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期淋巴瘤试验中肿瘤“大包块(bulk)”的定义和使用需要统一
2025-02-09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陕西省
学者开展综合性文献综述。评估了四种主要淋巴瘤亚型的3期随机试验中大包块的定义、应用和预后影响。
淋巴瘤大包块定义
肿瘤“大包块(bulk)”是重要的预后指标和指导淋巴瘤患者治疗的临床工具,但它在试验设计中的使用和定义差异很大,目前尚不清楚这如何影响当代实践中体积的相关性。因此学者开展综合性文献综述。评估了四种主要淋巴瘤亚型的3期随机试验中大包块的定义、应用和预后影响。近日发表于《Blood Advances》。
总结
作者共分析了87项研究,包含的淋巴瘤亚型有滤泡性淋巴瘤(F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和霍奇金淋巴瘤(HL),采用了广泛的大包块阈值(5cm、6cm、7cm、7.5cm、10cm和纵隔质量比[mediastinal mass ratio,MMR]>1/3)。最常见的阈值为:FL 7cm (58%),DLBCL 7.5cm和10cm(各占44%),PTCL 7.5cm(66%),HL 1/3 MMR(91%)。此外,各随机对照研究中大包块的定义并未随2000-2023年的时间变化而变化。
各试验使用大包块阈值来确定入组资格(66%)、分层(24%)、作为预后风险因素(37%)和风险调适治疗(risk-adapted treatment;如放疗)的决策工具(29%),然而在淋巴瘤亚型之间和内部,甚至在25%的单个试验中,使用大包块阈值的定义也各不相同。32项研究纳入大包块作为预后分析,但在多因素分析中,只有5项研究显示生存结果有显著差异。
该分析表明,在3期淋巴瘤试验中,定义肿瘤大包块的阈值和大包块的使用在入组资格、分层、风险调适治疗和预后方面高度不一致,这种异质性为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实现大包块作为可靠工具带来了重大挑战。该分析突出了迫切需要在试验中对大包块的定义达成国际共识,以提高其预后和预测价值,并完善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建立标准的大包块大小至关重要。根据上述分析,使用与预后独立相关的定义(如DLBCL为10cm,或FL中7cm的GELF定义)或最常用的定义(如HL中为1/3 MMR)似乎是合乎逻辑的结论,但还需要国际上的一致意见。在未来的试验入组资格、分层、治疗决策和预测方面的这种协调将加强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并为纳入新的标记物奠定坚实基础,以改善风险分层,例如PET放射组学包括代谢肿瘤体积评估,其在肿瘤负荷测量、分子分类和循环肿瘤DNA量化方面具有显著提高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Luke Wang, Eliza Chung, Cameron Wellard, Allison Barraclough, Belinda A Campbell, Geoffrey Chong, Pietro R Di Ciaccio, Gareth P. Gregory, Greg Hapgood, Anna M. Johnston, Constantine S. Tam, Stephen Opat, Erica M Wood, Zoe McQuilten, Eliza A Hawkes; Definitions and use of tumour bulk in phase 3 lymphoma trials: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Blood Adv 2025; bloodadvances.2024015072.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advances.2024015072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淋巴瘤# #大包块#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