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烧瓶”一样的心脏

2023-05-29 新乡医学影像 新乡医学影像 发表于上海

烧瓶心表现为正位胸片上,心影向左右侧扩大,呈三角烧瓶样改变。

烧瓶心(water bottle heart)

【影像学表现】

烧瓶心表现为正位胸片上,心影向左右侧扩大,呈三角烧瓶样改变。

【临床意义】

烧瓶心提示心包积液可能,但并非特异性征象,亦可见于心肌病患者。正常人群中,脏层心包与壁层心包之间的液体量约为20~50 ml,大于此即为心包积液。心包积液的病因包括心肌梗死(最常见)、胶原血管病(系统系红斑狼疮等)、外伤和手术、转移、结核、病毒感染、尿毒症等。

图1:正位胸片提示心 影呈三角烧瓶样改变。

扩展阅读

【病因病理】

心包积液容易诊断,但病因很难确定,有结核性、化脓性、病毒性、风湿性、转移性等。积液性质有血、脓、纤维蛋白性等。积液先在后下陷窝(心包腔最低位),然后向两侧及前后部聚集。

【临床表现】

少量或慢性积液时临床上可无症状,大量或急性者可压迫神经出现填塞症状如面色苍白、发绀、上腹胀痛、端坐呼吸等。体征有心界扩大、搏动减弱、心音遥远、心包摩擦音、颈静脉怒张、脉压低、奇脉、肝大和腹水等。

【影像表现】

X线表现:平片上,心包积液在300ml以下者,心影大小、形态可无明显改变。中等量以上积液从心包腔最下部分向两侧扩展,见心影普遍增大,正常弧度消失,呈烧瓶状至球状,上纵膈影变短变宽,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主动脉搏动正常,肺纹理正常或减少,左心衰时出现肺淤血。

 
CT表现:心包厚度增加(>4mm),密度随积液的性质而异,多数为水样密度,亦可为出血样的高密度。增强扫描时,积液密度无变化,但壁层心包有强化,使心包内积液显示更清楚。因为扫描时是仰卧位,少量的心包积液常集聚于左心室和右心房的后外侧,大量积液则形成包绕心脏的异常密度带。一般将心包积液分为3度:

  • Ⅰ度少量积液,积液量<100ml,舒张期心包脏壁层间距5-15mm;
  • Ⅱ度为中等量积液,积液量100~500ml,心包脏壁层间距>15~25mm;
  • Ⅲ度为大量积液,积液量>500ml,心包脏壁层间距>25mm。
  • 局部粘连而引起的包裹性积液的好发部位在右前外侧和背侧。

 
MRI表现:根据积液的性质,心包积液的信号强度有所不同,浆液性心包积液T1WI上呈均匀低信号,炎性渗出液并蛋白含量高者则呈不均匀中高信号,血性积液则呈高信号,肿瘤所致积液则呈不均匀的混杂信号,其内可见中等信号的结节影。T2WI上积液多呈均匀高信号;对液体显示敏感的序列,可清晰的显示心包积液。因此,MRI对发现心包积液较敏感,常可显示局限性积液。因受心脏搏动性的影响,心包内液体有流动,因此信号可不均匀一致。少量的心包积液与心包增厚MRI信号有时较难区分。

【鉴别诊断】

心包积液的临床表现典型,影像学检查常具有特征,通常不难诊断。主要诊断依据为X线平片示心影增大,呈烧瓶状或球状,上纵隔影变短;超声检查呈液性无回声并可进行定量诊断;CT检查不仅可以确定诊断和进行定量分析,还有助于评估纵膈结构的改变;MRI检查依病变形态和信号强度,不仅能做出诊断,还可以对积液的性质进行评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