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国际论坛会议召开

2014-06-23 cmt 医学论坛网

第五届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国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本次国际盛会由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论坛科学委员会、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和全球医生组织联合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华大基因等单位协办。         图一: 报告厅专家云集 (孟雪飞 摄)      &

第五届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国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本次国际盛会由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论坛科学委员会、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和全球医生组织联合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华大基因等单位协办。

        图一: 报告厅专家云集 (孟雪飞 摄)

        本届论坛主题是“转化医学全球化新时代-促进转化医学综合功能架构的建设。”在詹启敏院士主持的特邀演讲环节中,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院士和美国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Leroy Hood 院士均发表了演讲。

        图二:大数据时代主题论坛专家 (孟雪飞 摄)

        图三:分会场座无虚席 (孟雪飞 摄)

        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国际论坛为我国医学界专家学者提供了国际化交流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的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OCC2013]转化医学论坛--鼓励中国心血管原创性研究 搭建基础与临床沟通的桥梁

2013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基础及干细胞论坛”在各位专家的共同支持下,今年正式更名为“转化医学论坛”,论坛仍由何奔教授和邹云增教授担任论坛坛主,本届论坛在吸纳前几届基础论坛组织筹备经验的基础上,今年论坛主题是“鼓励中国心血管原创性研究  搭建基础与临床沟通的桥梁”。整个基础及干细胞论坛共1天半,论坛将邀请包括JCI的主编Prof.ROCKMAN教授等国内外转化医学领域的专家给予精

“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中期成果汇报会在成都召开

  “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中期成果汇报会于2012年12月6日下午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参与该项目的广东省内16家中心的负责人或代表,以及来自中华医学会的嘉宾出席了汇报会。   汇报会中,项目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李津医生介绍了项目概况、目前进展及主要成果。据李医生介绍,“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项目”由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中

中美专家呼吁加快临床试验与转化医学合作

记者日前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6月26日至27日,由该院主办的“湘雅—中美临床试验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在长沙举行。中美两国专家围绕药物临床试验与转化医学的紧迫问题和前沿观点展开了深入研讨,并呼吁加强相关领域间国际合作,以提高两国临床试验水平,共促转化医学发展。 来自哈佛大学、匹兹堡大学、美国国家肿瘤研究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7位美国顶尖专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周宏灏教

刘进:转化医学与麻醉学发展

刘进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危重病医学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一任会长 麻醉科医师的工作能使患者长期转归更好,特别是麻醉安全已经做得很好的时候,证明麻醉医师给患者带来的转归作用;麻醉科向围术期医学的转化,中国能够向全世界医学作更多的贡献,能够更好地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结合。 转化医学研究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再将其科研成

我国将在今年内推出“抗生素耐药芯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物研究专家杨胜利做客由广州市科信局、广东科学中心等主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分析“转化医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据杨胜利透露,我国将在今年内推出“抗生素耐药芯片”,该芯片可快速检测出病人对哪种抗生素耐药,医生开药时可更有针对性。   “基因芯片是近年来科技上最重大的突破之一。”杨胜利介绍,其中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疾病易感性预

转化医学:奏响基础研究转向临床应用的美妙乐章

转化医学这个词近几年在生物医学领域一直很火,而世界各地的转化医学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美国到现在已经成立了40多个转化医学中心,中国的转化医学中心也如星火燎原般在各地出现。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国家层面和政策引导上,都在大力支持这种由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及应用方面的转化。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业内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填补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应用两座大山之间的鸿沟,或曰“死亡之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