥,但也不是所有的误诊都属于过失。误诊是医学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事实,不可能完全杜绝,法学家、法官、律师及媒体应对此有正确的

医生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职业 还有多远?

近日,我网站发布《七旬老母想念当医生的孩子 挂号就诊才能看到》一文,介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陆静副主任医师,她七旬的老母亲挂号就诊,只因想看看当医生的女儿。医生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新闻读来不免心酸,也反映出了一个严峻现象——如今医生相当匮乏,因为人手少,所以忙得无法正常享受假期,和家人团聚成了奢望。曾几何时,医生是令人心驰神往的职业:受人尊敬,待遇优厚。近年来,医生这个职业遇到了很多挑战

拼了,这家民营医院投入2千万培养医生!

风雨已将春寒带走,和风,总算姗姗来到南国。乍暖还寒的时节,如同当前民营医院的生存境况一般,有的已经感受到了暖暖的春意,有的还处在严寒之中。医保和人才民营医院是处在春天还是冬天,这一争论从未停止。新医改以来,国家多次发文,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民营医院似乎也“不孚众望”,在办医疗机构数量上,已经超过公立医院。然而,去年突发的“魏则西事件”,如同一股强烈的寒流,让不少民营医院至今还没缓过劲儿来。这也让

癌症为何能自愈?肿瘤科医生猜测了这5个原因

癌症自愈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却千真万确地出现过。来源丨宋芳华作者丨医学界肿瘤频道2016 年 6 月 17 日,由英国巴斯大学的 Momna Hejmadi 在《谈话》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某些癌症突然会不治自愈”的文章,再次引起我们的思索,那些自愈的癌症是如何产生的?目前,癌症自愈的原因尚未明确,但是癌症是复杂的,癌症自愈的原因也不可能只有一个。1. 免疫系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针对肿瘤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