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0年度Radiology科研进展汇总(四)

2020-04-01 shaosai MedSci原创

2020年度Radiology科研进展汇总

Radiology: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在晚期卵巢上皮癌的应用价值

背景:晚期卵巢上皮癌的治疗缓解率约能达到75%。早期治疗反应指标能够更好地优化临床管理及改善预后。本研究旨在评价扩散加权成像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在作为治疗反应、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整体生存期预测指标的价值。

本多中心研究共纳入了III或IV期的卵巢癌、原发性腹膜或输卵管恶性肿瘤的患者,对患者计划性铂类化疗药治疗及肿瘤细胞减灭术。对一中心患者在基线时(0-7天)进行2次MRI检查来评估ADC值的可重复性;在治疗3个疗程后再次进行MRI检查。比较治疗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ADC值变化。利用多元COX模型比较PFS和整体生存期。

结果为,本研究共纳入了125例受试者。基线MRI检查ADC值可重复性较好。在治疗1个周期后ADC升高,在治疗3个周期后两个队列分别有58%、53%患者的ADC升高。在治疗3个周期后,反应组和无反应组ADC变化百分比分别为 (16.6% vs 3.9%; P = .02 [细胞生物学水平]; 19.0% vs 6.2%; P = .04 [放射学水平])。在1周期治疗后ADC升高与PFS延迟具有相关性(HR, 0.86; 95% CI: 0.75, 0.98; P = .03)。ADC变化与整体生存期并无显着相关性。

本研究表明,在铂类化疗3周期后,表观扩散系数(ADC)对治疗反应具有预测价值。在治疗1周期后,ADC升高对无进展生存期具有提示意义。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7f7018494e1a

Radiology: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恶性潜能

背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s)临床管理国际指南2017版中更新了一些内容。然而,其诊断价值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修订版指南预测胰腺IPMN恶性潜能的价值,比较对比增强CT和MRI的诊断价值和设备间一致性。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析经手术切除证实的胰腺IPMN的增强扫描CT和MRI图像。利用ROC曲线分析CT和MRI的诊断价值。利用加权κ和ICC评价设备间一致性。

结果为,本研究共纳入了86例胰腺IPMN患者。在CT和MRI图像中,恶性IPMN肿增强粘膜结节、主胰管径口节段性变化、淋巴结病变、主胰管管径扩大和囊性病变明显扩大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良性IPMN。无论检查类型,增强粘膜结节不小于5mm具有最高的OR值。CT和MRI诊断恶性IPMN的ROC曲线下面积无明显差异,分别为0.83 [95% CI: 0.75, 0.92]) 、 0.86 [95%CI: 0.77, 0.95]),设备间一致性κ = 0.70。

本研究表明,综合修订的CT指标,≥5mm增强粘膜结节与恶性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具有显着相关性,对比增强CT和MRI两种预测恶性IPMN的诊断能力相当。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c9e0184928da

Radiology:T1分期肺腺癌脏层胸膜受累CT征象是否能作为T2分期的指标?

背景:肺癌出现病理性胸膜受累(pVPI)后病理分级将会由T1升级到T2。然而,术前pVPI的CT征象是否能够明确提示肺癌临床T2分级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确诊切除性非肿块性肺腺癌患者CT征象预测pVPI的准确性及预后价值。

本研究共纳入了T1N0MO肺腺癌且经手术切除证实的患者。由胸部放射科医生评价能够提示pVPI的CT征象。利用评测性能指标和多元COX回归分析分别评价与pVPI相关的CT征象诊断准确性和预测无疾病生存期(DFS)的准确性。

结果为,本研究共纳入了695例患者,其中有6例患者pVPI数据不全。CT增项评价pVPI的准确性范围为62.7% (432/689 例)-72.3% (498/689例)。阳性预测值范围为44.1% (173/392例)-56.4% (88/156例),这表明约有半数的基于CT征象预测为假阳性。多元COX回归分析模型显示CT征象综合表现不能够独立预测DFS(调整HR分别为)此外,pVPI也不是一项独立地预后指标(调整HR为),但年龄和临床T分级均是独立预后指标。

本研究表明,提示病理学胸膜受累(pVPI)的CT征象准确性约为62.7%-72.3%。pVPI的CT征象并不能作为临床T1分级肺腺癌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指标。本研究结果对利用胸膜受累CT征象作为T2分级的言论提出质疑。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abaa1848e5e2

Radiology:非增强CT检查自动肝脂肪定量的应用价值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公众健康的关注,对于脂肪肝的非侵入性诊断和定量评估是非常有价值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肝脂肪体积定量方法来评估脂肪肝的发生率。

