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关注:PhD的非学术生涯:谈科研技能的移植

2017-04-05 Maggie 知社学术圈

离开实验室,从事非研究型的工作是不少人可能要面对的现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作为科研工作者所习得的技能就失去了意义。在科研项目中所积累的经验放到很多岗位上都是有其价值的,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些博士分享的个人经历。


学习新领域

Kenneth Gibbs Jr., Program director in the Division of Training, Workforce Development, and Diversity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General Medical Sciences

学习新领域,掌握新技能,是我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出来的本领。这让我至今受益,特别是现在我负责管理科研领域的资金,而且是同我以往专业不同的领域。当我还是研究生的时候,对于干细胞和调控它们的信号非常感兴趣。由于当时我并没有相关背景,所以不得不阅读了大量文献——其中遇到了很多专业术语——以便进一步了解这一方向。同时我还会请教那些懂行的人,来提高自身水平。当我转行从事政策研究时,我对那些影响博士生和博士后职业发展的因素也很感兴趣。同样,这意味着我需要再次埋头苦读,在那些陌生的专业词汇中摸爬滚打,向专业人士学习。尽管面对的领域改变了,但这一过程依然如故。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是要学着寻求帮助。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显得自己无知而羞于提问,如果你所在的团队曾经被排斥或是边缘化,那么你的这种心理会更加明显。作为一名从事科学工作的黑人,我至今仍在某些方面有这样的感觉。然而,克服这一恐惧心理,寻求你所需要的帮助是十分重要的。这会节省你的很多时间,提高你的效率。我一次次地发现,当我求助的时候,人们总是乐于帮忙的。

言简意赅

Christopher Stern, Life sciences consultant at L.E.K. Consulting

我博士以及博士后期间的导师曾把沟通视为一项重要技能,无论对科研还是其他领域。在学术界,只有当人们进行了有效的沟通,那些优雅的实验和重要的结果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在基金申请过程中,科研人员必须清晰地表达实验原理和未来计划;在论文稿件的同行评议以及演讲过程中,你必须有效地归纳数据,以便向你的同僚们介绍研究结果或者新的假设。作为一名决策顾问,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依然是我日常工作的核心,只不过涉及的工具和风格有所不同。PowerPoint是展示我们的方法、结果和建议的必备工具。我们不断地完善着幻灯片,使其在简洁和深刻之间找到平衡。鉴于咨询行业里快速的工作节奏,琐碎的时间安排,以及繁忙的同事们,简洁的口头表达显得更为重要。我的团队可能只有1个小时的会议时间,来表达我们事关数百万甚至上亿美元项目的重要决定,或者我只有2分钟时间在电梯里告知总监一种特别分析方法的优势。在这份工作中,成功所需要的是清晰、简洁,以及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

时间管控

Sheila Cherry, President and senior editor at Fresh Eyes Editing

在我的博士后阶段,我发现自己需要更好地分配时间,才能把短期任务和长期任务都照顾到。我由此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天先记录当天需要完成的每一项工作,或者任务中的每个步骤。然后规划这一天的安排,最大化利用时间。比如,我会在检查我的科研用动物前先开始一项实验,看过动物后再去启动另一个实验,之后去参加一个研讨会。如今,作为编辑事业的负责人,我需要身兼数职:编辑、主管、客服代表、营销、写手、老师、记账员。为了保持自己的工作效能,我所需要的是非常精心的时间管理。每天早上,我仍然会列一个单子,明确当天和当周需要完成的事项。在此之外,我还会优先处理两三件重要事情,然后再去查看或回复邮件(最近我在自己的邮件签名栏里加入了说明,告知他人我只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内进行回复)。工作中很容易陷入邮件的泥潭,而这一方法能够帮助我少把高效的时间(特别是早间咖啡后)花在重要性不高的工作上。

处理复杂问题

Jennifer Reininga-Craven, Associate director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at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对复杂问题的思考和处理能力是我的优势,这包括把复杂概念分解为基本要素,把这些要素重新组建,以及提供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案。无论在我作为遗传学实习生设计实验的时候,还是现在作为研发专家,这都非常重要。博士后期间我曾在新的实验环境中开发一个研究酵母表现型变动的协议。我首先需要明确实验设计中的微妙变化,比如细胞密度、实验长度、培养时间等等,这些都会对表现型产生影响。然后,我才能够利用这一信息来设计实验,揭示那些有趣却很容易被忽视的结果。现在,当我修改基金申请的时候,首先要大体了解该研究领域,然后找到能够提供最佳背景支持的独特之处。在这之后,我就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加强逻辑,比如建议增加信息,以便更有说服力地阐释申请项目,或者挑选出那些不太相关的东西(和主题不紧密相关的内容会让评审者感到混乱)。

应对各类人群

Kyle Nakamura, Field application scientist at Illumina

作为跑现场的应用型学者,我需要和背景经验不同,性格脾气迥异的客户们打交道。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我拥有较为宽泛的经历,能够针对不同的对象来调整我的交流方式。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会抓住任何机会来磨练自己的交流技巧:我曾去教导新生,参加机构间的研究组会议,参与学术招聘,还会协助一些院系活动。后来作为博士后,我帮助组建了一台核心设备,并和来自不同学科的学术界客户共同工作。当然,我还在学术圈之外花了不少时间来磨练自己的交流能力。我曾指导过武术学生;自愿地去帮助州立监狱中的危险少年以及重罪犯;参加过不同种类的社区服务和朋辈心理辅导等。鉴于博士生和博士后需要更多的交流实践,我强烈建议走出自己的象牙塔,在学术圈内外寻找机会磨练。

