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医闹“利器”被废,这条法规改的痛快!

2020-05-19 杨闲弹 杨庆闲弹医迹江湖 (ID:yangqingxiantan)

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新修订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正式实施,其中终于删除了关于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使其彻底成为历史。

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新修订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正式实施,其中终于删除了关于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使其彻底成为历史。

不得不说,这一“奇葩”规定被正式删除,真是让所有医务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什么是医疗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的规定: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疗过程有无过错承担举证的责任。

通俗的讲,就是患者起诉医院,若医院无法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没有过错,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举一个实际例子,一患者在医院牙科做了一个活动义齿修复,但不久后卡环突然脱落,义齿进入食道并滞留,最后用内窥镜取出。

事后该男子向法院提出告诉向医院索要赔偿,根据举证责任倒置,患者无须证明自己是否使用义齿得当,而是由医院拿出证据证明义齿的质量有保障,且事前有充分告知患者安装活动义齿的危险性。

最终医院因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而赔偿了患者3万元。

很显然,这种举证责任倒置与我们常见的“谁主张,谁举证“的方式完全相反。

那为什么医疗诉讼中会执行这种举证方式呢?

其一,由于患者不具备相应的医疗知识,所以在发生医疗事故纠纷案件时,想要证明医院有过错很难。

其二,很多证据信息(比如病历),都在医生或医院的实际控制和支配之中,这对患者获取证据时可能会造成不利。

看得出来,法律制定举证责任倒置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弱势”一方,也就是病人的权益不受损害。

但这种没有经过实际论证,想当然的法规,最终导致了更恶劣的医患关系,严重损害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表面看,举证责任倒置让患者诉讼的门槛和难度得到降低,但与此同时, “权利”也遭到滥用,医疗投诉和纠纷数量激增。

许多患者仗着“有法撑腰”,不管是不是医院(医生)的责任和问题,只要认为自己在医院就诊时权益受到损害就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这对医院,尤其是医生来说,无异是巨大灾难。

因为他们在繁重的工作间隙要花大量时间搜集证据,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很难找到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为什么?

这就要从医学性质上说起了。我们都知道医学是一门仍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的科学,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与复杂性。

在医学领域,很多疾病的发生迄今尚无合理解释。而且医疗的误诊误治是无法从根本上完全避免的,甚至这个比例相当高,即便是在医疗技术最先进的美国,误诊误治的比例也高达20%!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例如医疗意外、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医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未知疾病发生和病人的不配合等等),医生是很难举证的。

或许也是抓住这一特点,举证责任倒置成为了那些专业医闹的“利器”,他们恶意诉讼,高额索赔,将医生逼入绝境。

几年前,四川某医院肝胆外科的周医生就因收治了一名不该收治的病人,而选择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

该患者患有肝内外胆管结石,此前已在院外做过三次手术,效果都不理想。周医生见其可怜,将其收治,并为其手术,谁料术后不理想,出现并发症。

接受多次手术的病人出现并发症很正常,但患者家属抓住不放,要求周医生赔偿。纠纷持续数月,周医生身心俱疲,最后自杀。

周医生的离世让人痛心,但千万不要以为,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只损害了医院或医生的利益,与自己无关。

事实上,这个以人民的名义立下的规定,最终损害最大的是人民的利益。

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逼得医生不得不开始“自保,出现“防御性”医疗。

比如医生会考虑避免事故的出现,而采取有效性差但安全系数大的保守治疗方案(这无疑会限制医生对医学的探索,使得医疗技术和医疗手段的无法得到创新与提高)。

再比如医生为防止差错,被病人投诉,不得不为病人做大量不必要的检查以防止漏掉某些疾病的可能。

检查一多,医疗费用自然上涨,患者经济压力增大不说,还有可能因过于细化的诊疗流程而延误治疗时机,医患矛盾变得愈发尖锐,关系愈发紧张。

此外,除了“防御性“医疗,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承受不住举证压力,干脆直接选择离开医疗行业。

