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腋下恶臭难忍,妻子嫌弃逼他就医,结果查出「隐秘杀手」!

2025-03-14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35 岁李先生因腋下异味、疙瘩就医确诊化脓性汗腺炎。介绍其为慢性复发性疾病,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

35岁的李先生最近被妻子嫌弃得“睡不安稳”,原因竟是他腋下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起初,他以为只是汗味重,喷点止汗喷雾就能解决,没想到气味不仅没消失,腋下还摸到了几个硬硬的疙瘩,时不时传来隐隐作痛。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疙瘩逐渐增大,皮肤发红、肿胀,甚至开始渗出带有恶臭的脓液。李先生开始不敢抬胳膊,更别提和妻子亲近了。忍无可忍的妻子“押”着他去医院,结果医生诊断为化脓性汗腺炎

慢性复发性疾病

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HS)是一种因毛囊闭锁导致毛囊皮脂腺单位受累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腋下、腹股沟、会阴、肛周等顶泌汗腺分布区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HS患病率报告差异较大,亚洲人群的患病率为0.04% ~ 0.06%,男女比例为(1.6 ~ 2.5)∶1。

H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与遗传、免疫与炎症、微生物、肥胖及吸烟等相关。这些因素可能参与毛囊口表皮细胞角化过度,造成毛囊口闭塞,毛囊内容物潴留,导致毛囊扩张、破裂以及继发炎症反应,病情反复发作引起组织结构破坏。

临床表现

通常HS皮损可表现为黑头粉刺(典型表现为成对出现的黑头粉刺)、炎症性丘疹、结节、囊肿、脓肿、窦道和瘘管,后期可出现皮肤挛缩及瘢痕形成,部分患者还可合并藏毛窦。皮损反复发作,自觉疼痛或有明显触痛,病程长或反复发作者可出现窦道和增生性瘢痕。

本病可伴随或继发多种系统性疾病及表现,如糖尿病、淋巴水肿、贫血、低蛋白血症、自身炎症性疾病[尤其指炎症性肠病、炎症性关节病、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SAPHO)综合征、坏疽性脓皮病等]、抑郁与焦虑等,长期慢性溃疡性皮损可继发鳞状细胞癌等。

根据临床表型不同,HS可分为寻常型、摩擦疖肿型、瘢痕毛囊炎型、聚合型、综合征型及异位型。HS合并聚合性痤疮、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时称为毛囊闭锁三联征,如同时伴有藏毛窦则被称为毛囊闭锁四联征。

诊断

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参照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及美国与加拿大HS基金会所制定的指南,诊断要点如下:

①病史:曾出现反复发作的疼痛性或化脓性皮损;

②典型临床表现:腋窝、腹股沟、会阴、肛周、臀部及女性乳房下皱褶处等顶泌汗腺分布部位的深在疼痛性结节、脓肿、窦道、瘢痕;

③HS家族史;

④皮损组织病理:早期可见毛囊口表皮细胞增生、角化过度,毛囊漏斗部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急性期真皮深层可见大量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常延伸至皮下组织,局部可见脓肿,并有窦道通向皮肤表面,窦道内包含炎症细胞和残余的角质,常见肉芽组织,伴炎症细胞及异物巨细胞;慢性期可见毛囊、皮脂腺和汗腺被破坏,伴广泛的纤维化。

同时符合前2条即可诊断HS,明确存在第3条可考虑家族性HS,第4条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辅助作用。

治疗

治疗目标是尽早控制病情,减少新皮损的出现,防止瘢痕和窦道形成。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I~II期HS,早期炎症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慢性病变则采用克林霉素、四环素、抗雄激素药物及维A酸类等。TNF-α抑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和依那西普在部分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近期疗效,但远期效果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手术治疗适用于II~III期HS,II期可行切开引流、CO₂激光或冷冻治疗,III期病变则需根治性手术,术后可辅以浅层X线治疗以减少瘢痕形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I~II期患者有一定疗效,中药治疗可用于I期,而II期可结合局部手术和中药外用促进愈合。

参考资料:

1.汪怡然,韩春茂,王新刚.化脓性汗腺炎外科治疗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52(06):795-801.

2.李霞,廖承成,王金容,等.化脓性汗腺炎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生物制剂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25,51(01):78-80.

3.王淼.化脓性汗腺炎,好发于身体隐秘处[J].健康生活,2022,(11):11-1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6097, encodeId=cb07225609e2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fe4535e83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疾病#</a> <a href='/topic/show?id=c2dd3359e7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化脓性汗腺炎#</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3597, encryptionId=c2dd3359e70, topicName=化脓性汗腺炎), TopicDto(id=53578, encryptionId=5fe4535e836, topicName=慢性疾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r 14 17:56:03 CST 2025, time=2025-03-1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JAMA:营养和行为干预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饮食习惯的影响

鼓励低能量的地中海饮食和体育活动的干预措施可提高低能量饮食依从性

看完56种慢性病与肥胖的因果关系研究分析后,减肥还“下次一定”吗?

BMC Med.:高体重指数在多种慢性疾病中的因果作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慢性疾病风险评分每增加1分,人群肿瘤发生风险增加超20%?

肿瘤发生风险随慢性疾病风险评分增加而增加。肥胖和代谢性指标等危险因素的大幅流行,可能导致肿瘤发病率持续增长。因此,需将慢性疾病危险因素预防关口前移,这对我国肿瘤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睡得不好,至少与13种疾病相关!《自然-医学》:关注可穿戴设备睡眠监测

研究表明使用可穿戴设备记录到的睡眠相关数据,如睡眠阶段、睡眠持续时间和睡眠规律性等,或与13种慢性疾病相关。

1999-2019,美国肺动脉高压相关死亡率每年增加2%

患有PH和左心病的人的死亡率每年明显增加3.9%,而患有PH和慢性肺部疾病的人的死亡率保持不变。患有PH的人合并肥胖症、糖尿病、肝病或结缔组织的人的死亡率也出现了增加,增加了2%-4.3%。

简单验血,就能发现67种疾病!《自然-医学》:临床诊断新选择

近日,《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一项研究,发现仅需简单验血,测量和分析不同蛋白质“特征”,就能够预测多发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纤维化等多达67种疾病。

过年“宅家”时间增加 专家:防止暴饮暴食引发慢性疾病

牛年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疫情防控仍旧不能放松。各地鼓励“就地过年”,减少人口流动,防止疫情反弹,过年“宅家”时间增多。

eLIFE:婴儿吃的第一批细菌,决定成年后对慢性疾病的抵抗力

新的研究表明,第一批进入肠道的细菌具有持久的影响,也许有一天,通过科学手段能够调整微生物群落——一种存在于胃肠道的菌群——以帮助预防严重慢性疾病。

美发现:护士可代替医师对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

护士和助理医师助能够代替医师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这有助于解决美国多地区医生供不应求的问题。

BJU Int:良性前列腺增生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不断上升

最近,有研究人员在全球范围内对良性前列腺增生(LUTS/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的影响进行趋势分析。LUTS/BPH是一种全球流行的慢性疾病,引起明显的病状并损害生活质量。目前对LUTS/BPH趋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