本研究应用3D卷积神经网络联合全自动肝脏分割算法对无症状成年患者的腹部CT平扫进行分析,并对亚组进行随访。分析基于体积肝脏密度,包括CT脂肪分数转换,并与人工勾画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为,本研究共纳入了9552例患者的11669次CT扫描,其中对1862例患者随访共计2117次。算法失败主要发生了7次CT检查图像中。平均肝脏CT值为55 HU ± 10,相关CT脂肪分数为6.4%(男性要比女性脂肪含量要高一些[7.4% ± 6.0 vs 5.8% ± 5.7%; P < .001])。不同年龄下平均肝脏CT值变化很小(<4HU),且与BMI有微弱相关性(r2 = 0.14)。根据分类,47.9% (5584 / 11 669)无或具有轻微脂肪肝 (CT 为 <5%), 42.4% (4948 / 11 669) 具有轻度脂肪肝(CT 为 /5%-14%), 8.8% (1025 / 11 669)具有中度脂肪肝 (CT 为 /14%-28%), and 1% (112 / 11 669)具有重度脂肪肝 (CT 为 >28%)。全自动算法和人工勾画结果具有很好一致性,两者差异约为2.7HU(r2 为0.92)。在亚组纵向分析中,平均变化仅为-3 HU ± 9,然而有43.3% (806 /1861)的患者在首次和最后一次检查中脂肪肝分类发生变化。

本研究表明,基于CT全自动脂肪肝定量方法能够对肝脂肪变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评价,所得结果与人工测算具有良好一致性。在非症状性大规模筛查中轻度以上脂肪肝的发生率超过50%。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cd2d184645c2

Radiology:偶然发现的胰腺囊性肿瘤,初次MRI和CT能够预测病变进展吗?

背景:偶然发现的胰腺囊性肿瘤(PCN)越来越多。由于一小部分PCN存在恶性潜能,临床管理具有挑战性。最新ACR根据PCN的测量及生长情况进行分类是基于基线囊性病变的大小。然而,尚无数据对ACR定义大小分类对PCN生长情况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参照最新ACR指南评价长期随访偶然发现胰腺囊性病变的生长情况,基线影像学特征与病变生长的相关性。

本研究共纳入了基线行影像学检查的PCN患者,且12个月之中进行了多次随访的患者。基于ACR 2017指南对PCN进行研究。记录位置、有无分隔、壁结节和多样性等囊肿特征。利用基线PCN大小与其他指标评价时间进展情况。

结果为,共有390例患者检出646处囊性病变,对其随访中位数为50个月(范围为12-186个月)。囊性病灶增大共有184 (28.5%),囊性病灶减小共有52 (8.1%),囊性病灶处于稳定状态共有410 (63.4%)。在基线囊性病灶小于5 mm、5-14 mm、15-25 mm和大于25 mm的PCN患者中,增大例数分别为7(13.2%)、106 (28.9%)、49 (32.2%)和22 (29.7%)。壁结节、囊内分隔或病变多样性与囊性病灶生长具有相关性。在基线小于5mm的PCN中,在随访3年和5年未见生长的百分率分别为100%、94.2%。

本研究表明,基于ACR基线分类,大小为15-25mm的胰腺囊性病变要比小于5mm的生长可能性高3.1倍。基线小于5mm的PCN在随访3年均无变化。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7786181096bf

Radiology:灌注CT评价胰腺导管内腺癌新辅助放化疗的效果

背景:CT图像中肿瘤大小尚不足以有效地评价新辅助放化疗(CRT)的治疗效果,且与组织学分级相关性较差。本研究旨在验证利用灌注CT预测胰腺导管内腺癌(PDA)对CRT的治疗反应。

本研究共纳入了经病理证实的PDA患者,在CRT前后进行灌注CT检查。在CT图像中测量血流(BF)、血容量(BV)和渗透-表面积乘积(PSP)。根据治疗反应将患者分为治疗反应者与治疗无反应者。利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基线灌注指标,利用Wilcoxon配对符号等级检验比较CRT前后灌注指标。

结果为,本研究共纳入了21例CRT术前行动态灌注CT的患者。所有受试者均行胰腺切除手术。18例患者行CRT术后灌注CT。CRT治疗有反应患者基线BF要高于无无反应者(中位数44 [IQR, 39-56] vs 28 [IQR, 16-52] mL/100 g/min; P = .04),两组BV和PSP无明显差异(中位数BV, 4.3 [IQR, 3.5-6.9] vs 2.0 [IQR, 1.6-6.5] mL/100 g, P = .15; 中位数PSP, 25 [IQR, 21-30] vs 20 [IQR, 10-34] mL/100 g/min, P = .31)。RECIST和CA199与灌注参数(RECIST 、 BF: r = 0.05, P = .84, 95%CI: -0.40, 0.48; CA 19-9 、 BF: r = 0.06, P = .78, 95% CI: -0.39, 0.49)和组织病理学反应(r = 0.16, P = .47, 95% CI: -0.3, 0.57 、 r = 0.09, P = .71, 95% CI: -0.37, 0.51)并无显着相关性。对于治疗有反应患者,经CRT后灌注参数增高(中位数BF, 54 [IQR, 42-73] vs 43 [IQR, 28-53] mL/100 g/min; P = .04)。对于治疗无反应者,灌注参数并无显着性变化(中位数BF, 43 [IQR, 28-53] vs 33 [IQR, 16-52] mL/100 g/min; P = .06)。