批判性思维

Joshua Hall, Director of science outreach and the Postbaccalaureate Research Education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and creator and co-host of the Hello PhD podcast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你所培养的能力在于观察周围,识别疑点,提出正确的问题,然后收集合理的数据,并指导解决方案的形成。虽然已经离开生物医学研究的实验室七年之久,我仍然在工作中规律地应用着这些技能。现在我负责教育项目,旨在改进科学领域的公平性和包容性,同时搭建科研与公众间的桥梁。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保证我们付出的努力能够真正实现我们预期的目标非常重要。教育项目评估和在实验室中做科研并没有很大的不同。你锁定一个问题,这正是能够说明该项目具有价值的基础。项目为什么会产生影响,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你要考虑哪些内容是进行评估的最合适数据,以及这些数据的最佳收集途径。然后你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结果对项目进行调整。拥有近10年的实验室科研经验,现在工作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简直就是手到擒来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87723, encodeId=f3ff198e7239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2e4141e0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hD#</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4170, encryptionId=02e4141e0e0, topicName=PhD)],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b0b97, createdName=zhangxingru, createdTime=Fri Dec 01 04:48:00 CST 2017, time=2017-12-01,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75540, encodeId=717913e5540a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94915998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CIE#</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5998, encryptionId=2949159989d, topicName=SCIE)],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17a3387, createdName=jichang, createdTime=Fri Apr 07 00:48:00 CST 2017, time=2017-04-07,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12-01 zhangxingru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87723, encodeId=f3ff198e7239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2e4141e0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hD#</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4170, encryptionId=02e4141e0e0, topicName=PhD)],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b0b97, createdName=zhangxingru, createdTime=Fri Dec 01 04:48:00 CST 2017, time=2017-12-01,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75540, encodeId=717913e5540a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94915998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CIE#</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5998, encryptionId=2949159989d, topicName=SCIE)],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17a3387, createdName=jichang, createdTime=Fri Apr 07 00:48:00 CST 2017, time=2017-04-07,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4-07 jichang

相关资讯

一个月能写好博士论文么?

曾经有朋友问我,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是否也这样好多天都只休息几个小时。我的回答让他很意外,我没有体验过这样的生活,因为,我的博士论文修改了一年多时间。在我读博士期间,原本想提前毕业。确实,在硕士第二年的时候,我已经超越了学校博士毕业的硬指标。也因此,只需要把工作做系统一些,内容更丰富一些,博士毕业是指日可待。也因此,很早,我就开始了博士论文的撰写,在博士第二年,已经完成了博士论文的第一稿。然而

天津:45岁外科医生突发心脏病猝死!海归 博后 SCI 全成浮云

天津医科大学88级七年制毕业生,总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李迺昕,昨晚突发心脏病猝死,年仅45岁。近期频频发生中青年医生猝死事件,且都是医院科室的骨干力量,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大、科研要求高,把自己献给了医院和患者,却没时间关注自己的健康! 李迺昕,生于1970年,天津人,博士后,就职于天津科大总医院神经外科。1988年考入天津医科大学第一届临床七年制专业。在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

一个陌生博士的来信

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张双南最近收到一封来信。发信人是一位“外地就读的博士研究生”,他问道:“我们为什么做科研?继续科研还是养家糊口?”这些问题并不新鲜。在汇集了科学界众多学者、学生的科学网博客,早有不少关于博士出路的讨论,如《博士生,你为什么要读博?》《我为什么后悔读博士》《我是如何劝人不要上博士的》《博士生的未来不是梦》等,几乎每一篇博文的作者都对博士的未来忧心忡忡。张双南给年轻的博士生回信:不

揭秘:本、硕、博区别的“兔子理论”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比喻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导师负责给研究生指出兔子在哪里,并指导学生学会打兔子的本领。反之,研究生则是从导师那里了解到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并采用从导师那里学到的打兔子本领擒获一只兔子(就是做完论文)。 有人由此衍生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之区别的“兔子理论”,兹附送如下: 本科生:学习捡“死”兔子。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都是别人已经发现、并经过了

从硕士跳楼谈硕士与博士的定位

一个28岁的硕士因为论文答辩被推迟1个月重新答辩,竟然选择了让亲人痛不欲生的绝路,年轻的生命没有绽放就提前凋谢,让人不经黯然伤神,此刻谁能体会姜同学的亲人是如何地悲痛欲绝呢?姜同学您一路走好,如果有来世,一定要再做一次您母亲的儿子,好好侍奉这个最痛爱您的人!关于这件事情,谁对谁错,任何没有调查的评论都会有失偏颇,毕竟我们没有身在其中。但是从学生的遗书中可以看出我们的高等教育对研究生的定

施一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

很多研究生特别是新入学的研究生常常会问: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相信每个科研工作者对于这一问题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施一公先生以其攻读博士研究生和指导了众多优秀研究生的经历发表了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回答非常朴实,特别值得我们一读。本文整理了施一公先生发表在科学网博客上的这两篇文章,全文如下。 我从获得博士学位至今已经整整16个春秋,但博士阶段的感受仍然历历在目。我从指导自己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