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替尼完全获批,HER2+乳腺癌治疗步入新时代

2020-08-07 网络 网络

近日,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1类创新药吡咯替尼获得国家药监局完全上市批准。这是该明星药物自2018年获得有条件上市批准后的又一里程碑。从最初研发到成功上市,吡咯替尼历经近十年时间,屡次登上顶尖国际学术

近日,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1类创新药吡咯替尼获得国家药监局完全上市批准。这是该明星药物自2018年获得有条件上市批准后的又一里程碑。从最初研发到成功上市,吡咯替尼历经近十年时间,屡次登上顶尖国际学术舞台,获得全球医药行业同道广泛认可,打破了进口药对国内抗HER2领域多年的垄断,让国人为中国原研的崛起而振奋。更重要的是,上市两年间,吡咯替尼已惠及患者超20000余人,众多家庭因吡咯替尼而重获新生。可以说,吡咯替尼此次完全获批对我国药审改革、临床诊疗和医药创新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2018年吡咯替尼的获批上市是基于Ⅱ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Ⅱ期临床试验是一个全国多中心试验,研究组是吡咯替尼加卡培他滨,对照组是拉帕替尼加卡培他滨,一共入组12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结果证实,吡咯替尼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无论客观缓解率、临床受益率都显著占优,尤其是PFS方面,研究组是18.1个月,而对照组只有7个月,延长了11.1个月,HR值小于0.4。

伴随着PHENIX和PHOEBE两项大型III期研究的发布,吡咯替尼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完全获批认定,成为我国首个通过优先审评通道上市后,获得完全批准的抗肿瘤创新药。

PHENIX研究设计证明曲妥珠单抗和紫杉治疗失败以后,吡咯替尼加上卡培他滨对比化疗的疗效。

ASCO2019 大会的会议摘要中,公布了PHENIX研究结果,吡咯替尼二线治疗 Her2+乳腺癌患者的 III 期数据。在中国纳入的 279 例既往接受过紫杉烷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 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分析结果:「吡咯替尼+卡培他滨组患者(n = 185)」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相比安慰剂+卡培他滨组(n = 94)显著延长(11.1 vs 4.1 个月),客观反应率显著提高(68.6% vs 16.0%)。PHENIX研究结果已经在英文杂志TBCR(Translational Breast Cancer Research)全文发表。

另外,PHOEBE研究入选了2020年的ASCO大会报告,与拉帕替尼+卡培他滨相比,吡咯替尼+卡培他滨也可显著延长PFS (12.5 vs. 6.8个月)。吡咯替尼在其他肿瘤的探索也在进行中, JCO 杂志刊登了吡咯替尼治疗HER2突变晚期肺腺癌的研究,结果依然出彩。

此外,在PHENIX的临床设计中,我们既看到了联合比单药的优势,同时我们又有71例患者是用吡咯替尼单药治疗的,所以此次完全获批也能证明吡咯替尼今后单药使用的合理性,以及未来跟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前瞻性。

另外,最近一项真实世界研究也公布,研究共筛选出232例患者,其中168例符合纳入标准,中位随访时间7.3个月,总体人群mPFS可达8.07个月,从基线特征来看,三线及以上患者占56%,内脏及脑转移占82%,且23%的患者伴有脑转移。对于三线及以上患者,有32%已接受过同类TKI拉帕替尼的治疗。另外有32%的患者既往使用过卡培他滨,在本研究中接受吡咯替尼联合其它药物治疗,因此对于此类较多既往经过多线治疗且肿瘤负荷较重的患者,吡咯替尼还能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实在不易。

对于三线及以上患者,亚组分析显示mPFS为7.6个月,横向对比其他同类研究,存在相对更优的趋势,TH3RESA研究:T-DM1 6.2个月,SOPHIA研究:马格妥昔单抗+化疗 5.8个月,NALA研究:奈拉替尼/拉帕替尼+卡培他滨 mPFS<6个月,而吡咯替尼可达7.6个月,可谓是一枝独秀,并且真实世界人群中患者治疗史也更为复杂,因此从药物可及性以及对于一些高危晚期患者,后线使用吡咯替尼也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

今年的CSCO指南将吡咯替尼列为了一线治疗方案之一,同时,国家也批准吡咯替尼按目前的适应症进入医保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82722, encodeId=32151582e22c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645583912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新时代#</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8391, encryptionId=36455839121, topicName=新时代)],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598d16960026, createdName=446798725_87912770, createdTime=Sun Aug 09 14:08:51 CST 2020, time=2020-08-09,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NAT COMMUN:老药新用,同时抑制肿瘤线粒体和血管生成

至今为止,癌症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尽管已经存在结肠癌和乳腺癌的标准协议和疗法,但是不能满足治疗需求,建立新的治疗方法是当务之急,这可以尽量减少癌症造成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Eur J Cancer: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10年随访结果

近日,奥地利乳腺结直肠癌研究协助组8 A试验10年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The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探究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BCS)和连续内分泌治疗(E

三阳性乳腺癌,抗HER2联合化疗,还是联合内分泌治疗?

三阳性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阳性,约占全部乳腺癌的5%~10%。三阳性乳腺癌患者与HER2单阳性乳腺癌患者相比,肿瘤较小、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乳腺癌相关生

名家共话分子分型时代下乳腺癌化疗药物的使用策略

近年来,乳腺癌领域新药和新进展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但以蒽环和紫杉类药物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仍处于基石地位,更有甚者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中也独具魅力,成为新药联合治疗的最佳拍档。

蒽环类药物在不同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蒽环类药物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广泛应用,是具有代表性的细胞毒类药物。过去几十年中,虽然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但是蒽环类药物仍然在乳腺癌、肝癌等很多实体肿瘤和多发性骨髓瘤(MM)

又双叒登Nature子刊!四链DNA结构首次在乳腺癌细胞中发现

1953年4月25日,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两位科学家Francis Crick和James Watson在《Nature》发文,率先提出了如今众所周知的双螺旋DNA模型,这一发现后来被称为分子生物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