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DDX39B突变与新型神经发育障碍,从基因组学到体内模型的综合研究
2025-02-12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研究揭示了DDX39B在一种新型神经发育障碍中的作用。患者携带的DDX39B变异导致mRNA剪接和输出异常,果蝇和斑马鱼模型进一步支持这些变异的功能缺失效应。
DDX39B是DEAD-box家族中一个保守的ATP依赖RNA解旋酶,在真核生物中参与mRNA代谢,并且是TRanscription-EXport(TREX)超复合体的核心组成部分。最近的研究表明,TREX复合体的亚基在神经发育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描述了来自五个家庭的六名个体,其中四名携带DDX39B的新生错义变异,一名携带遗传性剪接变异。这些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先天性肌张力低下、癫痫、身材矮小、骨骼异常、畸形特征以及三名患者的微头畸形。通过3D分子建模预测,这些变异会改变蛋白质结构。体外实验表明,p.(Gly92Asp)和c.433-1G>T变异影响了DDX39B与其他TREX复合体成员的相互作用,而p.(Gly37Cys)、p.(Ser44Arg)和p.(Arg123Gln)变异则不影响TREX复合体的组装。血液转录组学研究表明,携带p.(Gly37Cys)、p.(Arg123Gln)和c.433-1G>T变异的个体中异常剪接事件显著增加,表明mRNA剪接和输出受到干扰。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些变异在体内的作用,研究人员生成了果蝇转基因模型,发现人类参考DDX39B的过表达会导致致死性,而患者变异则不会,提示这些变异是功能缺失型等位基因。斑马鱼中的DDX39B反义吗啉敲低导致头部和体长减小,与患者表型一致,而通过合成mRNA可以缓解这些效应,进一步支持DDX39B的功能缺失效应。
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计算机建模、体外实验和体内模型的综合方法,揭示了DDX39B在一种新型神经发育障碍中的作用。DDX39B属于DExD/H-box RNA解旋酶家族,这些蛋白在从酵母到人类的生物中高度保守,并在RNA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DDX39B不仅是TREX复合体的核心成员,还参与mRNA的剪接和核输出。研究团队通过全外显子测序(ES)在诊断或研究环境中识别了这些变异,并通过GeneMatcher平台进行国际合作。六名患者的年龄从3岁到36岁不等,其中一半为成年人。这些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和发育表型,包括肌张力低下、轻度至重度运动发育迟缓、轻度至重度智力障碍、癫痫或癫痫发作史、身材矮小、骨骼异常和畸形特征。通过计算机分析,研究人员评估了这些变异的致病性,发现所有变异在gnomAD数据库中均不存在,且四个变异被确认为新生变异。DDX39B的约束分析表明,该基因对功能缺失变异高度不耐受,所有错义变异均被预测为有害。
图1:DDX39B变异和患者照片
通过3D蛋白质建模,研究人员发现这些错义变异会改变局部蛋白质折叠和构象。例如,p.(Gly37Cys)和p.(Ser44Arg)位于已知功能域之外,但可能改变生化特性并干扰翻译后修饰。p.(Gly92Asp)位于ATP结合口袋中,可能影响ATP水解。p.(Arg123Gln)则位于RNA结合槽中,可能影响RNA结合能力。c.433-1G>T剪接变异导致外显子5的33bp缺失,影响了蛋白质结构,特别是RNA结合口袋的形成。通过共免疫沉淀实验,研究人员发现p.(Gly92Asp)和c.433-1G>T变异影响了DDX39B与TREX复合体成员的相互作用,而其他错义变异则未影响复合体组装。果蝇模型中的过表达实验表明,人类参考DDX39B的过表达会导致致死性,而患者变异则不会,进一步支持这些变异的功能缺失效应。斑马鱼模型中的DDX39B敲低导致头部和体长减小,与患者表型一致,而通过合成mRNA可以缓解这些效应,进一步支持DDX39B的功能缺失效应。
图2:THO-DDX39B复合体示意图、DDX39B的3D建模和比对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人类遗传数据、计算机建模、体外实验和体内模型的综合方法,揭示了DDX39B在一种新型神经发育障碍中的作用。这些发现支持DDX39B作为TREX复合体相关神经发育障碍的新候选基因,并为进一步研究DDX39B在发育中的精确作用提供了基础。
原始出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转录组学# #神经发育障碍# #DDX39B#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