本研究表明,灌注CT检查可能有助于预测胰腺导管内腺癌治疗的组织病理学反应。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ac0518108195

Radiology:多发性硬化认知损害在功能MRI上的体现

背景:先前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功能网络紊乱严重,说明脑网络处理效率降低。近期研究发现脑网络动态特性能够体现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利用功能MRI脑网络动态变化评价认知损害的MS患者。

本研究对原始数据进行进一步挖掘分析。评价认知功能正常和认知功能受损MS患者的区域性功能网络动态差异(例如特征向量中心动态)。利用滑动窗口方法在功能MRI图像上计算功能网络动态。利用基于类聚排列方法比较认知损伤和认知正常患者。

本研究共纳入了96健康志愿者和332例MS患者。在332例MS患者中,分别有认知损伤患者87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180例,排除了轻度认知功能损伤的患者(n = 65)。认知损害组患者中男性要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35 of 87 [40%] vs 48 of 180 [27%]; P = .02),且组内患者年龄要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51.1 years vs 46.3 years; P < .01)。基于类聚排列比较方法显示与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认知功能受损者功能MRI图像中预设模式、额顶叶和视觉网络区域的中心动态要明显减少。随后,相关分析和分层类聚分析显示预设模式、视觉网络与功能重要性波动具有负相关(在健康志愿者中(r = -0.23),而认知功能受损和认知功能正常组具有负相关(r = -0.04 vs r = -0.14; 校正 P = .02)。

本研究表明,功能MRI显示认知功能受损的多发性硬化患者不仅在预设模式、视觉网络和额顶叶网络动态减少,而且预设模式与视觉网络间出现交互影响降低。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e8be1810490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601119, encodeId=cae96011194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5f6e50720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科研进展#</a>2020Radiology科研进展汇总在这里,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5072, encryptionId=c5f6e50720c, topicName=科研进展)],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00315/6c52e73f687745e5b92987fb63ac6545/路径.png, createdBy=fb822254669, createdName=Ahui, createdTime=Tue Jun 02 03:14:32 CST 2020, time=2020-06-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0-06-02 Ahui

    #科研进展#2020Radiology科研进展汇总在这里

    0

相关资讯

病例讨论|以上消化道大出血为首要表现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呕血伴黑便2个月余,加重3 d"于2018年6月21日转诊至上海长征医院胰胆外科。患者于2018年4月底无明显诱因出现一次呕血,5月3日当天1012呕血5次,外院查胃镜提示胃底静脉曲张,红色征(+),可见渗血,胃体中部占位性病变。急查腹部CT平扫检查提示胰腺占位。患者于外院抗感染、补液、止血对症治疗数天后,于2018年5月7日转院至上级三甲医院。

女性,上腹部疼痛不适半月余,请诊断!

女性,上腹部疼痛不适半月余,请诊断!

Nature:新型免疫细胞“动员”T细胞,更有效抗击“癌症之王”胰腺癌

2月19日,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小组报告发现了一个“候选”:一组被称为先天淋巴样细胞(ILCs)的免疫细胞。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Radiology:偶然发现的胰腺囊性肿瘤,初次MRI和CT能够预测病变进展吗?

背景:偶然发现的胰腺囊性肿瘤(PCN)越来越多。由于一小部分PCN存在恶性潜能,临床管理具有挑战性。最新ACR根据PCN的测量及生长情况进行分类是基于基线囊性病变的大小。然而,尚无数据对ACR定义大小分类对PCN生长情况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参照最新ACR指南评价长期随访偶然发现胰腺囊性病变的生长情况,基线影像学特征与病变生长的相关性。

病例报告|以巨大胰腺假性囊肿为首发表现的胰腺癌一例

患者男性,59岁,因“食欲减退4个月,上腹部饱胀感2个月”入院。

Radiology: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恶性潜能

背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s)临床管理国际指南2017版中更新了一些内容。然而,其诊断价值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修订版指南预测胰腺IPMN恶性潜能的价值,比较对比增强CT和MRI的诊断价值和设备间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