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 Research》:MHCII^hiLYVE1^loCCR2^hi间质巨噬细胞介导肺小动脉中膜纤维化并加重肺动脉高压 ——重磅发表中山大学张宜乾团队最新成果

2025-05-17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深度剖析了PH血管纤维化的细胞来源、分子机制及潜在干预路径,为PH精准分子治疗探索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丰富了巨噬细胞-血管互作机制认知,具有重要基础与临床转化意义。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宜乾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在国际顶级心血管研究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MHCII^hiLYVE1^loCCR2^hi Interstitial Macrophages Promote Medial Fibrosis in Pulmonary Arterioles and Contribute to Pulmonary Hyperten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性揭示了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病理过程中一类特异性间质巨噬细胞(interstitial macrophages, iMΦ)亚群对肺小动脉中膜纤维化及疾病进展的重要作用,并阐明了其通过WNT11/PCP信号轴驱动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的分子机制,为PH防治提供了全新的细胞靶点与干预策略。

背景简介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致死性肺血管疾病,病理特征包括肺小动脉重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平滑肌异常增殖以及血管纤维化。其中,小动脉中膜纤维化是决定血管顺应性下降和右心衰竭进展的重要病理环节。既往研究发现,肺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常伴随PH,但其是否直接参与中膜纤维化,尤其是其具体亚群、来源及作用机制,尚缺乏明确证据。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阐明:

  1. PH小动脉中膜纤维化与间质巨噬细胞浸润的关联性
  2. 特定iMΦ亚群对中膜纤维化的促进作用
  3. 巨噬细胞来源及驱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4. 干预iMΦ募集及功能对PH病理进展的影响

研究方法

团队采用了多种互补性方法

  • 人类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肺组织样本Sugen-5416联合低氧动物模型,行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肺小动脉各层纤维化及巨噬细胞分布。
  •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解析肺组织巨噬细胞异质性及其动态变化。
  • 血液单核细胞谱系追踪,明确中膜巨噬细胞来源。
  • iMΦ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共培养,探讨其诱导表型转化效应。
  • 转基因动物与基因敲除模型,验证关键信号通路功能。

主要发现

① PH小动脉中膜纤维化与iMΦ浸润密切相关

组织学结果显示,PH患者及动物模型中肺小动脉中膜胶原沉积显著增多,与PH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同时伴随大量CD68^+间质巨噬细胞浸润。

② MHCII^hiLYVE1^loCCR2^hi iMΦ为主要致病亚群

单细胞转录组学揭示,PH状态下MHCII^hiLYVE1^loCCR2^hi iMΦ显著扩增,占据中膜主要浸润巨噬细胞来源。该亚群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2,呈促炎及纤维化相关基因特征。

③ 中膜iMΦ主要来源于循环单核细胞

谱系追踪实验证实,中膜iMΦ大部分来自CCR2依赖性单核细胞募集,而非肺内常驻巨噬细胞。

④ 通过WNT11/PCP信号驱动PASMC表型转化

共培养与转录组分析发现,MHCII^hiLYVE1^loCCR2^hi iMΦ通过分泌WNT11激活平滑肌细胞平面细胞极性(PCP)通路,诱导PASMC由收缩型向纤维母细胞样表型转化,表现为α-SMA下降、COL1A1、FN1上调。

⑤ 干预iMΦ募集或功能可缓解PH

  • 巨噬细胞Wnt11基因敲除可逆转PASMC纤维化表型,降低肺小动脉中膜纤维化,改善血管顺应性与右心功能。
  • Ccr2髓系特异性缺失小鼠PH模型中,中膜MHCII^hiLYVE1^loCCR2^hi iMΦ浸润减少,肺小动脉纤维化减轻,PH显著改善。

研究价值与前瞻

本研究首次明确PH病理过程中,循环单核细胞募集及其分化形成的MHCII^hiLYVE1^loCCR2^hi间质巨噬细胞,直接参与中膜纤维化及血管重塑,且通过WNT11/PCP信号轴调控PASMC表型转化,成为PH病理环节的重要调控因子。

研究提示:

  • MHCII^hiLYVE1^loCCR2^hi iMΦ及其WNT11信号轴为潜在PH治疗新靶点。
  • 靶向单核细胞募集(CCR2通路)及巨噬细胞纤维化信号,可为PH防治带来新策略。

总结

张奕倩教授团队深度剖析了PH血管纤维化的细胞来源、分子机制及潜在干预路径,为PH精准分子治疗探索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丰富了巨噬细胞-血管互作机制认知,具有重要基础与临床转化意义。

参考文献:

Qiu F, Miao HR, Hui HL, Qiu LJ, Chen Y, Luo M, Zhang JC, Lin YG, Li D, Ong SB, Hu XF, Jiang B, Zhang YQ. MHCIIhiLYVE1loCCR2hi Interstitial Macrophages Promote Medial Fibrosis in Pulmonary Arterioles and Contribute to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irc Res. 2025 May 13. doi: 10.1161/CIRCRESAHA.125.32617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35754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5458, encodeId=32be22654585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bad820e11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动脉高压#</a> <a href='/topic/show?id=e2a54816ec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巨噬细胞#</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8167, encryptionId=e2a54816ecc, topicName=巨噬细胞), TopicDto(id=82071, encryptionId=0bad820e112, topicName=肺动脉高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y 17 17:15:49 CST 2025, time=2025-05-1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MedComm (2020)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发布最新数据:肺动脉高压全球疾病负担现状与挑战

本研究为全球肺动脉高压负担现状提供了系统性、多维度的分析,揭示了发病趋势、人群结构变迁及地区差异,填补了全球PAH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空白。

Ann Am Thorac Soc:肺动脉高压中的虚弱综合征,一种多维度并发症正被关注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多器官累及的复杂慢病,虚弱综合征作为其重要并发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与临床医师关注。

CHEST:肥胖是否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欧洲多中心研究揭示答案

肥胖并未显著影响PAH患者的长期生存,但却可能干扰疾病的识别和风险评估。

Circ Genom Precis Med.:微小RNA(miRNA)为肺动脉高压分型诊断提供新工具,助力精准医疗发展

本研究为PH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生物标志物工具,标志着基于液体活检的PH分型诊疗策略正在走向现实。

European Radiology: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肺微血管病变CT高分辨率表现

光子计数探测器 CT(PCD-CT)高空间分辨率扫描技术的引入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目前主要用于改善对肺纤维化细微特征的分析。

HYPERTENSION:我国学者研究揭示BMP信号通路缺失通过细胞外基质重构促发肺动脉高压

本研究不仅首次明确了SMAD4在内皮稳态中的非冗余功能,更系统揭示其通过整合素-ECM轴调控血管稳定性的机制,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打开了新方向。

CHEST:超声心动图参数可显著提升肺动脉高压风险预测准确性:来自PVDOMICS研究网络的最新成果

无论是初诊还是随访期PAH患者,右心功能下降均与较差的6MWD、较高的NT-proBNP水平及风险评分升高密切相关。

MedComm:阜外-北大合作研究:肺动脉高压的全球挑战:疾病负担的时空异质性及政策启示!

该研究为PAH疾病的认识和精准防控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对推动该领域的进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