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Card Pha:直接口服抗凝剂联合胺碘酮使用时的出血风险

2024-12-2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与维生素K拮抗剂相比,直接口服抗凝剂在房颤(AF)患者中具有更少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同时服用胺碘酮和直接口服抗凝剂与大出血风险增加有关。

与维生素K拮抗剂相比,直接口服抗凝剂在房颤(AF)患者中具有更少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直接口服抗凝剂与许多药物之间存在潜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相互作用是与胺碘酮相互作用。据估计,接受直接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房颤患者中有6-10%的患者同时服用胺碘酮。因此,了解直接口服抗凝剂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非常重要。胺碘酮是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和糖蛋白酶的中度抑制剂。因此,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与胺碘酮同时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药物水平增加。虽然所有直接口服抗凝剂被糖蛋白酶代谢,但只有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有显著的CYP3A4代谢。因此,同时服用胺碘酮时出血的风险可能会有所不同。胺碘酮和直接口服抗凝剂之间存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然而,已经发表的文献对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存在矛盾。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Card P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以比较接受直接口服抗凝剂的患者同时服用胺碘酮和不同时服用胺碘酮的患者出血风险情况。
 
研究人员检索了PubMed、Embase和CENTRAL数据库,检索时间从2009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26日。研究人员纳入的研究比较了同时使用胺碘酮和直接口服抗凝剂的患者与不使用胺碘酮的直接口服抗凝剂患者的大出血情况。事件发生率用于计算比值比(ORs),并将其与随机效应模型合并。
 
这项荟萃分析纳入了9项研究,其中124813例患者服用了胺碘酮/直接口服抗凝剂,314074例患者服用了直接口服抗凝剂。胺碘酮/直接口服抗凝剂组的平均年龄为77.2岁,直接口服抗凝剂组为74.4岁(p= 0.21)。在直接口服抗凝剂患者中,同时服用胺碘酮的大出血发生率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OR为1.22, 95%可信区间(CI)为1.03~1.44, p=0.02, I2=88%)。胺碘酮/直接口服抗凝剂组颅内出血率数值较高(1.0% vs. 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为2.20, 95%CI为0.53~9.06, p=0.27, I2=100%)。胃肠道出血(OR为1.10, 95%CI为0.98-1.23, p=0.12, I2=62%)和全因死亡率(OR为1.38, 95%CI为0.70-2.73, p=0.35, I2=99%)方面无显著差异。
 
由此可见,同时服用胺碘酮和直接口服抗凝剂与大出血风险增加有关。在联合处方这些药物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原始出处:
 
Faith Michael,et al.Risk of bleeding with the concurrent use of amiodarone and DOAC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European Heart Journal-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apy. 2024.https://academic.oup.com/ehjcvp/advance-article/doi/10.1093/ehjcvp/pvae097/7932347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5376, encodeId=61b122453e64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da8314804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出血风险#</a> <a href='/topic/show?id=f6a484255b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胺碘酮#</a> <a href='/topic/show?id=7f9ae24298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直接口服抗凝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1,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1480, encryptionId=8da8314804a, topicName=出血风险), TopicDto(id=72429, encryptionId=7f9ae242984, topicName=直接口服抗凝剂), TopicDto(id=84255, encryptionId=f6a484255be, topicName=胺碘酮)],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Dec 28 19:22:14 CST 2024, time=2024-12-28,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展开1条回复

相关资讯

双抗期间院外出血风险评估(PRECISE-DAPT score)

双抗期间院外出血风险评估(PRECISE-DAPT score)

Nat Commun:阿司匹林的替代药?科学家研制出不会增加出血风险的合成血液抗凝剂!

患有肺栓塞、缺血性中风和心肌梗塞等由于血栓形成而导致疾病的患者,通常会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血液稀释剂”药物,以阻止血凝块形成或增大,帮助血液顺畅流动,防止疾病进一步的发展。

Front Cardiovasc Med:HAS-BLED评分对AF患者出血风险的预测分析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与缺血性卒中的5倍风险相关。口服抗凝剂(OAC)可降低AF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然而,也增加出血风险。

NEJM:高出血风险患者PCI方案选择——聚合物药物洗脱支架 vs 无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

在PCI后1个月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高出血风险患者中,使用聚合物Zotarolimus洗脱支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无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相当

探需求,循证据,论古稀耄耋——老年房颤患者抗凝策略探讨

房颤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房颤患者有几个特点:高血栓和高出血风险并存,肝、肾功能减退,合并症多,合并用药多。因此对药物的安全性、代谢、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便利性等有更高的要求。

ESC 2020线上访谈丨单一抗血小板治疗:对早期使用的见解——Dominick Angioliiio教授

鉴于抗血小板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其出血风险,进一步认识抗血小板药物(包括单抗和双抗)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最近有研究强调在PCI患者中早期单一抗血小板治疗。

JAHA:黑人和白人成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的出血风险

黑人和白人患者出院后双抗血小板治疗相关出血的风险无显著差异。两组出血风险评分相似。

ARC-HBR高出血风险标准或需更改,漏掉了吸烟这一重要出血危险因素!欧洲心脏杂志子刊研究

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医疗质量与临床预后子刊发表的一项芬兰研究提示,在STEMI患者中,ARC-HBR标准漏掉了一个重要的大出血预测因子——当前吸烟。

JAHA:房颤患者同时使用地尔硫卓和直接口服抗凝药物与出血风险的关系

在房颤患者中,同时使用地尔硫卓和DOACs与较高的出血风险相关,在CKD和非CKD亚组中均一致。

一文掌握:PCI术后出血风险管理三大要点

鉴于PCI术后出血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于合并不同危险因素的患者需给以个体化抗栓治疗,本文主要介绍老年患者、房颤患者、卒中病史患者、亚洲人群的个体化治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