慢慢地,优秀医生越来越少,即便是有钱有关系的人也不一定能看好(上)病,更不要说那些普通老百姓。

总之,医疗诉讼讲求举证责任倒置完全是法律专业人员闭门造车,它严重地违背了医疗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医生、患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

所以如今取消这一奇葩规定,反而可能是缓解医患紧张关系的一剂良药。

不过,期待也不要抱太高,像这种医疗体制内的奇葩规定又何止这一条。

要想真正“药到病除”,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恐怕还是得大刀阔斧,实事求是地进行医疗改革才行。

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我们只有以后再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国家卫健委通报7起医闹案例 193人被联合惩戒

2018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2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明确规定“因实施或参与涉医违法犯罪活动,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以上处罚,或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自然人将被联合惩戒”。现根据公安部提供的相关信息,将刘某等193人列为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失信行为人。该名单信息已经全国信用信息平台推送给参与

百人大闹医院,打伤警察,多人被拘

2月17日,安徽省芜湖市南陵警方“南陵平安卫士”通报一起“医闹”事件。

福建石狮一男子在医院醉酒闹事:打伤医护毁器械,被拘7天

医院本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不料却有患者醉酒闹事,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近日,一男子在石狮总医院打伤医护人员,毁坏医院器械、座椅,最后被蚶江派出所作出拘留7天处理。这天,吴某参加喜宴后,醉酒摔伤,朋友见状立即拨打120。随即,在救护车辆的运送下,吴某顺利到达石狮市总医院的急诊科就诊。不料!正当医护人员要帮吴某处理伤口时,吴某突然性情大变。石狮市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李天津:在120急救车上面这

还敢医闹?177人列为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失信行为人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2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现将王某等177人列为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失信行为人。该名单信息已经全国信用信息平台推送给参与联合惩戒各部门,共同落实联合惩戒措施。现公布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收集的部分典型案例,希望此类行为逐渐减少,医疗秩序更加良好。典型案例1:2018年12月10日14时许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出台:立法防医闹 保护医疗卫生人员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该法将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人民的健康权利从此有了立法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共分十章110条,涵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药品供应保障、健康促进、资金保障等方面内容,凸显“保基本、强基层、促健康”理念。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7年12月、2018年1

@陶勇医生 您的痛心疾呼有回应了!北京将落实医院安检制度

北京朝阳医院被砍成重伤的眼科医生陶勇,在神志恢复的第一时间就高声疾呼:“恳请安检在医院落地”!如今,终于有了回应!3月26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对《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草案)》。

拓展阅读

美国洛杉矶一所医院3名医护人员被刺伤

一名男子被指控周五在洛杉矶Encino医院医疗中心内刺伤了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洛杉矶市警察局表示,在令人震惊的袭击事件发生之前,他以病人的身份出现。经过4个小时的对峙后,袭击者终于在周五晚些时候被拘留

国家卫健委等28部门联合惩戒“医闹”行为!177人上黑名单!

扰乱医疗秩序、伤害医务人员者,严惩!

悲痛!江西吉水县人民医院胡淑云医生遇刺不幸去世,年仅38岁!同事:他对病人负责态度好

2021年1月26日上午9时许,吉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胡淑云在病房查房过程中突遭歹徒持刃袭击受伤,吉水县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实施紧急抢救。省、市、县高度重视,组织多方专家联合救治,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

突发!浙医一院被投炸弹,多人受伤!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突发!浙医一院6号楼5楼发生一起疑似爆炸物爆燃事件,炸弹为自制的简易炸弹,造成3名医院工作人员和1名病人受伤!

@陶勇医生 您的痛心疾呼有回应了!北京将落实医院安检制度

北京朝阳医院被砍成重伤的眼科医生陶勇,在神志恢复的第一时间就高声疾呼:“恳请安检在医院落地”!如今,终于有了回应!3月26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对《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草案)》。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出台:立法防医闹 保护医疗卫生人员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该法将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人民的健康权利从此有了立法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共分十章110条,涵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药品供应保障、健康促进、资金保障等方面内容,凸显“保基本、强基层、促健康”理念。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7年12月、2018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