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苏醒期发生肌肉强直的原因分析

2025-05-20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全麻苏醒期肌肉强直的常见原因为阿片类药物使用不当、麻醉药残留、电解质紊乱、中枢异常放电及苏醒期应激反应。临床表现多样,需结合诱因、症状鉴别,处理包括保障气道、调整药物及排查病因。

1. ‌阿片类药物使用不当

  • 快速静脉推注强效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舒芬太尼)可能导致胸壁和腹肌强直,尤其在苏醒期疼痛刺激与药物残留叠加时更易发生。此类强直通常伴随气道压升高、潮气量下降及氧饱和度降低。

  • 案例显示,甲状腺术后患者拔管后静推5μg舒芬太尼,立即出现意识不清和肌肉强直,需紧急气管插管处理。

2. ‌麻醉药物残留及代谢异常

  • 肌松药(如阿曲库铵)代谢不完全或神经肌肉功能未完全恢复时,可能引发肌张力增高。部分患者在洗肺后自主呼吸恢复阶段,因肌松拮抗不足出现全身肌肉强直、牙关紧闭等症状。

  • 相关病例中,患者停用异氟醚后出现阵发性呛咳及腹肌板样强直,需追加肌松药缓解。

3. ‌电解质紊乱

  • 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异常可导致肌细胞兴奋性增高,诱发肌肉强直。尽管部分病例血气分析未显示显著异常,但电解质失衡仍是需排查的潜在诱因。

4.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放电

  • 癫痫发作或脑部病变(如脑出血、颅内压增高)可引起全身强直性痉挛。此类情况多伴随意识障碍,需通过影像学及脑电图鉴别。

5. ‌苏醒期应激反应

  • 疼痛、气管导管刺激或麻醉深度骤减可能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肌张力增高。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发展为全身性肌肉僵硬。


临床处理建议

  1. 立即干预‌:发现肌强直后优先保障气道通畅,必要时重新插管并拮抗残留药物作用。

  2. 药物调整‌:

    • 避免快速静脉推注阿片类药物,改为滴定式给药;

    • 使用肌松拮抗剂(如新斯的明)或镇静药物(如咪达唑仑)缓解症状。

  3. 病因排查‌:完善电解质检查、头颅CT及脑电图,排除中枢病变或代谢异常。


鉴别诊断要点

特征

阿片相关强直

肌松残留

癫痫/中枢病变

诱发因素

阿片类药物快速推注

肌松药代谢不全

脑部异常放电

伴随症状

气道压升高、低氧血症

自主呼吸恢复延迟

意识障碍、抽搐

处理重点

拮抗阿片效应

追加肌松拮抗剂

抗癫痫、降颅压

(注:表格无需标注引用角标)

阿片类引起的肌肉强直,主要表现为患者意识开始消失或意识消失后立即发生肌肉强直。轻微的肌肉强直也可能出现在患者清醒时,如声嘶。严重者表现为声门突然关闭导致呼吸囊、面罩及喉罩通气障碍,无通气时ETCO2波形,触诊胸腹时有胸腹壁肌肉强直,SpO2急速下降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5878, encodeId=fa6622658e8a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16e29e79b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全麻苏醒期#</a> <a href='/topic/show?id=9ac112e070d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肌肉强直#</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9779, encryptionId=316e29e79b4, topicName=全麻苏醒期), TopicDto(id=127070, encryptionId=9ac112e070df, topicName=肌肉强直)],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20 16:02:43 CST 2025, time=2025-05-2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反思

小明手术后在手术室躁动,家属焦急拍门询问,麻醉医生解释小孩哭是呼吸没问题,回顾麻醉无明显问题。介绍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情况、症状、危害和可能因素。

俯卧位手术全麻苏醒期加强型气管导管部分断裂一例

患者,男,58岁,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全麻下行腰椎后路椎间盘髓核常规摘除术。既往体健,无酗酒史。麻醉诱导顺利,予喉镜明视下置入ID7.5mm加强型气管导管,导管深度22 cm,使用胶布固定,行机械通气,静-吸联合麻醉维持。